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應蓮
摘 ?要:閱讀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開發語文教育資源,拓展語文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出發確定教學目標,著力在班級中營造良好氛圍,以課本為中心向外輻射,拓展閱讀內容,并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采取多種形式對其進行全面、多元的評價。在閱讀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拓展閱讀教學,能夠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開展拓展閱讀教學,對其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語言運用、思維發展能力,還是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對于文化傳承的意識,都能在閱讀中得到有效提升。但現如今,部分語文教師仍然束縛在傳統教學理念中,對閱讀重視不夠,在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不高。所以,教師應當盡快轉變思想,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地制定科學合理的拓展閱讀計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營造良好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能夠浸潤在書香中,從而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首先,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環境的布置來使學生生活在適宜閱讀的空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中設置“讀書漂流島”,鼓勵班委帶領學生繪制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其次,在班級的墻壁上也可以張貼一些名人名言,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讓書中的人物能夠“活”起來,學生的閱讀變得趣味盎然。學生還可以舉行詩詞朗誦會,以及課外劇本表演,高年級學生也可以走進低年級班級中,給學弟學妹們講故事。種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熱情參與進來,從而使其不知不覺中積累大量的閱讀經驗,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拓展閱讀內容
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并不是任意閱讀課外讀物,而是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有價值的文學作品,以防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1]。教師應當關注學生閱讀文本的選擇,如果文本內容太難,會給學生造成沉重的理解壓力。但如果內容太過簡單,學生的閱讀沒有挑戰性,也就難以取得進步。所以,語文教師應當憑借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語文視野,為學生延伸有益的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向外拓展,選取與課文相類似的閱讀材料。例如學生學習過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珍珠鳥》一文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其作者馮驥才的更多作品進行閱讀,如《貓婆》《小雨入端午》《快手劉》等,感受其中的俗世情懷。學習過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四大名著選段之后,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閱讀原著,將課本中情節的前因后果補充完整,或是對自己喜歡的角色生平有更多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拓展性閱讀,學生對于課內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徹了,其知識面也得到了拓展。
三、指導閱讀方法
學生有了閱讀興趣還遠遠不夠,小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經驗,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行一定的指導,使其掌握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開展拓展性閱讀[2]。教師可以督促學生建立讀書筆記本,使其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在學生進行閱讀時,用特定的標記勾畫出自己喜愛的語句和疑難之處,不僅能確保字詞的疏通、脈絡的掌握,還便于積累優美的詞句。教師還應當教給學生朗讀、速度、跳讀等閱讀技巧,面對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閱讀目標,學生能夠采用適宜的方法來提高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祖父的園子》一課時,就可以提出“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速讀,并對自己的語言進行濃縮和加工,鍛煉其抓取故事梗概的能力。
四、全面多元評價
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應當秉持科學的教育觀念對于學生的閱讀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動態性、多角度等特征[3]。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省自己近期的閱讀與前期相比是否有所進步,還可以組織學生間的互評,來發現一些主觀上難以發覺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當從學生個體出發,不能給每個同學以同質化的評價,一律都是“很棒”“優秀”等,教師對于學生評價的態度會影響學生對于學習的心態是否認真。所以,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并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其繼續努力,學生存在的問題也要準確指出,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結束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僅在其語文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其日后的學習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教師應當認識到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在課上閱讀與課下閱讀的整合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得以凸顯,其閱讀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從而實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其整體素質的協同提高,是新課程背景之下全面發展理念的踐行。
參考文獻:
[1]賴曉芬.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237-238.
[2]蔣鳳鳴. 淺議小學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的實踐探索[J]. 中外企業家,2019(14):194.
[3]莫洪國.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