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霞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第二幼兒園,甘肅 武威733000)
舞蹈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舞蹈課程的開發力度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藝術教育不僅要促進幼兒藝術技能的發展,還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藝術修養,提升審美能力,養成良好的氣質等。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幼兒的舞蹈教育,培養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提升幼兒對舞蹈認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在進行舞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會為幼兒播放各種舞蹈的片段,也會為幼兒演示舞蹈動作,這個過程可以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和模仿力。幼兒觀察每一個舞蹈動作后,會不斷加深記憶,并在模仿的過程中獲得直觀的舞蹈認知,這也有助于幼兒其他藝術技能的學習。
舞蹈本身就是培養人的氣質和塑造形體的藝術活動,雖然幼兒年齡尚小,無法進行高難度動作的訓練,但是在培養幼兒基礎舞蹈動作的過程中,同樣能夠矯正幼兒在成長中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這對幼兒的身體發育是十分有益的。在幼兒接受舞蹈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逐步培養幼兒對舞蹈表演的興趣,調整幼兒的心態,培養幼兒健康積極的藝術觀。隨著肢體動作的協調和靈活,幼兒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氣質,避免出現肥胖狀況,在坐姿、站姿、走姿等方面變得更加規范。
舞蹈具有多種形式,世界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舞蹈種類。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舞蹈學習和訓練的同時,也要引導幼兒了解舞蹈知識,觀賞各種不同類型的舞蹈,欣賞曼妙的舞姿,逐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幼兒舞蹈教育本身是一種藝術教育,是結合情感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一個教育過程。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幼兒會根據教師的指導,對舞蹈動作進行反復的訓練,做到動作的統一。這就要求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聽講和模仿,在教師幫助下不斷規范舞蹈動作。這樣的過程會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懂得遵守集體紀律,建立合作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幼兒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也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在舞蹈教育方面,幼兒園往往注重幼兒舞蹈技能的掌握和展現,但容易忽略對幼兒情感的培養。很多幼兒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舞蹈的育人功能,缺乏對舞蹈教育的深刻認知,導致舞蹈課過于單一,忽視了幼兒的心理需求。另外,有的幼兒園沒有專業的舞蹈訓練,僅僅在自由活動的時間帶領幼兒進行一些韻律活動,這樣并不利于幼兒舞蹈能力的發展。
學前教育涉及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教育,因此,從學校畢業的幼師往往是集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技能于一身的綜合型人才。但是藝術教育更需要專業性強的高素質人才,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各方面教學活動,還需要注意幼兒生活中的表現,容易分身乏術,很難開展專業性的舞蹈教育。有的教師只具備了基礎的舞蹈水平,并沒有達到專業舞蹈教師的標準,在舞蹈動作的教學中往往存在不規范的地方。因此,幼兒園的舞蹈教育面臨著師資不足的問題,教師無法針對幼兒的身體發育特點來制訂具體有效的教學計劃,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學前教育的課程安排中,舞蹈并不是一門必學的課程,這就導致幼兒園缺乏健全的舞蹈教育體系。很多幼兒家長在學前教育時期給孩子報了專業的舞蹈培訓班,占用了幼兒大量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幼兒在其他方面的學習和發展。因此,幼兒教師要認識到舞蹈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和教育教學情況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讓幼兒接受正規的舞蹈培養和訓練。
無論是幼兒園的教育理念還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都應當與時俱進,加大對舞蹈教育的鉆研力度,這樣才能在課程設計中對舞蹈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和安排,為舞蹈教育提供基本保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舞蹈教育僅僅停留在舞蹈動作和技巧的培養上,要更加注重舞蹈本身對幼兒的心理和情感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幼兒通過學習舞蹈可以感受舞蹈中所呈現的情感和文化內涵,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氣質,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舞蹈教育的作用。此外,幼兒園要加大對舞蹈教育的投資力度,完善各項舞蹈教學的基礎設施,聘請專業的舞蹈教師組建舞蹈師資隊伍,要為幼兒建設專業的舞蹈練功房,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為舞蹈教學提供一個更加專業的平臺。
教師要明確舞蹈教學目標,針對幼兒的特點和身體情況制訂專業性的培訓計劃。在完善培訓計劃的基礎上,要善于創新舞蹈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幼兒舞蹈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對幼兒進行基本的舞蹈測評,根據舞蹈水準進行分組,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對于舞蹈基礎較好的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強化基礎動作的訓練之外,還可以適當增加難度,讓幼兒學習更多種類的舞蹈動作,組建比較固定的舞蹈表演隊伍。若是幼兒的基礎比較差,教師則需要加強幼兒的舞蹈基礎動作訓練,根據幼兒的情況來加大訓練力度,注重因材施教。教師應當注重幼兒舞蹈團隊的建設,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使幼兒建立規則意識。這樣在逐步訓練和培養中,幼兒舞蹈團隊就會逐漸成長為一支穩定的舞蹈隊伍,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參加各種舞蹈比賽,拓寬幼兒的視野,增長幼兒的見識。這些活動能夠使幼兒體會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的抗挫折能力,逐步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教師可以在舞蹈教育中加入觀看舞蹈視頻的環節,帶領幼兒觀看不同類型的舞蹈,欣賞舞蹈作品,感受舞蹈中的魅力,從而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模仿,感受舞蹈內涵和舞蹈音樂節奏的美。要給予幼兒足夠的觀察時間,在幼兒觀察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講解,讓幼兒理解舞蹈動作的要領。教師可以結合舞蹈欣賞對舞蹈動作進行詳細的分析,提高幼兒對舞蹈的理解能力,并帶領幼兒感受舞蹈中的情感,從而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在舞蹈配樂方面,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旋律輕快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刺激幼兒的聽覺,引導幼兒將音樂節奏和舞蹈動作結合起來。在音樂節奏的變化中,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舞蹈動作的變化,從而把舞蹈動作完成得更到位、更流暢。在逐步的訓練和熏陶中,幼兒的心境會發生巨大變化,進而提升審美能力。
總之,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身體發育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教師還要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展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培養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愛好,提升幼兒的意志品質和審美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