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近年來腐敗行為趨于高科技化,國有企業在市場經營過程中與各種外部經濟體發生交易,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挑戰不斷加大。在“互聯網+”時代,要求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提升科技水平,更好的應對腐敗行為高科技化的趨勢。文章系統闡述了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全面分析了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旨在為新時期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提出建議,促進紀檢監察工作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紀檢監察;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經過不懈努力,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現階段反腐敗斗爭面臨新的問題:一方面,腐敗手段朝著多元化趨勢發展,腐敗行為呈現為智能化、間接化特征;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各種新興技術快速發展,使得紀檢監察工作面臨全新的挑戰,再加上當前高速發展的融媒體具有即時性、復合性、互動性、全域性等特征,使得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挑戰進一步增大。上述背景下,如何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就成為關注的焦點。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設能夠全面提升工作整體效率,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所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規范性,使得有關問題線索受理、處置、核查、審理等全流程的效率得以提升,并且提高工作的規范性,用信息化手段把工作流程固化下來,防止工作的隨意性。另一方面能夠充分利用新興信息化技術針對高科技腐敗行為進行有效的調查,取得有力的電子證據,進一步提升查處腐敗行為的力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紀檢監察工作開始與信息化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結合,使得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朝著更為廣泛的領域延伸。
(二)有利于提高監督的有效性
監督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首要職責。國有企業的業務流程多、經濟活動復雜、人員構成多樣,隨著監督內容越來越網絡化,靠傳統的監督方式已經難以奏效。加強信息化建設能夠使紀檢監察系統與企業的各種業務信息系統進行有效對接,通過系統自動的數據分析和抓取,對問題易發多發領域進行重點監督,改變了過去“一對一”監督的傳統做法,克服了監督資源有限的短板,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的應用能夠讓國有企業的權力在透明中運行,并基于互聯網貫通協同法律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使得國有企業各項權力能夠陽光化運行。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現有信訪案件資源
紀檢監察機關在信訪核查和監督的日常工作中,形成和積累了大量的有用數據和案例材料,但以前信息化水平不夠,大量的數據靠人記、靠書寫。信息化建設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將各種數據和信息錄入系統,從而更加有效的定期對反映的苗頭性問題進行分析,及時提出預警,防患于未然;對查處的案件情況也可以進行統計分析,尋找腐敗人員和違紀違法行為的共性的特征,發現管理薄弱環節,堵塞漏洞,防范廉潔風險。
二、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軟硬件基礎制約信息化建設
從現階段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實際來看,信息化建設推進緩慢,主要原因在于以前對該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歷史上軟硬件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難以有效滿足新時代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需求。一方面,硬件基礎相對薄弱,從部分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使用的信息化設備來看,設備更新緩慢,性能難以滿足要求,聯網保密性也滿足不了現有保密制度的要求。在先進的多媒體取證系統、同步錄音錄像系統方面,均存在配置不夠完善的問題。另一方面,軟件實用性不夠,軟件對實際工作的支撐和應用能力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目前紀檢監察工作所使用的軟件系統因為欠缺統一的規范、標準,各個地區在軟件方面難以進行有效的統一,各自開發、各自為戰,各方面系統難以進行有效的對接。
(二)新興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當前腐敗行為正在朝著智能化、期權化、間接化發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反腐形勢愈發嚴峻。這就要求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不斷引入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加大有關領域的研發力度,才能夠有效應對當前腐敗行為發展趨勢。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在新興信息化技術方面的應用情況并不理想,應用的主動性不夠,如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發推進緩慢,難以應對各種高科技腐敗行為。
(三)輿情處理存在滯后性
高速發展的融媒體具有成本低廉、傳播迅速、全面參與等特征,社會各界對于腐敗問題的關注程度高、影響大,各種腐敗問題容易被錯誤放大,且在融媒體中快速傳播。如果不能及時針對輿情進行有效處理,極易引發錯誤輿情的擴大。國有企業在面對輿情的時候,多數單位未建立針對性的監測和應對機制,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正確的反應,導致在輿情處理效率方面不夠理想。
(四)信息化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管理機制建設方面存在滯后性,管理制度大部分沿用紀檢監察工作傳統的管理制度,使得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流程無法通過信息化實現。此外,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有關標準也沒有建立對應的規章制度,使得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與有關部門之間不易實現無縫對接。
(五)紀檢監察隊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互聯網+”時代有效開展紀檢監察工作,離不開一直綜合素質過硬、信息化能力突出的隊伍,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素養,才能夠正確應對融媒體環境下快速傳播的輿情信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隊伍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專業要求不對口已經成為急迫的問題,如何提升紀檢監察隊伍信息素養成為有效應對挑戰的重要因素。
