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華
【摘要】目的:對新生兒護理中鳥巢式護理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在某院出生的90例新生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的差異將新生兒分為對照組( n==45)和實驗組(n=45)。對不同護理方式下的新生兒臨床指標、并發癥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問題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中新生兒的各項臨床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新生兒:對照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實驗組新生兒:且實驗組新生兒的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上述數據對比均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護理工作中,鳥巢式護理的優勢效果更為顯著,除了能對新生兒睡眠質量進行提升,還能有效控制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升家長滿意度,應在臨床工作中對其進行大力推廣。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 新生兒護理 應用效果
新生兒由于特殊性較強,各項身體技能并沒有得到發育發展,因此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很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哭鬧不止、發熱、感染等,這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新生兒身體健康發展和正常發育造成負面影響。和新生兒相比,早產兒的身體技能更差,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在臨床工作中更需要加強對新生兒的護理干預,從而在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下,幫助新生兒實現身體機能的良性和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詳細研究,希望對新生兒護理工作有效性提升提供重要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某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期間出生的90例新生早產兒進行研究,按照護理方式差異性將新生兒患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新生兒均為45例。其中,對照組男童23例,女童22例,年齡1-16天,平均年齡(6.34±0.47)天。實驗組男童21例,女童24例,年齡0-15天,平均年齡(6.21±0.51)天。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對比,不具備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對照組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即早產兒出生后馬上進入保溫箱,按照早產兒的體重、日齡對保溫箱的溫度進行調節,同時在新生兒頭部和頸部放置毛巾,保證頭部實現用鼻呼吸,護理人員按照醫生要求下開奶后,需要對早產兒進行精準喂養,在喂養同時早產兒的體溫、心率和進奶量等指標進行觀測。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鳥巢式護理手段進行護理干預,醫護人員需要對早產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測,同時將其放置在保溫箱中,準備一塊干凈、質地柔軟的浴巾或是棉布,對新生兒進行圍繞,將其卷呈橢圓形狀,樣子和鳥巢類似,根據新生兒體長、肩寬適當進行調整,最后用膠帶固定,定期進行保溫箱的清潔、消毒。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新生兒的臨床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新生兒護理期間出現的并發癥問題進行對比分析:護理結束后,對新生兒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50分,分數和滿意度成正相關。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作為本文數據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達,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x[n(%)]表達,行x2檢驗。數據對比結果表明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臨床指標對比和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新生兒的睡眠時間20.06±0.35,對照組新生兒的睡眠時間15.33±0.42,兩組數據對比后t值為58.0370,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的血樣飽和度為97.79±1.26,對照組新生兒的血氧飽和度為90.85±2.34,t值為17.5172,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對照組新生兒家長滿意度調查分數為36.25±4.33,實驗組新生兒家長滿意度調查分數為46.2l±5.01,t值為10.0899,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數據對比分析下可知,實驗組新生兒的臨床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新生兒的家長滿意度更高。
2.2 兩組新生兒護理中的并發癥對比
實驗組新生兒中無感染案例,喂養不順1例(2.22),無發熱案例,并發癥總發生率僅為2.22% (1/45)。對照組新生兒中感染1例(2.22),喂養不順4例(8.89),發熱2例(4.44),并發生總發生率為15.56(7/45)。數據對比可知,實驗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有統計學意義(P<臨時0.05)。
3 討論
新生兒本身就存在較強特殊性,在剛剛脫離母體后,無論是免疫能力還是身體機能都沒有健全發展,抵抗力較差,尤其是對于早產兒來說,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一旦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感染疾病,不利于新生早產兒的身體健康和成長發育。
為對新生兒身體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引導和幫助新生兒實現健全發展,加強對護理方式和手段的調節也是當前最需要關注的問題。作為一種全新護理手段,鳥巢式護理主要就是借助浴巾、棉布等柔軟布類對新生兒進行鳥巢形狀的圍護,手動模擬新生兒在子宮內的環境[3]。此種護理方式不僅能幫助新生兒盡早適應外界環境,同時還能發揮有效的保溫作用,避免出現身體熱量的快速流失。鳥巢式護理干預的開展可以幫助新生兒調節體位,用新生兒更舒適和安全的方式進行護理,在穩定新生兒生命體征的基礎上,為新生兒的器官發育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對鳥巢式護理方案的實際研究,可以了解實驗組中的新生兒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新生兒,且實驗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有助于新生兒家長滿意度的提升,是一項具備統計學意義的護理手段(P<0.05)。
綜上所述,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工作中的優勢效果十分顯著,不僅能有效提升新生兒睡眠時間,同時還能減少和預防并發癥的出現,是一項能對家長滿意度進行提升的重要護理方式,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切實加強對鳥巢式護理方案的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肖堅,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 ,36(31):118 -119.
[2]肖琴,向映竹,袁程,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健康之友,2019,15(21):158.
[3]彭云彩.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19,44(2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