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榮華 劉貝貝
【摘要】目前高校學生運動參與度與積極性較以往有所下降,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運動項目,是集健身、挑戰(zhàn)、趣味和智慧于一體的運動,也是對原有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的深化改革,深受學生的喜愛,隨著定向運動在國內的深入發(fā)展,其融入我校校選課也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關鍵詞】定向運動 校選課 作用
1 研究目的
“定向運動是指參與者利用地圖和指北針,根據地圖上用許多點標表示的路線,在野外選擇道路,尋找目標,力爭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的運動項目”。是對原有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的深化改革。同時,定向運動還是集健身、挑戰(zhàn)、趣味和智慧于一體的新興運動項目。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下降趨勢,運動參與度與積極性較以往有所下降,對手機的依賴性較大,這無疑是當前高校學校體育教育深化改革與進一步發(fā)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在這種現狀下,定向運動因其教學手段、教學器材及教學方法的新穎性,深受高校大學生的喜愛,本文通過大量的資料查閱及對學生及定向運動俱樂部成員的調查訪談,為定向運動融入我校校選課提供一定的意見及建議。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中國知網等數據庫查閱了大量關于定向運動與高校校選課程的資料,了解目前定向運動融入高校校選課程的現狀資料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所提出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意見,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2.2 調查訪談法
在撰寫本文之前,通過對校內各專業(yè)部分學生及部分校內定向運動俱樂部成員進行交流訪談,了解我校學生對于該項目的認知情況,了解我校定向運動俱樂部的現狀及問題,并在訪談過程中,總結訪談對象的意見及建議,為本文撰寫打下基礎。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問題分析
大學生普遍運動參與度較低,不喜歡枯燥乏味、單調、機械的運動內容,喜歡參與網絡、室內等無任何運動量的校級選修課程,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較高,定向運動課程本著讓學生參與“陽光體育”,走出宿舍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授課形式,讓學生在運動中思考,在思考中運動,把地形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借助指北針和地圖,吸引學生積極學習,擴展學生定向運動比賽的參與能力及社會實踐性課題的研究與發(fā)掘能力,拓寬學生就業(yè)途徑,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其成為體育骨干,促進我國全民健身全面發(fā)展。
3.2 定向運動融入我校校選課的特色分析
3.2.2 定向運動作為一門課程在四川以及全國普通高校中普遍開展,主要是在于這項運動是一項集健身、趣味、競技等于一體的新型體育活動,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需要,它不僅能強健體魄,使學生掌握地形學知識,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以及當機立斷做出快速決定的反應能力:既可以作為大學生興趣愛好來培養(yǎng),也可以作為學生未來一技之長;能夠充分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拓寬大學生就業(yè)渠道,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3.2.2定向運動課程不需要專門的活動場地,有別于其他運動項目,越是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越能體現出定向運動的本質,引起大學生探奇的求知欲,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對于困難的獨立解決能力,且課程成本低,利用率高。
3.2.3該課程組織教學與訓練方便安全,教學器材簡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獨具一格,能夠較好提升大學生的運動參與度,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效促進學生定向比賽的參與和社會實踐性課題的研究能力,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體育骨干,促進我國全民健身全面發(fā)展。
3.2.4拓寬了體育課程內容與空間,體力與智力相結合,把枯燥的走、跑、跳、投變成了趣味的動,能夠有效磨煉學生的心理意志品質,提升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3.3 定向運動融入我校校選課的地理優(yōu)勢分析
學校坐落在被譽為“蜀道明珠”的中國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全國文明城市綿陽(104°46'E,31°29'N),氣候溫和適宜,根據我校地理地形地貌,學校老校區(qū)三分之一面積處于待開發(fā)林地,校內等高線落差較大,與定向運動課程的地形地貌要求非常吻合,且對于該課程的開展與優(yōu)化具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
3.4已有資源建設分析
課程內容涉及指北針與地圖結合使用知識,野外地圖及方向辨別知識、體能鍛煉、地形學知識、選路技巧、戶外運動知識等內容:資源建設及應用情況:借助本人自身專業(yè)知識,利用空余時間繪制定向運動圖紙,目前已完成綿陽師范學院高新校區(qū)、游仙校區(qū)、富樂山公園、南山公園、小島公園、仙海水利風景區(qū)及綿陽市區(qū)一半以上的中小學校運動場地定向圖紙,不斷添置指北針、點標旗、打卡器等定向器材,為該課程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3.5課程目標分析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結合其他體育課程校級選修課程現狀,學生運動積極性相對較低,通過調查訪談,學生對定向運動課程的認同度普遍較高,教學手段、教學器材及教學方法較新穎:在定向運動中,需要參與者利用地圖和指北針,根據地圖上用許多點標表示的路線,在野外選擇道路,尋找目標,力爭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的運動項目,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根據學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要求,通過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運動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地形學知識、獨立思考、果斷處事、野外方向辨別及快速反應能力,擴展學生定向運動比賽的參與能力及社會實踐性課題的研究與發(fā)掘能力,拓寬學生就業(yè)途徑,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其成為體育骨干,促進我國全民健身全面發(fā)展。
3.6定向運動教學方法分析
定向運動采用教室教學與室外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定向運動包括理論教學、技能與實踐教學和考核。教學過程中引入定向哲學的教學方法與思路,激發(fā)學生運動活力與積極性,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養(yǎng)成終身鍛煉意識,營造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定向知識與技能。
3.7 定向運動課程評價及考核方式
制定定向運動教學特色課程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與啟發(fā)、討論與參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達到學中做、做中學、做學結合。
3.7.1考核
成績組成:10%考勤成績+20%平時成績+知識考核20%+技能考核50%
20%平時成績+知識考核20%:平時課堂提問及實際操作能力占總成績的20%。知識考核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問題、實際操作的情況評定給分,占20%
技能考核50%:根據學生在定向實踐中對于教學實踐內容掌握及實際應用情況給予評分
3.7.2 評分標準
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及技能,并在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85-100分:掌握基本知識及技能比較牢固,并在實踐中能夠運用:70-85分;基本上掌握基本知識及技能,實踐中基本能夠運用:60-70分;掌握知識及技能掌握不夠牢固,在實踐中運用不夠熟練:60分以下。
4 結論與建議
縱觀目前國內高校定向運動課程的發(fā)展現狀,定向運動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消極參與的問題,能夠吸引學生探索知識與技能的欲望,拓寬體育課程內容與空間,體力與智力相結合,把枯燥的走、跑、跳、投變成了趣味的動,能夠有效磨煉學生的心理意志品質,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形成對原有教學內容的深化改革,但是該課程的開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師自身專業(yè)技能與教學能力的長足發(fā)展與不斷提高,通過對現有問題的分析、定向運動課程的特色、我校地理位置優(yōu)勢、已有資源建設情況、課程目標分析、教學方法分析、課程評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認識與理解,在目前高校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形勢下,借助定向運動課程優(yōu)勢,使其融入我校校選課將會發(fā)揮不一樣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王煉,王亞楠.“MOOC”趨勢下大學體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體育科技,2017.08 (38).
[2]程榮華,張春雨.高校定向越野俱樂部運行機制初探[J].貴州體育科技,2013 .03 (01).
[3]劉志華.高等院校定向運動發(fā)展現狀研究[J],當太體育科技.2016.(08):84.
課題項目:綿陽師范學院2019年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綿陽市社科聯一般項目“中國體育電影的底層敘事研究(編號:MYSY2016YBOI)”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