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耿民,賈虎,鄭文豫,龔娟,吳仕葉,徐俊,丁軻
以全面育人為導向的高校BIM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蔣耿民,賈虎,鄭文豫,龔娟,吳仕葉,徐俊,丁軻
(南陽師范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十九大提出要把德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豐富育人載體,創新育人方式。南陽師范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BIM中心將BIM人才培養與全面育人理念相結合,提出以BIM為育人載體,以企業化管理為育人方式,以全面育人為最終目標的高校BIM人才培養模式,為德才兼備的BIM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全面育人;BIM;企業化管理;人才培養
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全方位”育人機制是育人的“形”,是從育人者的角度而言的;育什么樣的人,是育人的“神”,也就是說受教育者經“全程、全方位”的培育后應達到的狀態應該是德才兼備之人[1]。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要把德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豐富育人載體,創新育人方式,構建長效機制,寫好立德樹人新篇章。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是當今建筑行業的先進技術之一,是建筑行業實現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中國建筑業未來的方向。目前隨著建設主管部門推進BIM的力度不斷加大,BIM人才緊缺也日益突出,制約了BIM的發展[2]。普通高等學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學生是企業專業人才的后備軍。但是最近幾年高校培養出來的BIM從業者,出現諸如頻繁跳槽、責任心欠缺、職業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因此,從高校的角度來看,如何“全過程、全方位”地培養德才兼備BIM人才,機遇和挑戰并存。
基于以上的現狀分析,我們認為在高校BIM人才培養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以德為先、全面育人的培養目標,確保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德才兼備的BIM人才,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以南陽師范學院BIM中心為例,提出以BIM為育人載體,以企業化管理為育人方式,以全面育人為最終目標的高校BIM人才培養模式。
南師BIM中心于2015-09成立。目前占地面積500 m2,設備軟硬件總投入500余萬,150個機位,涵蓋Autodesk體系、廣聯達體系、魯班體系、品茗體系等。
本中心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高校BIM人才培養 探索。
高校BIM人才培養應實現從“能力培養”到“全面育人”的轉變,從以“學校為中心”到“產教融合”的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通過“三個轉變”實現專業素養“高”、BIM技能“精”、企業需求“對”、綜合能力“全”的高校BIM人才培養目標。
圍繞“以德為先,全面育人”這個人才培養目標,針對高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南師BIM中心學生德育素質培養方案》。明確對象和目的,制訂詳細可操作的工作流程,重點強調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來滲透德育素質的培養,以模塊化的形式分類、分階段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和素質培養這一系統工程。
本中心遵循教育規律、人才成長規律,打造三個層級的課程,包括學生發展的維度(基礎課程、發展課程和高端課程)、課程的服務體系(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個性課程)、課程的空間維度(校內課程、跨界課程和云課程)[3]。
通過學校頂層設計、學科專業研發、師生自主開設、教育資源整合四個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適應全面育人的BIM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基礎課程主要指土木工程學科基礎課,發展課程主要是土木工程學科核心課和相關軟件及編程課程,高端課程主要是工程領域研究生階段課程。
2.4.1 構建“三五五”保障體系
本中心通過從空間布局、員工管理、成本控制、質量監控、績效考核等方面,按照企業化模式運作,從BIM中心招新、培訓、考核三個層面建立相應規章制度,成立五個職能部門(技術部、網絡部、宣講部、培訓部和后勤部)。建立五大專業學習小組(建筑組、結構組、機電組、算量組和市政組),堅持自主運營、自主管理。激發學生的群體動力,從而實現全面育人的培養目標。
2.4.2 打造“講師制”和“教學雙評”的培訓模式
打造“講師制度”和“雙評制度”共存的培訓體系。分階段、分年級、分專業制定不同層次的培訓計劃,學生按照培訓計劃自主學習,依照“先考后講”的模式,先進行自我考評,主講人再根據大家一周的學習情況和重難點進行講解。講課結束后采取“雙評制度”,學生給主講人打分,主講人給學生打分。通過這個過程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校企雙主體、產教深度融合,實現“崗位標準與培養目標、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工作內容與教學項目、企業生產現場與實訓基地、企業技術團隊與專業群教學團隊”的“五對接”,與合作企業開發建設與BIM技術相結合的附著式自動爬升腳手架、建筑智能安防以及裝配式建筑等方面的特色課程資源;通過校企合作育人平臺,實現校企雙方在“BIM人才、BIM技術、設備、管理、文化、教學資源庫共建共享”的“六融合”,建成河南省附著式自動爬升腳手架、建筑智能安防以及裝配式建筑BIM教育試點基地。最終實現全面育人理念下的BIM人才培養體系與行業技術發展的有效融合。
不同評價主體對人才培養質量有不同的理解和建構,本中心以BIM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評價系統建設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學生、企業、教師“三主體”協同參與的BIM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評價體系,設計了不同評價主體的跟蹤評價標準或內容,開發了相應的跟蹤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將評價數據整合、反饋并應用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計上[4]。
南陽師范學院BIM中心堅持以全面育人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學生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BIM比賽及專業技能大賽,并數次在各級各類大賽中斬獲佳績。2019—2020年南師BIM中心參賽及獲獎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2019—2020年南師BIM中心參賽及獲獎情況
大賽名稱主辦方獲獎情況 2019年第八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中國圖學學會一等獎1項、優秀獎2項 2019年第三屆全國中高等院校BIM電子招投標大賽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研究分會二等獎2項 2019年第二屆建模大師杯全國BIM建模大賽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協會、上海交通大學三等獎1項、優秀獎1項 2019年全國高等院校BIM應用技能大賽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一等獎1項、單項冠軍獎1項 2019年第六屆河南省“工程項目管理沙盤大賽河南省建設教育協會一等獎1項、單項冠軍獎1項 2019年第四屆河南省“工程造價技能大賽”河南省建設教育協會二等獎1項 2019年河南省第二屆VR虛擬建造極限任務挑戰賽河南省建設教育協會二等獎1項 2020年首屆“品茗杯”全國高校BIM應用畢業設計大賽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南京工程學院二等獎2項 2020年第六屆“魯班杯”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大賽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目前中心固定成員110人,2020年畢業生51人,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100%,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鄭州等一線城市的行業知名咨詢、設計和施工單位。另外,中心2020屆畢業生中有2人被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10人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生,中共黨員9人,獎學金獲得者23人。
南師BIM中心先后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杭州品茗安控股份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魯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聯合實訓中心。與中建二局、河南省一建、河南天工、南陽領馭等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并取得豐碩成果。
以南陽師范學院BIM中心為例,以BIM為載體,以企業化運作為手段,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融入到高校BIM人才培養過程中,從保障制度的構建、培訓制度的創新和考核制度的“學生主體化”三個方面,開展提升高校學生內驅力的研究,提出培養一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同時還具有創新意識、掌握創新工具的德才兼備的新型BIM人才,為高校BIM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1]黃潔寧.形成任務書明確著力點答好人民“關切題”——2018年教育改革發展主攻方向[N].中國教育報,2018-01-24.
[2]黃文穎.基于BIM技術的建筑行業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93-194.
[3]翟小寧.建設新時代全面育人課程體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3):74-76.
[4]李青,吳念香,張堅雄,等.“三主體”協同參與轉變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評價范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4(Suppl 1):64-66.
蔣耿民(1985—),男,河南南陽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BIM技術教學與研究。
2018年南陽師范學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項目“‘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水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宛院教發〔2018〕116號);南陽師范學院2019年“課程思政”校級示范課程項目(編號:2019-KCSZ-08)
2095-6835(2020)20-0042-02
G640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15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