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淯多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網絡教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顯著優點之一便是老師與同學們利用網絡的便利實現了隨時隨地教學與學習。當然也有種種因素制約其發展。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的現狀,并且對于各種問題及時地找出解決方法,本文展開了這次調查。
調查時間:2020年4月27日至2020年4月29日。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調查目的:了解大學生對于網課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現狀。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調查人:楊淯多。
本次調查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方式,共設置30個問題,抽取樣本150人,有效人數140人,其中男生94人,女生46人;調查分布在大一至大四四個年齡段,其中大二學生數量最多,共58人,占據總人數的41.4%;大一學生37人,大三25人,大四20人,文史類專業的同學占多數,共88人。
總結和分析數據發現,市面上存在多種網課學習平臺及學習軟件。學生需要多款學習軟件,數量多且內容雜,其中以騰訊會議、學習通和QQ為主。
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課程學習有著明確的規劃,有規律地學習。有111名同學選擇了“每周有規律進行觀看學習”選項,占總人數的79%,而開學初期或期末前期“一股腦兒”突擊看完課程視頻的同學僅占一小部分。
關于學習時長問題,超過80%的學生認為每節課直播時長在20—60分鐘最為適宜;同學們的學習方式包含了觀看線上直播、課后視頻、課前預習及課后總結等多種形式。且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線上課程的依據也是多種多樣的,81.43%的學生選擇課程內容以本專業學習內容為主,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業規劃及教師的授課水平選擇一些對于提升自我能力、對就業有幫助的課程進行自主學習。
1.方便快捷,資料豐富
網課教學不僅有跨越地域限制、無視時間障礙,較為方便快捷的優點,網絡上大量的學習資料也為學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知識內容和有價值的參考。多數同學認為,網課上課方便自由,隨時隨地可以聽課;可以在老師下課后重新觀看回放,不懂的問題可以多次觀看以便理解,上課時的板書也不必匆忙記錄,可以有條不紊地整理課上筆記;網絡資源豐富,既可學習本校開展的課程,又可觀摩、學習其他高校的精品課程,多方位多角度地學習同一門課程對于知識的掌握是有著較為顯著的成效。此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學習。自由的學習方式對于一些渴望獲得更多知識的同學來講是一種莫大的幫助,讓其能夠在規劃好的學習進度外還能有更多其他方面的提升,所以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網課學習對自身學習有幫助,且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必修課程后,也會主動使用網絡進行課外拓展學習。以上種種都是網絡教學展現出來的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便捷優勢,可以說網絡學習的出現與進步,對于我國的教學方式有著拓展與促進的作用。
2.學習方式多樣化
在各種網絡學習平臺的不斷發展下,網絡學習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優化。從最基礎的直播到后來的連麥學習、搶答、作業互批。[1]連麥學習使得同學之間能夠相互督促、共同進步,能讓自制能力稍差的學生在其他同學的感染下也能有效率地學習;搶答環節既可以為學生們的學習增添樂趣,又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們知識的掌握程度;作業互批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參照他人的作業,意識到自己作業中存在的不足,感受同一個問題的多角度思考的快樂,對于知識的理解上有著更積極的作用。這些模式的出現,使得網絡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最基本的直播,而且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帶來更好更新的學習體驗。
直播教學優點不勝枚舉,在現有環境刺激下,短時間內得到了較為迅猛的發展。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直播教學在某些地方仍有不成熟的地方,并有一些非常明顯的缺點。
1.網課學習平臺發展不完善,學習效率低下
問卷中設置的關于“網絡直播授課的缺點”這一問題,71%的學生認為軟件過多,較為煩瑣,多種軟件切換,不利于專注學習。超過75%的學生反映,各種學習軟件存在著經常性的卡頓、崩潰等現象,會為學習帶來一系列的困難。在線上教學開展以來,多次出現“某某軟件崩了”的熱搜信息,也直觀地反映了軟件后臺存在的技術問題。[2]網絡學習平臺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加強后臺建設,以保障使用的流暢性。但是,市面上幾乎所有學習軟件都出現過后臺崩潰,無法學習、無法簽到,甚至不能提交作業的情況。這種狀況不僅會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同學們的聽課效果,還會打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2.無法進行實驗操作
第二個學生較為關注的問題便是在線學習不能進行線下實驗,這種情況對于文史類學生的影響較小,對于理工科甚至是藝術體育類的學生來說是極其不方便的。很多課程的學習甚至結業都需要以實驗報告為基礎,不能做實驗,就意味著學生們無法寫出實驗報告。這樣很多課程都面臨著延誤教學進度等問題,不僅如此這種情況還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壓力。
3.作業量增加、成績評估標準不合理
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期間,作業量較以前增加了許多,有66%的同學認為較為繁重的作業任務為其帶來了較大壓力。因為教學難度增加,多數老師選擇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但是眾多科目疊加在一起,作業量便會非常大。且在網絡上交作業有時會出現錯過提交時間、交錯作業科目以及作業無法打開等情況,因此,很多學生反映在線教學時的作業量明顯提升、課業壓力明顯增大。
在線考核因設備限制及網課學習自身固有的局限性,無法達到面對面考試的公平公正的效果,這便產生了成績是否具有真實性的問題。基于此種情況,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考核成績評估不合理、考核成績不真實,部分學生認為線上考試公平性較低、獲得信息不對等,不可以代替傳統的期末考試。上述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會影響每位學生的學習心態及學習熱情。
