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加深。本文總結新時期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現狀、存在問題,從法律體系和合作模式研究,提出合作建議。以鞏固雙方戰略伙伴合作關系,實現牢固、長遠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中俄電力;合作;問題
引言:
所謂新時期,即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建立以來的時期。針對目前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的現狀,文章以中國“全球能源互聯網”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背景,通過從核能、火電領域,對中俄電力能源合作成果進行論述,分析探討合作案例,并發現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新時期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現狀以及雙方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策略,以鞏固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
1 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現狀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結構轉型以及節能減排國際能源背景下,能源合作是中俄合作重點領域,截止到2019年,經雙方領導人共同努力,中俄建交七十年來電力能源已進行多方面合作,主要有核電、火電領域。
1.1 核能領域
目前中俄核能合作主要以技術合作模式為主,俄羅斯是世界上極少幾個掌握鈾濃縮和核電建設的國家,核電技術難度大,危險性高。
核電合作領域以田灣核電站為代表,這是中俄經濟合作的最大對象,該電站位于江蘇連云港市,于1999年10月開工,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4臺核電機組由俄羅斯專家設計建造,單機容量106萬kW壓水堆VVER-1000型核反應堆機組。
田灣核電廠由俄羅斯承擔總技術責任,負責核電站的總體設計,自投入運營以來,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這得益于優秀的核電安全系統。中俄雙方于2018年6月8日,在中國北京再次簽署戰略文件,包括《田灣核電站7/8機組框架合同》,確定未來幾十年中俄兩國在核能領域合作發展主要方向。特別是,在田灣核電站建設7號核電機組和8號核電機組,并配備三代以上VVER-1200/V491反應堆的新核反應裝置。
核電技術是一項要求極高的發電技術,中俄兩國核能合作模式在逐漸多樣化,未來田灣核電站總裝機容量將達到900萬kW,是我國首個以VVER機型為核心技術的大型核電基地。田灣核電站是中俄兩國政府加深政治互信、國際戰略協作,核電合作進入歷史新階段的成果。
1.2 火電領域:
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能源政策不僅影響國內經濟也影響國際經濟和政治走向。在 “一帶一路”戰略上,中國華電集團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加大對俄羅斯等國際能源市場開拓力度。俄羅斯地域遼闊,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和龐大的燃料動力綜合體。在建設發電站方面具有優異的地理優勢,但俄羅斯在火力發電設備建設和制造方面技術有限,因此中俄兩國采取發電設備聯合建設模式來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國家優勢,滿足各自國家需求。
華電捷寧斯卡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電站,裝機容量45萬kW,主要燃料天然氣,所有主要設備均為中國制造生產,燃氣設備最先進,聯合循環技術發電效率可提高到51.5%,電站運行以來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0%,目前捷寧斯卡婭電站是中國在俄投資的最大電力能源類項目,也是俄羅斯最年輕的發電廠之一。
捷寧斯卡婭電站成功投運以來,已解決當地電力能源短缺和冬季供暖不足問題,同時在維持地方電網的穩定性上發揮重要作用。捷寧斯卡婭電站是中俄合作的成果,對深化兩國企業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和加快當地現代化經濟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中俄火電項目合作的良好典范。
能源是中俄兩國戰略合作的重點,經過雙方領導人努力撮合,兩國電力能源合作也愈發緊密。捷寧斯卡婭電站的成功投產,再次印證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的前景。
2 ?中俄電力合作中面臨的問題
中俄進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建立時,雙方能源合作深入到多領域,多方位。電力能源因此也面臨眾多挑戰與問題。
2.1 中俄電力能源發展合作模式問題
作為能源大國的俄羅斯,俄聯邦電網公司是世界第四大電網公司,歐洲最大。俄羅斯核電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但中俄兩國之間電力能源合作只局限在技術合作和聯合建設的框架下,這種合作模式在上世紀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發展模式過于傳統化和單一化,田灣核電站及其它電站建設也只是進行技術合作或聯合建設,但共同研發技術成果相對較少。因此不利于中俄電力合作的長期發展,形成長期戰略合作機制。
2.2 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缺乏共同法律體系
目前中俄電力能源合作大部分使用國際條約,國際法律法規體系。比如,規定國際投資方面的基本行為準則的《聯合國憲章》,解決能源合作中外國投資者面臨的政治和金融風險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以及《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等等,雖都為中俄在電力能源合作中提供法律保障。但這些協議和公約以及各種聲明目前沒有法律針對性。為維護兩國電力能源市場利益,建設一個完善健康的電力能源法律體系是中俄合作的基礎。
目前我國針對涉及電力能源的法律體系和國際能源合作法律規范已經逐步完善。但俄羅斯在電力能源方面,有自己的多套電力能源體系,但沒有統一,對中國在俄電力能源投資也容易產生影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俄電力能源發展。
3中俄電力能源合作發展建議
3.1構建全方位電力能源合作模式
新時期,中俄兩國在電力能源合作方面,有必要進行長期整體規劃,拓寬能源合作技術領域,主要以開發電力能源技術和電力能源項目為主。中國應利用全球能源互聯網、特高壓輸電工程、智能配電網、數字電網等技術優勢,加大對俄電力能源戰略投資。兩國高校應擴大合作范圍,共同建設電力系統研究實驗室、核能實驗室等,對中俄電力技術難題攻克。最后,雙方政府應鼓勵和支持參與兩國企業電力能源主體多元化,建立多種合作機制,加強電力能源合作的可靠性、穩定性。從而推動中俄兩國經濟快速發展。
3.2構建完善電力能源合作法律法規體系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俄雙方電力能源投資力度也會逐步加大。在國際能源法律基礎之上,中俄雙方必須加快制定完善的電力能源法律制度,推動兩國能源法律法規的對接,制定中俄同時適應的能源法律文件,為兩國電力能源在各自國家提供法律保障,穩定兩國電力能源投資市場。因此制定電力能源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并且具有較強法律效力和操作性非常重要。
法律文件應由雙方政府及其電力能源單位共同參與制定,最大限度滿足雙方共同利益,盡可能消除合作分歧、合作爭端。例如兩國在電力能源法律規定中需要對于違反電力能源法律協議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規定。對各種不同電力能源進行概念性的界定,并對于合法的電力能源操作種類和違法的電力能源進行規定。法律文件的制定由雙方共同通過,對違法協議規定的各種行為一一舉例,并制定不同懲罰措施。
4 結語
電力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它的使用形式對于其結果再現至關重要。中俄電力能源具有優勢互補性,“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為中俄電力能源合作提供契機,為兩國電力能源合作提供良好環境。開展電力能源合作是中俄兩國共同愿景,希望在新時期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引領下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為中俄兩國電力能源合作構建一幅雙贏藍圖。
參考文獻:
[1]馬唱唱. 新時期中俄能源合作問題探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7(21):1-2.
[2]達麗婭. 中俄能源合作問題探析[J]. 投資與合作,2016(5):63-64.
[3]邱思濃. 中俄能源合作研究[J]. 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2017(5):1-3.
作者簡介:齊問壇(1991—)男,河北衡水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發電運行與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