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晗進 毛瑜芮 李 成
近年來研學旅游在我國開始逐漸盛行,為了幫助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國家開始大力支持研學旅行,近年來發布多項重要文件,要求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研學旅程,創造更安全的研學環境。同時我省于2017年提出截至2021年推出一批特色研學旅游品牌,全省創建1-2家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1-2家港澳青少年內地游學基地,各設區市創建2-5家省級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的目標。但是由于當下的研學發展缺少科學的認知、理論的認識導致研學旅行變成了只“游”不“學”、重“游”輕“學” 的現狀。
一是國外研學旅游現狀。針對國外研學旅行現狀,調研了美國的硅谷研學夏令營,發現如下現狀:
1、多研學少旅游
國外研學重視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對于研學期間整個活動合理安排,將研學和旅游既合理又合情地融合在一起,做到研中有游,游中有學。同時在安排戶外教育時綜合考慮活動對于學生是否有教育意義,而并非單純安排學生去參觀風景,做到每一個活動都有其教育目的。
2、多自主少被動
國外研學課程提倡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研學氛圍。無論是在戶外教育還是課堂教育當中學生一直是主體,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開放學習。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是如今一直提倡的教育模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可以更加有力去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課堂學習效果。
3、多復合少單一
研學教育提倡打破學校教育的圍墻,挖掘學生的學習空間,從國外的研學課程設置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并非只有在接受知識授予時才在學習,同時在戶外活動過程中也在接受知識教育。國外研學課程強調經驗知識的動態獲取以及教育活動的彈性設置,并非只有在課堂當中學習知識,而是將學習貫穿于整個課程當中,擴大了教育范圍和空間。
二是國內研學旅游現狀。國內目前的研學產品良莠不齊,研學旅行缺少規范,研學發展缺少動力,對此總結出以下現狀:
1、多市場少產品
目前國內學生數多,研學市場發展前景良好,雖然已經有很多旅游社和研學機構不斷推出研學產品,但研學產品數量多,種類少。這些產品仍然是停留在同一維度上,多為換主題、不換內容,不能真正去挖掘出研學內涵,推出一款可以助力學生發展的研學產品。
2、多安全少開放
國內研學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活動設置過于拘謹,極少會設置如國外戶外教育當中的戶外探險等項目。安全固然重要,但是過于拘謹也會導致活動課程效果減弱,學生在研學旅行當中并未能真正得到相應的鍛煉。所以即使學生的教育空間走出了學校課堂,但是教育形式仍然是停留在原地。
3、多形式少實質
國內研學目前發展迅速,研學產品眾多,但是真正挖掘出了研學內涵的研學產品卻是極少數。多數產品為只“游”不“學”或多“游”少“學”,這樣導致研學項目只是旅游的另一種形式,所以研學機構要深入去挖掘研學的內涵,不能只讓研學旅游停留于形式之上。
針對于國內研學出現的問題,我們對國內研學機構以及學生和家長進行調研,總結出以下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觀念轉變不足。研學旅游與傳統教育模式之間有很大的差別,無論是在教育模式還是在教育空間的轉變上。研學機構由于思維固態以及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導致產品設計過于拘謹、活動安排過于小心、導師配備過于單一,使研學旅行只是換個地方上課。真正的研學旅行要在活動上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在課程上滿足學生求知需求。
二是教育主體介入不深。近年來國家和江西省政府雖然連續頒布多項政策表明要推進研學的發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但是現在仍未有明確的監督機制和安全機制來規范研學旅行的開展,導致市場上各種研學產品良莠不齊。所以為了確保研學旅行更加規范化、合理化發展,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各研學機構的監督,注重研學導師的考核制度,規范研學產品的開發設計。
三是研學內涵挖掘不透。研學旅行目前國內雖然擁有眾多研學旅行項目,但是多數研學產品的開發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研學只是浮于表面。所以要讓研學旅行在中國長期并且持久有動力地發展下去,研學機構必須深入探究各主題的研學旅行內涵,真正讓研學旅行更加健全、全面地發展,而不是讓研學旅行僅僅停留于表面。
四是學習資源整合不全。在當前市面上,更多的研學旅行項目是偏向于旅游社單獨和中小學進行合作,這樣就出現了當前國內的研學多為參觀各景點的現象,導致了“研學旅游化”。而且各景點由于教育資源有限,知識覆蓋面不全,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所以旅游社要和高校或者其他研究機構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豐富教育資源,另一方面也能設計出更加具有知識深度的研學產品,讓研學真正知識化、教育化。
