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如何提高培訓質量、降低培訓投資風險和成本、提高員工學以致用的能力、對培訓全方位評價,客觀真實反映培訓效果、促進培訓投資收益最大化一系列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利益相關者的培訓效果評估技術更加關注如何將評估培訓效果前置、先期方案設計、管控課程開發質量;從而將員工培訓工作融入到公司戰略發展架構、進入到公司主運營體系并嵌入到公司發展主流程,通過培訓推動部門績效改進及組織效能提升。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 培訓效果 評估技術
引言: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間的競爭為人才、技術的競爭,因此很多企業投入的培訓預算越來越多。隨著培訓費用占企業工資總額比例的不斷增加,培訓投資收益普遍受到關注。但是人們一直比較重視的是培訓資金投入問題、或是如何改善培訓方法和技術問題,而沒有將精力放在培訓評估工作上,沒有認識到教育培訓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數的企業培訓評估技術維度單一,評估視角較窄,評估結果有些片面,很難達到評估培訓項目的作用。為提高培訓效果,保證每次培訓的有效性,企業急需一項新型的培訓效果評犯注支術。
一、培訓活動中企業利益相關者分析
弗里曼于1984年系統提出利益相關者的思想,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利益相關者,哪些利益相關者;為什么在企業經營中要思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等問題。而在企業培訓活動中的利益相關者、利益點有哪些?這些利益相關者如何在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中作為評估主體實施呢?具體分析見表1。
二、利益相關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中評估主體的職責
相關利益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中,參與評估主體及各自的職責、評估方式可參見表2。
三、利益相關者培訓評估技術須衡量使用的方法
企業中不同培訓評估級別的主要目的、涉及的主要問題和采用的衡量方法如表40
五、利益相關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作業標準及程序
1.利益相關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作業標準
如何判定一項培訓活動開展得是否有效,企業須依照利益相關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通過量化打分來判定。
2.利益相關者培訓效果評估技術作業程序
許多企業往往認為培訓效果評估是在訓后進行的,其實不然。將其前置,早期進行方案策劃,對于保障培訓課程開發質量尤為重要。具體作業程序見表6。
結語:
利益相關者的培訓效果評估技術特別注重涵蓋“受訓學員的上下級、同級、內部客戶”,即其直屬主管領導、下屬、同事、受訓學員服務的不同部門不同職位的內部客戶。在某一層度上實現了由企業人力資源部的“單兵作戰”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階段轉型升級至“企業全員參與到人力資源工作”的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實施后切實可以將員工培訓工作融入到公司戰略發展架構、進入到公司主運營體系并嵌入到公司發展主流程,通過培訓推動部門績效改進及組織效能提升。
參考文獻:
[1]唐納德L.柯克帕特里克,著.奚衛華,林祝君等譯.如何做好培訓評估柯氏四級評估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徐芳.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宋玉芬.雙維導向的培訓需求分析及其技術路徑[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613:(21):56-61。.
[4]黃健.上海寶鋼作業長培訓[J].職業技術教育,2003:(24):64·
作者簡介:宋玉芬(1972-),女,航空工業新航集團培訓員,高級工程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教育經濟與管理、企業教育培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