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蕊利
摘 ?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中,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想要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課堂中的參與積極性,則需要提升課堂學習過程的趣味性。趣味的語文學習課堂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過程的樂趣。因此,構建語文趣味教學課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教師通過各類教學活動以及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為學生帶來更具特色的語文教學課堂,同樣有助于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課堂;師生互動;微課視頻;模擬情景
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學習課堂的氛圍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的教學風格能夠對學生的學科印象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也會影響到學生對這門學習科目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增加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教師同樣應該注重自身教學課堂風格的構建,以及課堂趣味性的提高。本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探討初中階段語文趣味課堂的有效構建,同時筆者結合自身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文中提出了以下三點觀點,希望能夠為各位語文教師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增加師生互動
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不僅有助于師生之間關系的構建,同樣也有助于課堂學習氛圍的提升。而如果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主動貼合于學生的學習習慣,那么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也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例如,在《觀滄?!愤@首古詩的教學課堂中,通過豐富的師生互動,課堂學習的趣味性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教師在開始課文內容講解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思考問題。比如:“你認為曹操在寫下這首古詩時內心的思想活動是怎樣的呢?”“你認為曹操在寫下這首古詩時,天氣是怎樣的呢?”這種簡單的思考問題能夠鼓勵學生快速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并在與教師的互動中獲得學習成就感,從而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在與學生互動時也應對自己的用詞多加注意。比如教師可以多采用一些積極性的,帶有鼓勵性質的互動語言,或者教師也可以在互動中加入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網絡語言,從而在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的同時,提升語文學習課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在之后的課文內容講解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積極地與學生展開互動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古詩中心思想講解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這種互動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展開,也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展開。這樣課堂的學習氛圍能夠更加濃厚,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得到提升。
二、結合微課視頻
微課視頻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工具,發揮出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對于趣味性教學課堂的構建而言,微課視頻同樣能夠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工具,并發揮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輔助學生課文學習的作用。
例如,在《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課文學習過程中了解到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語文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本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教學問題,即教師很難用語言幫助學生了解課文中所描繪的自然場景。對此,教師可以應用微課這一教學輔助工具,通過視頻這一教學載體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課文中所描繪的各種云的形態以及變化。除了在課文講解過程之中應用微課視頻之外,教師也可以在課文總結部分應用微課視頻檢驗學生在本堂課中的學習成果。比如教師可以用視頻為學生播放各種不同形態的云的圖片,并讓學生根據剛剛所學習到的內容,分析這種云所代表的天氣。這樣的教學輔助工具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同時也使得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得到了提高。
三、模擬文章情景
除了各種教學工具以及教學方法的應用之外,教學活動的展開同樣也有助于課堂趣味性的提高。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課文思想感情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對課文情景進行直接的體驗,那么便需要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進行文章情景的模擬活動。而這一活動的組織同樣也有助于課堂學習趣味性的提高。
例如,在《天凈沙·秋思》這篇課文的教學課堂中,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篇課文所蘊含的深刻思想感情,同時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體驗感,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對文章情景進行模擬,從而讓學生更加貼近文章內容。在本堂課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內容,并圈畫出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種意象。學生會根據教師的指示在課文中圈畫出“枯藤”、“老樹”、“小橋”、“西風”、“瘦馬”等意象。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圈畫出的詩詞意象來進行文章情景的模擬,并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以及文章思想感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豐富了學生進行課文理解的方式,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了有效的引導與輔助,從而有助于趣味性教學課堂的成功構建。
總而言之,在語文趣味性教學課堂構建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探討,并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應用在教學課堂之中。趣味性課堂的構建不僅取決于各種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活動的展開。同樣也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中所呈現出的教學狀態。因此教師也應注重自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習慣,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3).
[2]于百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