4.無法保障教學效果,課堂氛圍不佳
網課的教學效果受班級和課程的影響也存在著差異,新開課的大班課程、跨專業選修課,由于教師對學生的不熟悉,加之人數較多,上課時還可能出現學生不關麥克風的現象,導致雜音頻出,影響教學效果。[3]問卷中設有“本專業網課上課情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大多數學生選擇了“老師嚴格按照時間直播上課”,但是仍有許多學生的課堂時間是在看其他學校的錄播視頻及老師分享的資料中度過的,甚至有8名同學選擇了“老師不上課”這一選項,這反映了少部分老師上課不認真、不負責的情況。部分網絡課程無法保證是否為本人聽課,調查中關于“是否有過找人代刷網課/替刷網課經歷”這一問題,32.86%的學生選擇了“有過”這一選項,足以證明刷課的需求量巨大,而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刷課而不是自己學習,那么開設課程的意義便不復存在了。前文說過,網絡直播教學上課較為自由,這是它的優點,也是弊端。因網課無法達到如傳統課程般面對面教學的效果,老師無法看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且每個人的自控能力不同,所以便會出現部分學生不認真聽講、上課期間做其他事情的現象。有的學生甚至在直播開始簽到完成后便繼續睡覺,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調查中64%的學生反映自己聽課時會走神,32.86%的學生認為自己網課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這些結果便證明了這一問題,網課想要達到與傳統課堂一樣的效果可以說是很難的。
5.長期網課對于身心造成傷害
網絡教學的特點使同學們不得不整天長時間面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調查中有98名同學認為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影響其視力及頸椎等,這一比例占調查總數的70%。同時,網絡教學的局限性使學生上體育課較為麻煩,無法達到在校上課時的鍛煉效果。長時間不能見到同學,缺乏社交活動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教學將會愈發普及,提高網課質量、改善網課教學環境勢在必行。針對網絡教學存在的上述問題,應努力尋求解決辦法。
1.網課平臺優化系統,幫助師生上好每一節課
網絡學習平臺應不斷優化其系統、升級服務器,提高其后臺運行能力,解決存在的觀看課程直播卡頓、無法交作業等問題。可以與高校協商合作,錯開上課時段,減少同一時間出現大量課程而造成網絡擁堵的情況。
2.適當減輕課業壓力
網絡直播結束后,老師可以在適量減少課后作業的同時,安排一些擴展資料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收到反饋后,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統一解答,盡可能使多數同學理解。老師也可以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課程的建議,完善教學。在網絡學習中部分老師有使用軟件困難的問題,可以在教學之余學習計算機應用技巧,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4]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回放、課堂連麥等手段向老師提出問題,提高課堂的參與活躍度,對于不懂的知識及時向老師提問或自行在網絡上尋找解決方法。家長可以常與學生交流學習情況,為孩子減壓,做好思想建設及后勤保障工作。
3.完善評分標準,盡可能保證成績的真實性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提高平時成績所占比重,細化分數評判標準,對于課堂參與度較高、作業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相對高一些的分數,通過平時表現拉開學生間的分數差距。線上考試可以采取“智慧考試”等方式監考,對于一些網絡考試難度較大的科目,可以選擇線下考試,盡量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保障考試成績的公平性。
4.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保證學習質量
保證學習效果,要多方共同努力,主要是學生本人。在沒有老師監督的學習環境下,是否能制定有規律的課程計劃,是否能進行有效率的課后學習,是否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習習慣,便成了影響每個人學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培養自律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自覺性以及積極性。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的自由與便利,汲取更多的知識,完善自己。
5.家校聯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學校可以開通網絡及電話心理咨詢通道,對于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安撫學生焦慮情緒。家長應更加注意孩子心理變化,定期與孩子溝通交流,督促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強健體魄,保障營養均衡。學生應以平常心態看待網課以及網課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盡量不要把作業任務看作負擔,在保障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的基礎上,積極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調查中,75%以上的學生表示網絡直播課程并不能代替傳統的教學,64%的學生更加喜歡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超過半數的學生不看好網課的發展前景,34.29%的學生為自己學校的網課教學打了3分,32.86%的同學打了4分,平均分3.44。可以說,相比較之下,無論是上課還是考試,學生都更喜歡也更適應傳統的面對面教學。但是對于網絡教學的發展前景的推測不應過于武斷,對于新興事物的發展應多方面考察與評判。
這次對大學生網絡學習現狀的調查,展現出了網絡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是人口大國,且學生群體龐大、需求多樣,網絡課程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網課目前也只能用以輔助傳統課堂教學、彌補其不足、遺漏的知識,而不能完全地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值得注意的是,網課與傳統課堂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對于網課和現實課堂絕對肯定與否定均不可取,二者相互促進才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這一次大規模網絡教學會為網絡教育及傳統教育帶來新的挑戰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