目前江西省共擁有八個高校研學基地,分別為江西中醫藥大學藥用植物實踐基地、景德鎮陶瓷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天空開悟”航空航天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江西農業大學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東華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江西理工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井岡山大學生物園和贛南師范大學南嶺動植物標本館。但是省內的高校研學基地在發展上缺少內驅力,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對此現狀提出以下意見:
一是建立安全和經費機制,讓研學旅行規范化開展。目前很多家長不考慮讓孩子參加研學旅游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安全得不到保障,對此建立好完善的安全機制可以給予學校和家長一個安全保障,鼓勵他們讓孩子參加研學旅游。此外完善的經費制度可以提供給高校更好地建設本校專業的機會,這不論是在高校的研學基地建設上還是高校發展中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長和學校的負擔,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
二是做好人才儲備制度,讓研學旅行高效化開展。行業特色型研學基地的建立必須是以人才為基本依托。如何吸引人才,進一步留住人才是逐步建立起具有行業特色型高校研學基地的基礎準備。首先要做到吸引人才,通過這些人才建立好相關高校的研學基地,然后通過研學基地進一步吸引學生,將這些學生作為人才儲備,進一步去發展和培養人才,形成一個可持續性的良性循環。同時也可通過這些儲備人才來帶動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對于高校和地區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三是建設師資培養機制,讓研學旅行有效化開展。師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課程開展質量,擁有高質量地師資團隊不僅可以保證本校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還能促進研學課程有效開展,在有限地時間內達到最優的效果。師資培養機制不到位不僅會給學校教學帶來一定負擔,同時還會使研學旅行存在潛在風險。所以高校可以組建研學旅行指導團隊,確保研學旅行有效開展,形成穩定的研學教育團隊。
四是做好課程評價體系,讓研學旅行合理化開展。課程設計不僅要保證研學旅游可以實現真正價值,將其內涵及意義落到實處,同時還要符合相應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心理以及學生的學習目的。所以一個有效且高效的研學課程體系不僅要經過相關老師的精心設計與打造,同時還要得到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認同。所以建立好健全的研學旅行評價機制,在評價中不斷自我反省、自我調適,并逐步走向“理性化”十分必要,得到了社會認同才能更好地為研學旅行導航與鋪路。
五是組建高校研學聯盟,讓研學旅行多樣化開展。比如組建南昌市經開區研學聯盟,其中包括以財經為特色的江西財經大學,以農業為特色的江西農業大學,以冶金為特色的江西理工大學,以核工業為特色的東華理工大學,以中醫藥為特色的江西中醫藥大學。組建高校研學聯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高校的研學旅游項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擴展學習范圍,同時也能讓研學旅游產品體驗會更加豐富,讓行業特色型高校研學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
六是成立課程開發組織,讓研學旅行優質化開展。行業特色型高校研學的吸引力不僅要在于高校資源豐富,同時也要讓其打造出的課程不同于一般的研學旅游項目。成立專門化、專業化的課程開發組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研學課程更加合理化、知識化以及優質化。課程開發組織不僅要根據行業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專業來設計課程,同時也要面對參加研學的高中生、家長以及學校做出調研分析,依據消費者所需來進一步的明確課程內容。
七是打造行業特色基地,讓研學旅行質量化開展。要打造出高校特色研學基地,就必須根據各高校的研究重點和特色專業明確好主題和目的,以主題為中心,逐步建立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通過特色專業來吸引學生和家長,做好特色品牌,并要結合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使得研學旅行課程化,確保研學旅行有序化開展。同時還要融通學校教育與現實生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設計與選擇豐富性、適切性的研學旅行產品,使研學旅行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與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