三、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一)圍繞信息化建設推進軟硬件對標優化更新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是動態的發展工程,需要不斷推進有關設備、技術的優化調整,持續引入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推動軟硬件優化更新是基礎所在。這就需要摸清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現狀、建設目標、信息技術發展動態,科學合理的更新硬件,在全面提高電腦、服務器性能的同時,完善信息化建設涉及的相關的設備,實現全面信息化操作的目標。針對軟件的優化嘗試與軟件開發企業深入定制,根據上級紀檢監察機關信息化的統一標準和要求,結合實際使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軟件開發企業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針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軟件個性化開展維護、更新,使得軟件能夠始終跟隨信息化建設動態進行優化調整。
(二)加大新興信息化技術研發引入力度
“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各國研發的核心技術。針對當前反腐敗形勢,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要高度重視新興技術的運用,通過科學方法與信息化手段有效推動反腐敗工作開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需要全面加大云計算、大數據思維的學習,積極更新觀念、轉變思想。中央紀委推出“一網一端一微”之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致力于研究各種新興技術、融媒體,使得紀檢監察工作與新技術更加緊密互動。但融媒體的快速發展,紀檢監察面臨的輿論環境、網絡環境愈發復雜,現有手段難以應對快速發展的融媒體。這就需要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在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全面圍繞融媒體發展趨勢建立輿論監管平臺,綜合引入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技術,轉變為具有影響力的反腐倡廉交流平臺、權威網絡輿情反饋中心、信訪舉報平臺、工作宣傳窗口,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權威性。此外,對于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廉政風險預測、預警分析以及數學建模等領域進行積極嘗試,掌握國有企業違紀行為的苗頭及發展傾向。
(三)基于融媒體發展動態加強輿情處理
面對融媒體環境下快速發展的輿情信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需要充分利用融媒體具有的優勢,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紀檢監察工作,引導線上線下及時跟進、合理處置,保障輿情信息的雙向對流。具體來說,紀檢監察機構需要全面關注網絡、論壇、貼吧、微博、微信以及各媒體中發布的有關輿情信息,第一時間跟進,始終掌握最理想的“窗口期”,適時發布相關的權威信息,使得群眾能夠真實了解實情,引導正確的輿論。紀檢監察機構還需要針對各種網絡輿情進行分類處理,采納有利于推動紀檢監察工作的意見,在平臺上針對公眾的意見進行主動的回復。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應當綜合參考融媒體環境下輿論發展趨勢,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輿論引導機制,保障信息的重復溝通。
(四)完善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管理機制保障
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有效保障工作開展的先決條件。當前要對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通過制度建設有效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有序推進。在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設中,需要深入考慮信息化建設的超前性特征,結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與信息資源,保障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服務于紀檢監察工作。對紀檢監察機構及有關部門來說,還需要設計針對性的管理方案,能夠保障有關的管理制度能夠嚴格按照步驟來推進,根據各個部門對應的職責,推進有關制度的貫徹落實。此外,為有效保障紀檢監察相關信息資源能夠實現共享,需要由上級權威機關統一制定紀檢監察信息化標準,統一軟件架構和數據標準,有利于數據互通和共享。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對保密要求程度較高,在信息化管理機制建設的進程中,圍繞保密性與安全性建立健全機制措施,為信息化穩步推進奠定扎實的制度基礎。
(五)加大紀檢監察隊伍培訓教育及引進力度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一支信息化素養過硬的隊伍,國有企業要圍繞紀檢監察實際,全面加大人才培訓教育及引進力度:其一,針對現有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教育。引入多元化的培訓教育模式,既可以采用在職培訓模式,也可以采用委培的模式,使得優秀的人才能夠到更高層次的高校去進行交流、深造。其二,加強專業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懂媒體傳播、網絡溝通能力突出的人才,引進反腐倡廉網絡新聞發言人;引入具有專業信息技術能力的人才,保障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切實提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信息化建設的效率與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來說,“互聯網+”時代不僅意味著挑戰,同時也意味著發展機遇。需要我們實事求是看待目前推進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存在的短板,充分結合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發展趨勢、信息化技術發展動態,通過圍繞信息化建設推進軟硬件優化更新、加大新興信息化技術研發引入力度、基于融媒體發展動態加強輿情處理、完善紀檢監察信息化管理機制,加大紀檢監察隊伍培訓教育及引進力度,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君,韓延偉.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9(31):211-212.
[2]牛君.提高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效能的實踐探索和思考[J].化工管理,2019(30):3-5.
[3]張志松.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國企紀檢監察干部執紀能力建設問題探索研究——以寧波軌道交通紀委為例[J].法制博覽,2019(26):124-125.
[4]商秋芳.從嚴治黨背景下提升供電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執紀監督效能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196-198.
[5]陳末蓮.借助大數據創新電力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一些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9(12):34.
(作者單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