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管理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管理已經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管理也融入了先進的管理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F代化的經濟管理模式是加快我國經濟前進步伐的基礎,本文將重點探討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趨勢,希望能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平穩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經濟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市場經濟
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進程持續推進,經濟管理水平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經濟管理現代化是實現市場經濟改革的必要前提,也為經濟改革提供了有效路徑與明確方向。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經濟現代化管理的優勢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我國的經濟改革應從經濟政策入手,并用長遠的眼光制定詳細合理的發展戰略,以實現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充分把控[1]。科學化、現代化的經濟管理能為社會宏觀與微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其無論是在觀念、方法還是具體模式上都符合當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實際經濟管理過程中,應將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思想充分結合,以實現經濟管理的全面性、創造性發展。
一、經濟管理現代化概述
在社會發展體系中,經濟管理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經濟管理現代化體現著社會發展對現代化的追求,有助于提升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性與全面性。經濟管理現代的內涵首先表現在管理理念與方式的現代化,在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科學的管理理念指導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方式具備系統性、高效性的特點,能實現經濟管理活動中人力、物力、財力的科學配置與合理應用。在當前社會中,經濟管理人員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過硬的專業技能,才能有效提升經濟管理質量,而經濟管理現代化能為管理人員管理素養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另外,在現代化經濟管理模式下,管理手段具備科學化和自動化的優勢,能為各項經濟活動的高效、準確開展奠定基礎。為切實提高經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立足于發展實際,綜合考慮宏觀環境與客觀環境對各項經濟管理活動造成的影響,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制定出區域化、層次化的管理策略。
二、經濟管理發展趨勢
(一)人性化
經濟管理現代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根據時代需要不斷更新和變化,才能實現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所以在開展各項經濟管理活動時,應從基本內容出發,在認真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不斷總結經驗,糾正錯誤認識,以真正推動我國經濟管理邁向更高的層級。近幾年來,人性化管理已經成為經濟管理中的重要議題之一,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發揮廣大基層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人性化管理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經濟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問題仍普遍存在,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整個管理活動的質量與效率,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人員的積極性[2]。想要真正實現經濟管理的現代化發展,每一名經濟管理者都應擯棄經驗式的管理模式,致力于提高人員的主體地位,并努力構建積極向上、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以充分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主人公作用,同時也要強化對基層人員創造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保護,進而有效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經濟管理的人性化特征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應當引起經濟管理者的重視,進而有效促進經濟管理的全面發展。
(二)民主化
民主化在多個領域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經濟管理的民主化容易受到客觀環境以及外界因素的制約,只有充分掌握市場的變化情況,并從基層人員的角度出發,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健康發展模式。經濟管理民主化在推動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提高基層人員在決策中的地位,有助于實現決策重心的民主化轉移,進而有效提高經濟管理的科學性?,F階段,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管理活動中的民主化氛圍也日益濃厚,在實際工作中,經濟管理者應將民主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優勢,并充分挖掘基層人員在經濟決策中的強大潛能,以推動經濟管理事業的健康成長。人是所有經濟管理活動的主體,人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直接影響經濟管理質量,隨著經濟管理的現代化發展,人為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全體經濟管理者與參與者均應從經濟發展目標出發,致力于構建民主、和諧的經濟管理體系。
(三)專業化
經濟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活動,不僅需要管理人員具有強大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需要其具備高水平的問題分析能力與探究能力。但在傳統經濟管理活動中,一部分人員由于缺乏對管理目標的正確認識,所以在制定問題解決方案時,顯得過于隨意,嚴重影響了整個經濟管理工作的專業性提升。信息化技術在當前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一些經濟管理人員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不充分,獲取高質量信息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導致信息利用周期偏長。經濟管理現代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三次科學革命已經將人們帶入了高效的互聯網時代,經濟管理人員應加快轉變管理理念,積極利用新技術、新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強化管理人員協作是提高經濟管理專業性的有效路徑之一,同時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其他組織機構,想要實現穩定順利地發展,都離不開內部的團結合作。在經濟發展體系中,團結運作模式是一項重要內容,經濟管理人員必須強化對團隊協作的認識,并以合作精神為依托不斷優化經濟管理過程,進而有效實現我國經濟管理的專業化發展。
