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亞宏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是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過程。研學旅行是以教育為目的,以研學內容為主題,以校外旅行為載體的“教育+”產品。研學旅行產品是一個集課程、營地、路線、導師以及配套服務等要素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目前,正值我縣建設全域旅游的黃金期,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加大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將會帶動全域旅游的新業態,實現“教育+旅游”的新融合。
一、加大紅色太行研學營地的建設
研學旅行中,研學是目的,營地是依托。紅色太行研學旅行營地建設,以“紅色”作為研學營地的文化定位,以“教育”作為撬動文旅發展的支點。
紅色太行研學旅行營地可以以八路軍總部革命舊址所在地——麻田,建設紅色研學基地。一是將麻田舊中學改造為紅色研學旅行營地,構建研學旅行吃、住服務體系。二是提升改造麻田八路軍舊居群附近的5個閑置院落,將散落在百里畫廊沿線的紅色歷史遺跡、珍貴文物和感人事跡,進行主題包裝和集中展示,形成集“抗戰紀實館”“八路軍演示展覽館”“紅色革命體驗館”“紅色劇場”等于一體的抗戰研學館群,并聯動臨參會紀念館、西河頭129師舊址、左權烈士陵園、十字嶺等紅色基地形成研學旅行的路線。三是可以新建美食廣場,為研學旅行提供特色風味小吃等美食,逐步構建起“學在抗戰研學館、住在麻田行軍營、品在美食廣場”的研學基地產品體系。
二、構建研學旅行的課程體系
研學課程是研學旅行的前提和基礎。研學旅行作為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從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根本目的出發,我們應站在活動育人、課程立人的高度,再基于全縣全域旅游的資源優勢,設置和實施研學旅行課程。
紅色課程——愛國主義教育課程。主要依托紅色太行研學基地,通過參觀學習、紅色體驗,了解歷史,感恩時代,奮發圖強,立言立行,立志立德。
綠色課程——自然生態教育課程。主要依托太行國家龍泉森林公園,進行戶外徒步、生物觀察、地圖制作、戶外技能任務挑戰等任務。觀察自然、鍛煉勇氣、團隊協作、突破自我,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
一是依托民宿建設,結合柿子、核桃產業以及萬畝連翹基地,通過農事活動、傳統農村手工藝制作、民俗文化體驗、體驗農耕勞作,尊重勞動、崇尚勞動;二是依托南會攝影寫生研學點、五里堠非遺民俗研學點、紅都民歌研學點、蓮花巖民歌研學點等研學教育基地,通過拍攝左權風光、寫意太行山水,唱左權民歌,跳左權小花戲,踩劉家窯高蹺,染小會吊掛、制作布老虎等體驗活動,了解左權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熱愛家鄉,感受藝術,傳承文化。
三、不斷開發研學旅行的路線
研學路線是研學旅行的載體和形式,結合縣域資源優勢,以研學課程為指導,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面帶全域的研學構想,最終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研學+旅游”研學產品和產業鏈。一是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客群和需要開發不同的研學路線。二是研學路線可以和周邊的縣域研學資源進行整合利用。
四、注重研學旅行的師資建設
研學導師、輔導員是研學產品價值實現的推動者。研學營地要組建專業師資隊伍、從課程的研發、路線的設計、后勤服務、心理疏導、安全保障等方面統籌各行各業的人才,不斷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為研學旅行的提供強大的人力保障。
以上是我的四點不成熟的建議,懇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