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隨著網絡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網絡輿情環境變得十分復雜,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然要求。在融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媒介在黨政輿論引導中發揮什么樣的、如何發揮積極作用便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課題。本文將就什么是融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傳統媒介在黨政輿論引導中的必要性、如何提升傳統媒介黨政輿論引導力等方面進行主要討論。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傳統媒介;黨政輿論引導;必要性;提升影響力
緒 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新聞輿論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作出了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只有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才能鞏固全黨全國人民軟解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基本概念
1.媒體融合概念。媒體融合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Ithielde Sola Pool教授提出,其在著作中指出傳統媒體之間相互獨立的傳播模式會受到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進而向融合模式方向發展即各種媒體的多功能一體化。
2、媒體融合定義。在我國,媒體融合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來看,媒體融合是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形成的新的媒介形態:而廣義上的媒體融合則是一切媒介及其相關要素的結合、匯聚和融合,如媒介形態、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1]由此不難看出,廣義上的媒體融合概念與Rich Gordon提出的媒體融合五種形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總而言之,媒體融合不僅僅是各種媒體形態的單一融合,而是涉及媒體多種要素的全方位、深層次融合。
3、輿論。輿論是一種“社會合意”(social consensus),它的產生是一個“問題出現→社會討論→合意達成”的理性過程[2]。輿論顯示了社會整體知覺和集合意識對某些熱點問題的態度,然而輿論也是一把“雙刃劍”。作為信息傳播主體的政府和媒體,可以“根據輿論的可變性,在輿論的形成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輿論的主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看待和評說輿論的客體,從而形成符合客觀實際,反映多數人意志的社會公眾輿論;或者通過輿論的反作用,促使輿論客體往好的方面轉變,形成新的社會公眾輿論”。因此,必須樹立一種能夠作為個人或組織機構行為內置的價值取向。[3]
4、輿論引導。喻國明教授曾對“輿論引導”下過這樣一個定義:“輿論引導實質上是傳播控制者通過對有關信息的組織選擇解釋加工和制作來影響公眾輿論的耗散狀態,進而促使其向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的一種社會過程。”[4]
二、融媒體時代傳統媒介在黨政輿論引導中的必要性
(一)融媒體時代要求傳統媒介在黨政宣傳引導方面要進行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2014年,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這句話鮮明指出了我國媒體如何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二)網絡民意的快速發展要求傳統主流媒體要在黨政輿論引導中發揮作用
“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廣大媒體工作者為自己立下新的奮斗目標。全國各地各新聞單位要加大融合發展力度,聚力打造總臺頭條工程,可以讓關于黨的創新方面的理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把內容建設作為加強黨政傳播能力建設的核心環節,著力重大報道的全方位立體化傳播。
(三)黨政輿論引導中推動媒體融合有利于提升引導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重要論述,積極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大勢,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姥姥掌握新聞輿論工作的戰略主動美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三、提升傳統媒介黨政輿論引導力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從業人員引導黨政輿論融媒體運營操作素養
融媒體時代相關從業者要立場明確堅持主流;首先堅持主流,堅定正確的黨政輿論指導方向,是媒體工作者必須堅持的第一要務。黨政輿論引導從而營造全民學習的良好氛圍,其次在融媒體時代利用互聯網思維,明確用戶需求,推送有價值能對其有所裨益的文章來擴展平臺本身的廣度,從而增加用戶粘性,通過具體推送的內容來看,無論是時政新聞民生消息還是各欄目推送的有情懷的小故事都能在某種程度上滿足部分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融媒體發布黨政信息管理制度
黨政輿論引導方面的運營管理關系到政務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長效發展,運營管理的失位必將導致用戶群體的流失,進而影響在群眾之中黨政信息的傳遞。在管理制度方面,應當從頂層制定覆蓋范圍內的融媒體的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各個媒體的內容的采集、編輯、審核和發布,特別是對影響力比較大的事件、敏感性強的信息,要加強審核。避免在社會上引起不良輿論的擴散,出現類似于發布娛樂信息和商業廣告的行為,破壞政務新媒體的權威性。
(三)充實融媒體在黨政宣傳各項應用技術提升影響力
在融媒體時代,在黨政宣傳方面提升影響力,就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充實融媒體在黨政宣傳各項應用技術提升影響力。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達到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要用好人工智能登新技術新模式,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要抓緊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系,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要創新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全面增強黨政輿論引導能力,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使主流媒體牢牢掌握黨政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四、總結
融媒體時代是大勢所趨,在融合發展方面打開局面,可以讓黨政輿論生態氣象一新。這是一場由技術飛躍帶來的深刻變革,這更是一場在黨中央戰略謀劃下實現的創新發展。作為媒體人更應該因事而謀應事而動順勢而為,激發媒體深度融合的力量,才能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在媒體融合這場惠及長遠的再出發中,新時代黨的新聞事業開啟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秦恬恬:《傳媒環境變遷下我國上市廣告公司發展模式探究》,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17-05-01。
[2] 賈國飚:《新聞框架研究——中國主流媒體新聞框架的一般性分析》,學位論文,中國人民大學,2004-04-26。
[3] 程颯:《新媒介環境下的輿論引導及其策略》,理論導刊,2010-04-10。
[4] 帥志強:《政務微博參與社會管理的功能體現及運行機制》,東南傳播,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