三、經濟管理現代化發展策略
(一)完善管理體制,提高經濟管理的整體性與系統性
在現代經濟管理活動中,為促進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順利發展,應積極完善相應的管理體制,進而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要強化經濟管理決策建設,管理決策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具有較高的價值,能直接影響相關活動的規劃與開展,也就是說科學的管理決策能幫助經濟管理確定基本方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充分把握當前經濟管理發展現狀,并致力于構建科學的經濟管理決策體系,以促進經濟管理活動向著整體性與系統性良好發展。其次,經濟管理審核是經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強化經濟管理審核建設有助于實現對管理決策的科學分析與判斷,而且管理審核工作的價值有助于提升經濟管理效果,也能對各項經濟活動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最后,經濟管理人員也應致力于經濟管理執行建設,確保各項管理舉措能順利落實。管理策略的實施情況對于經濟管理效率與效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經濟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管理執行建設的重要性,并給予其充分關注與支持,以促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得以良好發展。
(二)注重管理創新,提高經濟管理的創新性與專業性
現代化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其核心吸取眾長之和,從現代狀況出發,順應未來發展的趨勢。想要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管理的現代化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以及自動化儀器設備來優化管理過程,提升管理效果。現階段,隨著管理理念的不斷進步,各種高新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管理人員必須從思想理念的轉變入手,致力于信息技術的高效利用,以確保能第一時間獲取到高質量的經濟管理信息。同時也要強化對數據處理技術的利用,探索有效手段提高數據處理質量,以助力于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數據流通效果,也實現了數據存儲管理的便捷化發展,將這兩項技術應用于經濟管理活動中,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經濟管理人員之間的高效互動,同時也有效地優化了數據處理過程,為經濟管理工作模式的轉變奠定了基礎[3]。先進的技術手段讓經濟管理具備了更加鮮明的現代化特點,經濟管理人員應洞悉社會環境發展現狀,不僅要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新方法,也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管理工作。同時,經濟管理工作創新是經濟管理現代化保持強大生命力的基礎,只有立足于國家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創新素養,才能推動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
(三)建設人才隊伍,為經濟管理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現階段,現代經濟管理體系越來越趨于信息化與網絡化,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仍是無法替代且不容小覷的。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了經濟管理工作模式的變革,使得經濟管理人員有更多精力研究現代化、科學化的經濟管理方法,并加強自身學習,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素質能力。增強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理論儲備是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途徑,管理人員首先要強化自身的專業理念學習,并積極了解全新的經濟管理理論,以確保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專業知識的有效應用。同時也要學會從專業的眼光出發,科學看待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各項問題,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工作管控力,以確保各項經濟管理活動得以規范化開展。各企業或組織機構也應為管理人員創造更多的學習與培訓機會,可以邀請經濟管理專家開展講座活動,也可以加強與外部的學習與交流,以促進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穩步提高。另一方面,經濟管理人員的執行力直接影響著管理舉措的落實以及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在積極培訓的同時,也需構建高標準的工作規范,以促進管理人員執行熟練度和靈活度的提高,這樣既有助于提高經濟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也有助于推動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結束語: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社會對經濟管理工作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經濟管理者應從經濟管理現代化角度出發,并依托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技術,通過對實際發展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制定出更為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策略,以真正推動我國經濟管理體系的快速進步與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呂品,王艷.關于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管理現代化及發展新趨勢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8,5(15):206-207.
[2]牟忠乾,牟展妤.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新趨勢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3(7):42-42.
[3]馮浩.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新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8(19):12-13.
作者簡介:申海羨(1974-),男,漢族,山東省泰安市人,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國際貿易系,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專業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