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素琴
[摘 要] 林業發展關系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更好地建設我國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應結合當前林業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創新和完善各種技術,建立科學合理的森林技術創新計劃。基于此,本文就林業技術創新及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為現代林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 現代林業;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8-60-2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對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已成為我國各行各業發展的動力,林業的發展也必須依靠技術創新,以形成適合現代林業發展的體制。科技人員可為林業發展問題提供指導,通過林業技術創新,建設更加美麗的林業環境。
1 林業發展與環境變化間的關系
1.1 林業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優化
林業發展與環境變化相輔相成,且相互依賴,林業和環境的發展均是以森林資源為基礎。林業發展與環境變化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這是因為企業開發林業資源時往往過于關注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效益。從長遠來看,過度忽視生態效益將影響林業發展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近年來,由于人們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大量砍伐樹木使我國森林資源面積呈線性下降趨勢,水土流失尤為嚴重。為促進林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優化,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擴大宣傳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人們樹立環境意識,協調林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其次,要提高我國林業質量,優化林業結構。相關林業企業、機構要在增加森林資源的同時注重實現基本的生態利益。
1.2 林業發展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發展林業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最佳手段[1]。以氣候變暖為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對生態和環境保護的關注,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全球氣候變化對林業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給林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政府應增加對林業技術的支持,轉變森林經濟發展方式,以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相對薄弱,林業資源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我國林業產業的不斷發展,有必要加強林業技術創新。但由于林業企業的參與度不高,林業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的資金相對較少,因此一些林業技術創新成果難以發揮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
2 林業技術創新的作用
2.1 優化林業結構
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的優化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良好的產業結構可以幫助林業獲得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大多數林業仍在使用傳統的種植和生產方法,科學技術尚未得到很好的應用。盡管傳統的種植模式具有某些優勢,但傳統的種植模式仍具有很多局限性,無法滿足不同生態環境的需求。對此,相關林業部門需通過技術創新,加快林業綠色發展,以實現我國林業發展的綠色進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2]。此外,集約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林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林業創新有助于我國林業管理日益科學化和數字化。通過采用集中管理模型,可以準確地測量數據,控制營養物和水分,并通過對重要數據進行采樣和分析,使相關人員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做出有效而準確的判斷。
2.2 優化林業人事結構
與其他任務相比,森林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對較大,森林工作的重復率較高,使得管理工作比較困難。管理部門將科技創新納入管理范圍,可以大大降低林務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工作可操作性。在傳統環境下,林業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經驗作為林業工作者的儲備,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背景、工作經驗,則會極大地阻礙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有效整合科技創新,可以將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人力投入林業領域,有效提高林業的整體水平。一方面,技術人員只需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長環境,便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養分是否過量,從而有助于實現林業管理的及時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可以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與林業發展的有機結合,促進林業發展良性循環,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3 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對林業創新的重視程度不高
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林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林業發展過程中舊的管理概念尚未完全消除,在林業管理過程中多使用粗略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林業可持續發展。此外,開發企業對林業科學技術的投資和應用缺乏準確的了解,給林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森林資源開發過程中,森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是森林資源開發的一種媒介,其可將森林資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目前,我國對林業創新的重視程度普遍偏低,嚴重阻礙了林業現代化發展。
3.2 林業科學技術體系與市場經濟發展方式不符
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科技創新一直依賴于高等教育機構和國家科研機構,這兩個機構對我國林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于科研經費結構的不合理性,導致林業科技創新不能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難以有效轉化林業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的成果。目前,我國林業科技創新體系與市場實際需求有很大不同,林業產業的發展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林業技術創新旨在幫助企業構建新的林業系統,林業的主要目標是木質植被,這是社會和生態效益的重要保證,也是林業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
3.3 林業技術人員素質偏低
林業技術研究是林業發展的主題,目前林業技術研發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是阻礙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林業技術研發人員缺乏林業專業知識,也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難以科學有效地進行林業技術創新。由于許多林業技術研究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使得林業技術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參差不齊,不足以應對林業發展狀況,導致林業技術創新質量較低。目前,我國林業資源的建設主要以國家政策為主導,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且影響重大。雖然林業技術創新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我國林業工作者的關注,但多數地區的林業工作站缺乏創新意識,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林業技術人員和林業經營者林業技術創新意識嚴重不足,缺乏實踐經驗,嚴重阻礙了林業技術創新的發展。
4 推動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4.1 加大資本投入
為促進現代林業發展,首先,必須推翻傳統的僵化意識形態,加大資本投入,積極在各個地區的林業工作站推廣林業創新技術,培養林業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其次,林業技術人員需轉變傳統的工作方法,將新技術應用于林業管理和生產中,使人們享受林業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提高人們對技術創新的認識。最后,要增加資本投資,建立更加多樣化的財務渠道,使更多的人能夠關注林業技術創新并自覺參與林業技術創新。
4.2 改進主導機制
新時代背景下,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建立和完善林業技術創新機制,從而確保林業建設順利進行。首先,政府需確立林業企業在林業技術創新中的主導地位,將企業需求與創新目標進行有機結合,真正將林業技術創新納入企業生產,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在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和進行林業技術創新時,有針對性地滿足社會的各種需求,并研究更多適合林業發展的新技術。其次,在政府指導和社會公共服務的幫助下,員工必須合理設計和探索新的方法推廣林業技術,將傳統的基于“技術”的推廣方法正逐步轉變為“以人為本”的林業技術推廣。
4.3 加強培訓并建設創新團隊
為提高我國林業技術研究人員的整體素質,必須加強技術教育,重視建立新型的林業技術創新團隊。首先,要加強林業技術創新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林業技術創新、培訓和服務體系,充分利用職業學校、成人學校、企業等林業技術組織,確保員工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水平,以提高員工的包容性和能力。其次,考慮我國林業技術研究成果偏低的事實,必須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形成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為更好地促進林業技術創新,可邀請專家學者,教授相關知識。一方面,在林業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下,繼續進行林業種植和景觀建設創新,并利用林業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林業產業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推廣林業技術,確保林業經營者有計劃地管理林業,并結合林業技術和林業資源創造更大的林業產業價值。
5 結語
近年來,隨著森林建設的迅速發展,全面推進了林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為促進林業現代化發展,政府和開發企業應創新林業技術,突破傳統林業技術局限,加強林業技術改革和創新,轉變觀念,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林業管理機制,組建創新團隊,從而滿足林業建設發展需要,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宗喬.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農村實用技術,2019(2):60.
[2]陳澤云.如何更好地在現代林業中應用林業技術[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9(10):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