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成
(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諸暨 311800)
印染行業是紡織產業鏈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節能減排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紡織行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行業的規劃和惡性競爭較為激烈。最近幾年,印染行業在升級和轉型上比較緩慢,紡織工業已經發展到了瓶頸階段。目前,印染行業還存在著較多問題,不僅人力資源緊缺、管理模式過于粗放,同時面對政府的高標準和環境的壓力等,給紡織印染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局限性。紡織印染企業要多渠道和多角度去解決這些問題。另外,紡織印染行業要將行業準入條件作為一項基礎,實施印染準入工作各項標準,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紡織印染是我國的傳統行業,歷史悠久。紡織印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屬于一項基礎產業。但是,我國紡織印染在生產方式上較為傳統,屬于能源消耗的大型產業,能源消耗量巨大,但經濟效益不高,這是目前紡織印染行業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最近幾年,紡織印染行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紡織印染行業屬于傳統的行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勞動力[1]。但是,隨著進出口貿易和勞動力的增加,原料和勞動力成本都在上漲,這也造成了紡織印染行業成本的升高,利潤相對較少,給企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另外,在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發展要結合生產技術和管理方式,生產成本有所降低才能在市場中規避潛在的風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科技革命都在不斷發展,全球貿易實現了緊密的聯系,在國家市場中紡織產業也需要不斷地升級和轉型。發達國家都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在全球紡織產業中占據著主導位置,發展中國家由于產業鏈比較低端,憑借廉價的人力和原材料資源也積極參與經濟競爭[2]。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國紡織行業只有升級和轉型,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國際上有立足之地,同時要隨時掌握市場主動權,才能在行業中站穩腳跟。在紡織行業中,出口主要是設計加創意,是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結合。高端價值鏈需要在技術上不斷地創新,同時自主創建品牌,淘汰落后的紡織品,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制造。另外,要改變營銷模式,采用網絡化營銷模式。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專業實現轉型的關鍵所在[3]。
紡織行業要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同時要結合信息化和工業化的理念。目前,我國紡織行業信息化建設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紡織企業加以重視,分析其原因所在。
人才的匱乏不僅影響著紡織行業的發展,同時也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紡織企業的經營管理和信息化人才非常緊缺,這使得紡織企業在開展信息化建設時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導致在實際應用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率很低。
我國紡織行業起步較晚,信息化投入很低。主要是因為紡織企業在信息化認識上不夠充分,企業沒有發展的目標。與此同時,投資信息化建設回報率低也是很多企業缺乏重視的關鍵[4]。另外,紡織行業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項目,需要進行升級和轉型。
在信息化建設升級和轉型的過程中,紡織行業的信息化包括數字化裝備、智能化制作和網絡化運營,三者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其中,數字化裝備前期是網絡化運營的一項基礎保障。
紡織印染行業要將傳統的生產模式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改善,同時要擴大市場需求。在生產中,要重點關注紡織品的開發和生產環節,讓企業實現轉型[5]。與此同時,企業要樹立品牌意識,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多渠道拓寬市場。
拓寬海外市場也是紡織印染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向,要堅持“走出去”的戰略思想,利用國際上的產業優勢促進企業自身的升級和轉型。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升級轉型的重要性,為此,堅持“走出去”的戰略,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緩解企業各方面的壓力。另外,堅持“走出去”的戰略不僅可以讓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有所改善,同時還能吸引先進的人才,緩解企業生產中人才緊缺的局面,為企業的升級和轉型奠定基礎。但是,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不能流于形式,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合理地布局產業結構,優化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6]。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已經成為人們銷售產品的重要渠道,很多企業都轉型為電商,同時利用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電商銷售渠道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很多品牌都通過電商渠道提升了經濟效益。
要想徹底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需要從成本上下手,同時要向“中國制造”的方向發展。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要創新網絡營銷方式,利用智能化的電商渠道擴寬銷售渠道。智能化包含兩個方面:紡織產品行業商業模式以及終端產品階段。電商讓紡織行業插上了“翅膀”,同時也實現了改革。利用服務和物聯網的形式,紡織行業實現了雙贏的局面,促進了企業發展[7]。
利用電商的方式進行營銷和推廣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渠道成本。為此,作為電商銷售就需要降低渠道成本,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在電商渠道中加入智能化科學。在發展過程中,智能化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紡織印染行業也包括在內。智能化的實際應用,不僅體現在產品的銷售環節,同時也應該發展到紡織印染行業產業鏈條中,從產品的開發到成品都要加以重視。
智能化的生產模式不僅促進了產品的質量,同時將電商和網絡實現了融合,促進了實體的紡織生產,也推進了紡織印染行業的發展。紡織印染企業發展中,管理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此,要摒棄傳統的機械設備,采用先進、高效的生產設備,吸引優質的人才,利用先進的科技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緩解用工緊張問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紡織行業的發展,我國已經實現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升級和轉型,最近幾年,紡織數字化裝備也有了明顯的發展。
在紡織行業中,新型清梳聯和粗細絡等是一套完善的棉紡設備,使紡織行業實現了無對縫生產,改善了傳統的棉紡生產中人工落卷和送卷、人工換紗等環節,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減少了人工勞動力,人工成本有所降低。另外,在生產過程中,要實時監控,排除自動化系統的應用故障等,防止人工操作對質量產生影響,提升技術的整體水平。
在新經濟形勢下,紡織印染企業也面臨著挑戰,隨著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企業要轉型和升級。紡織印染行業實現轉型和升級,不僅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模式,也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要調整產品結構,樹立品牌,摒棄傳統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