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創新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以X民辦高校為例,通過采取強化思想引領作用,豐富德育實踐載體,完善心理教育體系,強化網絡輿情監控等創新舉措,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較好成效。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民辦高校;成效
2020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向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慰問信中指出,新時代背景下,全體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方法,強化教書育人本領。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陸續出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針政策,以確保大學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其大學生的思想特點、興趣愛好等與公辦高校學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以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為研究對象,探索新時代下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并對此路徑下的實施成效進行分析,對進一步優化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況
民辦高校由于其獨特的辦學體系,在學校治理過程中,與公辦高校不盡相同。民辦高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如董事會與校長之間的理念不相同,多部門指揮,經費無法有效保障、組織機構不健全,思政教育隊伍較弱等。
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效應、資源整合的不夠,力量較為分散,引領功能仍需進一步形成,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教書育人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方法改革的意識不強、手段不多,教學改革成果不明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需要進一步加強,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革創新。
部分學生政治理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和迷惘,部分學生人生觀和社會要求有所差距;部分學生社會責任感趨于淡漠;道德意志水平狀況參差不齊,抗挫能力較弱;大多數學生自律意識較差,存在知行矛盾。
探索大思政教育的力度有待提升,需要加強各部門工作合力,提升“全員育人”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與專業課程協同發展,提升學生滿意度。需凝練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項目,與時俱進,讓思政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舉措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新生代、新事物正迎面而來,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種宣傳式的口號,而是理念與實踐齊頭并進的教育改革嘗試。
(一)強化思想引領作用
一是開展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活動。在全校學工系統和大學生中開展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實踐活動。二是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培養全過程。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精細做好畢業生離校、新生入學等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增強畢業典禮、開學典禮、表彰大會等儀式教育的育人實效。三是為培養學生綜合文化素質,構建陶冶學生高尚情操的育人平臺,學校積極開展“崇德講堂”活動,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動。先后開展“如何安放我們的青春”、“劉備為何能夠開基立業”、“邁向大數據的智慧治理”、“生殖健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等主題講座。這些講座不僅給大學生人生指導,引導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對拓寬大學生知識視野,優化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促進作用。
(二)豐富德育實踐載體
以新媒體創作大賽、十大歌手大賽、舞蹈大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為載體,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形式,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校園公益文化集市、女生節洗風扇、微公益項目設計大賽等校內志愿項目為載體,培養“知行合一 德才兼備”新時代青年為目標,倡導志愿精神培育,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公益活動等為媒介,強化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意愿,使大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中,個人奉獻意識、合作精神進一步得到升華。
(三)完善心理教育體系
構建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全面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32課時必修課程,以3月“春季心理護航”保健月、5月“5·25我愛我”心理宣傳月、9月新生入學心理保健月、11月秋冬心理保健月為主線,建立五精品四階段八常規“點-線-面”結合活動體系。每年開展多場心理講座、團體訓練、心理沙龍、主題班會、心理知識競賽和辯論賽、心理文化廣場等校園活動。與此同時,建立健全的預警干預體系,有效落實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預防”工作方針,做到及早發現和疏導心理問題學生,及時排查消除危機隱患,防止自殺等重大事故。變被動為主動預防,建立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和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通過春季心理排查、9月初老生排查、新生心理檔案3期常規大型排查,實施“宿舍-班級-系部-學院”防護網絡每周1報、危機學生隨時上報制度,及時發現存在心理危機學生,對患有較嚴重心理障礙學生及時加以疏導和干預。
(四)強化網絡輿情監控
為整合校園網絡資源與平臺,創建好、維護好貼近校園、貼近學生的門戶網站以及微博、微信公眾賬號,開展網絡思政與學生輿情監控專項工作。每個二級學院設1名干事,由專職輔導員兼任,具體負責本系網絡思政與學生輿情監控日常工作。為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創建廣泛的宣傳渠道,成立網絡文明促進會,通過網絡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校園正氣、倡導科學精神。
三、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各級部門、全員參與其中,進一步統一思想,落實思想政治教育責任,加強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團結全體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共促學生成長成才,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構建了全員參與、齊抓共管育人格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抓手,民辦高校黨委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因此需要高度重視、統攬全局,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X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把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學院工作的首要任務、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學校建立健全的領導機構,成立了以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學校相關職能處室和學院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為學校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堅強的領導,全校形成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學校、學院兩級合力育人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學校、學院層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等一系列制度措施,進一步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學校領導結合分管工作和崗位特點,每人聯系一個學院,深入學校基層,了解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情況,急需解決的問題,充分推動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確保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搭建了一支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隊伍建設
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是保障和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樣,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團隊是是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偏的關鍵。X學校通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資格制度,如建立思想政治理論專、兼職教授隊伍資格制度,輔導員隊伍管理與考核制度,黨務工作者、專職組織員配備制度。
學校將學生處(學生工作部)、團委、黨群工作部、思想政治課部等相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進行充分協調整合,努力強化隊伍建設。另外,學校嚴格設置各學院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學生干事、團總支書記等職務。嚴格按照上級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要求,堅持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原則,配備專職輔導員,選聘優秀研究生、本科生擔任兼職輔導員。同時,堅持專兼結合的原則選拔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X學校非常重視思政干部隊伍的建設,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注重目標引領,建立健全了聘用、考核、選拔、培訓、學習等制度,加大培訓力度,積極組織思政人員開展課題研究、項目建設等,鼓勵思政人員提升學歷,使思政隊伍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學校逐漸形成了一支由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為骨干力量的政治素質高、業務水平強、結構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有博士18人,副教授(副高)以上職稱 16人,研究生113人。
(三)增量了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學校將“三全育人”“十大育人”體系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論基礎,將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目標,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創新德育工作體制、機制和德育途徑及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注重“三結合教育”框架的整體構建,強調教書、管理、服務“三育人”功能的發揮。同時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倡導人文關懷,真心愛護學生,愛心教育學生,熱心服務學生,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學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涌現出一批深受學生愛戴的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在全校教職員工中形成良好的師德示范作用,教師的德育感召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初步形成學校、學院兩級管理、全員育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參考文獻:
[1] 秦小剛.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問題思考——以鄭州科技學院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
[2] 張平,丁德智.“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4).
[3] 王云麗.新媒體視閥下民辦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0).
[4] 呂春燕.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析[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5(06).
作者簡介:鄧瑩(1991—),女,湖北仙桃人,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