吳曉靜,于淑蘭,葛長濤,張新文,馬天芳
(濰坊職業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山東 濰坊 262737)
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督逃筷P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13號)文件指出:促進在線開放課程廣泛應用。鼓勵高校結合本校人才培養目標和需求,通過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應用在線開放課程,不斷創新校內、校際課程共享與應用模式。當前,依托于MOOC和SPOC等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國內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線學習的優勢毋庸置疑,但單純的在線學習過于依賴學生的自覺性,既不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也不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社會性的培養,于是混合式學習/教學(Blended Learning)應運而生[1-4]。混合式教學可以適當突破辦學條件限制,既可以實現集體學習,又可以實現個別化學習,既有虛擬學習體驗,也有現場學習體現,既適合獨立型學習者,也適合依存性學習者。對高職院校學生,設計合理的混合式教學可以:
(1)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個性化、精準化學習。
(2)緩解實踐實訓條件不足的壓力,為學生增加實訓機會和時間。
(3)為實行學分制后,需要重修課程和學分的學生提供便利。
(4)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終身學習的能力。
(5)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現深度學習。
《化工安全技術》作為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內容涵蓋?;芳霸O備管理、工藝設計、生產操作和應急事故處理等,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化工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在工業轉型發展的今天,職業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化工安全技術》對化工安全生產和從業人員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來源多樣,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和掌握差別較大。以濰坊職業學院為例,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學生,有的通過單招考試入學,有的通過春季高考入學,有的參加夏季高考,還有個別為退伍復學;既有中職學生,也有普通高中生;既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還有體育生和藝術生。學生知識背景差別大,采用進度統一的課堂教學效果差。
(2)學生學習主動性較低,課堂參與度較低,導致課堂體驗感和獲得感較差,又進一步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3)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掌握程度較低,在學完每部分知識后,很快就會忘記,而且難以將這些知識進行實踐和綜合運用,缺少沉浸式學習和深度學習。
(4)教師大量時間用在重復性的基礎內容教學上,無法針對學生情況開展個別化教學。同時,教師也缺少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優化和改革,教學能力得不到提升。
邁克爾·霍恩(Michael B.Horn)和希瑟·斯泰克(Heather Staker)在《混合式學習:用顛覆式創新推動教育革命》一書中,將混合式課程分為四種主要模式:轉換模式(Rotation)、彈性模式(Flex)、菜單模式(A La Carte)以及增強型虛擬模式(Enriched Virtual),如圖1所示[5]。

圖1 混合式學習模式
根據前期調查和研究,采用延續性創新的混合式學習模式,采用如圖2所示的就地轉換模式實現線上線上學習混合[6-7]。

圖2 就地轉換混合式教學模式
學生在教室中通過移動式學習設備或在機房以及宿舍中通過計算機開展在線學習;在線學習完成后經過測驗、考核,教師對在線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教師發布任務,學生小組協作完成任務單,教師和學生對任務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指導。學生在完成任務單過程中,可以借助線上或線下教學資源,并且可以向教師或助教進行求助。助教可以由教師或成績優異的學生擔任。
其中線上學習主要進行課程的理論性和基礎性知識,可按圖3實施在線學習循環,首先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測試,測試后根據學生情況確定個人近期學習目標,并協助其制定本期學習計劃,學生按照學習目標計劃和學習計劃自主進行在線學習。完成一階段在線學習后,學生通過線上與線下測試和考核,教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和線下測試結果對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及時將評價結果向學生反饋。學生根據測試和評價結果進行反思與改進,并對近期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進行調整,并進入下一在線學習循環。

圖3 在線學習循環
線下學習以線下考核、師生互動學習、實踐技能操作為主。以企業真實工作過程為例,以化工工藝運行為主線,將各工作環節中的安全防護聯系起來,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小組選題、討論、分工、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小組展示、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小組自評)、總結。
另外,利用化工安全仿真系統和化工安全大賽裝置,加深學生的化工安全知識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在課程開始后不久將學生組成三人小組,進行角色分工,學生在分工與合作中形成崗位職責意識和合作意識,深化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在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實行積分制,小組間形成競爭機制。
為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中采用游戲化學習。(1)采用“剝豆豆”等游戲化互動學習工具,提高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獲得感。(2)“大家來找茬”——將真實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制作成動畫、圖片等資源,學生觀看資源,發現問題,提出改正或補救措施,形成正確操作規范。
目前我們倡導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個性化學習和基于能力的學習?;旌鲜綄W習能夠根據學校軟硬件條件和學生自身學習基礎,實現差異化教學[8]。混合式教學在設計時可以從以下方面提升教學效果:
(1)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師和學生角色?;旌鲜浇虒W最重要的是理解學生的觀點,把提升學生學習動力作為整個設計首要原則,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和進步感。教師不再是傳統的手持粉筆,站在電子黑板前的形象,而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積極地與學生展開更多的協同學習,為學生答疑,促進學生討論。
(2)從教師的角度設計教師角色?;旌鲜浇虒W相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的很多教學工作是在線上或課下進行的。為保證混合式教學的持續運行,應引入教師保障和激勵制度,對線上教學課時和工作量進行認定。
(3)根據最近發展區原則,為學生制定近期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學生應當學習那些比他們自身的當前水平稍高一點的技能,應當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進度學習,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應該是個別化的,而不是“一刀切”的。
(4)引入任務驅動和游戲化學習提升課堂學習效果。以企業真實工作過程為例,以化工工藝運行為主線,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引入游戲化學習和團隊競賽模式,提升學生成就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