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張廣旭


摘? ? ?要:當前關于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和應用的研究及成果很少,為促進我省鄉村綠色產業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就“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展開詳細研究,具體包括: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的關鍵問題、構建過程、指標體系量表、評價模型、指標體系的管理。這一研究可以完善我省關于鄉村綠色產業建設發展的考核評價理論和模型,明確我省鄉村綠色產業的有序、合理、高質量規劃建設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
基金項目:2020年度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其應用研究(編號:20CPYJ26)的階段性成果
一、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和意義
鄉村綠色產業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構建現代鄉村綠色產業體系,是加快轉變我省鄉村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鄉村的現代化道路。為保證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可以用來指導和考核鄉村綠色產業建設發展,促進我省鄉村一二三產業螺旋式融合發展、構建現代綠色鄉村產業體系、加快轉變我省鄉村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模式、打造我省鄉村綠色產業鏈條和協同發展的共同體、整體提升我省鄉村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促進我省鄉村全部生產要素的流動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實現我省鄉村產業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為我省鄉村的全面振興提供新能源和新動力。
二、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的關鍵問題
1.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鄉村綠色產業發展評價體系,必須跳出鄉村傳統產業以擴大規模、擴張數量、賺取利潤為主要評價目標的慣性思維,要以綠色生產和綠色發展為理念;
2.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鄉村綠色產業發展評價體系要以鄉村各行業融合和多元化發展為方向,注重引導發展國家鼓勵性的行業;
3.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鄉村綠色產業發展評價體系要明確綠色產業發展目標、發展責任,理清我省鄉村綠色產業發展監測評價體系與考核評價體系中的眾多關系,要平衡好鄉村綠色產業的短期發展目標與長期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要平衡好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發展指標體系的區別,以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和推動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過程
首先,明確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的測評對象,進行要素分解和指標的選擇。根據指標體系構建原理和我省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建設發展的標準要求,采用“自上而下”分解的方法確定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建設發展的構成要素,再通過走訪、調研、分析、分類、整理等步驟,總結出各個要素規范化的特征,“自下而上”將構成要素歸類,找出詳細指標,確定各指標具體考核內容。
其次,遴選和表述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確定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中指標的遴選標準,通過因子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綜合比較分析法等方法對各指標進行海選、聚類、整理,確定一級指標。
一級指標包括:綠色產業政策指標、綠色生態環境指標、綠色經濟增長指標、綠色人口就業指標、綠色能源指標、綠色土地指標、綠色農業貢獻指標、綠色工業發展指標、綠色服務業指標、綠色信息化指標、綠色產能指標、綠色金融指標、綠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指標、產業風險監控指標等等。確定指標找出其關鍵指標,分析各指標的權重。
再次,細化整理指標,明確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初步結構。設計指標細化分解表,將一級指標分解細化,確定二級指標如有必要依次添加三級和四級指標,然后將各個量表匯總初步構建出指標體系,分析出指標類型,并通過指標字典進行詳細的解析。
然后,確定該指標體系中各級測評指標的權重。通過確定各級指標的權重找出關鍵性的考核指標。比如:德爾菲法、AHP法、主觀經驗法等,主要通過以下方法確定指標權重:
①主觀經驗法。通過調研收集資料課題組據以往的經驗直接給指標設權重;
②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具體操作分為排隊與設權重兩個步驟:首先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列;再按ABC分類設置相應指標權重。
③專家調查總結法。聘請有關專家,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由每位專家先獨立地對考核指標設置權重,然后對每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權重。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量表如下:
最后,指標體系的計量評價方法選擇和評價模型的建立。根據構建的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建設發展的多層次、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評價量表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指標體系的運用、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詳細分析判斷。其中,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基于模糊數學的一種綜合的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可以對受到多因素制約的事物做出綜合的、總體的評價,很好地解決難量化的、模糊的問題,評價結果具有清晰、條理、系統化的特點。
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構建鄉村綠色產業評價模型及其具體的評價過程如下:
①確定相關的評價因素為G,一級指標為Gi,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Gij;
②確定具體評價因素的權重為W,即各級指標的權重占比,一級指標權重為Wi,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為Wij;
③確定相關的評價因素的評價值為E,用來評價一級和二級指標構成要素的好壞程度。評價值我們采用百分制形式,最優構成要素得100分;欠優的構成要素得分在0≤E≤100之間。我們根據考核標準確定具體詳細的及格線。
④確定各級指標的平均的評價值為Ep:它是對相關的某評價因素G進行具體評價的平均值。
各個二級指標的平均評價值Epij=參與考核的評委的評價值之和/評委個數
一級指標的加權平均評價值為Epi:
⑤確定總的評價值。該考核對象的加權總平均評價值Ep:
⑥將Ep和及格線比較,大于及格線為考核合格。
四、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的管理
為了推動鄉村綠色產業建設發展過程中的數據治理體系建設,使得統計數據標準和規范,提升數據收集的質量,我們應針對鄉村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制定指標管理控制的體系和規范。
1.定時更新指標,完善指標體系,使指標體系結構合理、全面,每一項指標可描述、可測量、可分解。
2.制定指標體系和數據更新的程序,使得指標體系的評價過程能夠合理地銜接,是前期和后期的評價的結果具有可比性。
3.制定數據收集與分析的標準規范。
參考文獻:
[1]馬倩男.遼寧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構建[J].中國會議,2019-10-10:370-373.
[2]苑吉洋等.農業產業集群網絡化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31:29-34.
作者簡介:
楊梅,女,副教授,就職于山東現代學院,研究方向:數據收集與分析、鄉村振興、職業教育;
張廣旭,男,初級會計師,就職于山東現代職業技工學校,研究方向: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