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宋炎,汪東曉
(博森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桐鄉 314500)
在當前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已經十分深入,并且直接影響我國的貿易發展。自從提出“互聯網+”這一戰略,在實施與推進期間,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提高,而紡織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此,博森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總結發展方向,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轉型升級,積極創新企業運營模式,提高市場競爭力。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紡織行業的發展速度也逐漸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中的第一大國[1]。面對各個國家的紡織產品需求,我國紡織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尤其是中小型紡織企業。為了滿足形勢愈發嚴峻的市場環境與國際形勢需求,在信息化時代下,紡織企業升級轉型十分必要,是實現企業生產、管理智能化的重要手段。現如今,我國市場中的紡織企業相繼呈現出負增長的趨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行業領域內占據有利的位置已成為各個紡織企業制定升級轉型戰略的重要目標,同時也從側面體現出該項工作的必要性。
當前社會環境下,紡織行業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服裝企業零售額也隨之提升,但是整體增長速度卻比較緩慢,尤其是紡織企業生產設備,依然沒有完全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2]。另外,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市場中的各項勞動力成本提升,紡織產品生產與制造的資金投入增加,加之國際市場環境的影響,動搖了我國紡織業在世界領域內的地位。從品牌方面分析,越來越多國外品牌在我國服裝市場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獲得消費者青睞,例如優衣庫、ZARA、Vero Moda。在這一環境下,我國的紡織企業在品牌定位與生產量等方面存在問題,致使生產過剩與庫存增加等現象無法徹底解決。
互聯網的普及與智能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社會交際模式,加強了現代社會溝通的平面性。溝通模式發生改變的同時,直接帶動了信息傳遞渠道的創新,其中最明顯的便是線上交易,在市場份額中的占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紡織企業在新的行業環境下也需要改變傳統的交易模式,全面實現線上交易,并且以此為載體擴大消費者群體[3]。例如2011—2016年期間,我國電子商務呈現出穩定的發展趨勢,市場份額也因此提升,電子商務正式進入發展的成熟期。企業、客戶維持溝通的渠道多元化,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時掌握消費者的需求,通過紡織產品的反饋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
紡織企業為了適應行業環境的發展需求,必然會積極開展升級與轉型,以免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考慮經濟效益與發展進程、樹立升級轉型意識、明確市場環境下的轉型方向成為當前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以期真正實現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穩定發展。
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紡織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必然會引入更加先進的設備,而這一類設備的基礎性能會更加優化,有利于提高紡織企業的生產效率,推動企業生產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目標。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不僅生產效率得到了提升,產品質量也進一步得到了完善,在紡織行業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互聯網具有信息共享的特點,將其與紡織企業的轉型升級相結合,可以實現信息共享的目的[4]。例如,應用信息技術創建信息共享系統,可以采集市場中的數據信息,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參考,有利于加強市場核心競爭力。另外,數據信息實現共享也可以作用于紡織企業供應鏈與銷售途徑的創新,實現信息化轉型,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為紡織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供諸多選擇。例如可以采用電子交易這一銷售渠道,在天貓、京東等平臺開設店鋪,或者也可以創建獨立的品牌網站,為消費者實現線上交易提供便利。
紡織企業轉型升級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形成品牌效應,這就需要積極創建企業品牌。在當前互聯網大環境下,紡織企業也應該抓住機遇,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創建紡織企業品牌,擴大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影響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外貿當中[5]。
以往紡織企業多采用粗放式批量生產的模式,這種傳統模式很容易降低生產、供應與銷售3個環節的信息透明度,無法實現供需環節的密切關聯,從而引發紡織產品滯銷或者庫存增多等現象。在信息時代下,紡織企業要實現升級轉型,必須將生產與消費兩個環節緊密關聯,加強供應鏈中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透明度,通過信息的完全披露保證紡織市場、生產與消費者3個主體的密切聯系,增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交流的多樣性。通過實時采集消費者需求與市場動態數據,完善紡織企業的生產模式[2]。
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品牌建設非常重要,一方面是提高市場影響利益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生產出個性化的產品,拓寬企業消費者范疇。為了實現企業品牌建設,需要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產品定制服務,按照消費者的需求明確生產方向,劃分不同的客戶種類,滿足客戶提出的個性化需求。企業可利用互聯網搭建專業的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企業可以在交流平臺中與客戶溝通,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定制服務。服務可以劃分為3個層級:初級、中級和高級。(1)初級服務。主要為客戶提供小規模的定制服務,該服務模式以產品為主導,實現線下與線上融合的銷售模式。(2)中級服務:以服務為主導,產品則作為輔助,同樣是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3)高級服務。核心在于大規模的個性化產品定制,與客戶實現價值共創,主要銷售渠道為線上銷售,線下銷售為輔。
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是實現綠色紡織。實現該目標的核心是深入融合綠色理念,與互聯網相結合,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創新企業生產模式。一方面節約紡織生產資源與能源,另一方面減少生產對環境的破壞,積極宣傳環保理念,使綠色生產能夠對消費者的觀念產生影響。
新行業環境下,紡織企業將物流與信息技術結合,可以節約商品運輸的費用,實現企業網絡和國內外貨物運輸的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最大限度地節省運營成本。這樣一來,企業物流運輸效率更高,商家和消費者的距離縮短,發揮互聯網時效性的特點,可以讓各個國家的消費者都能夠了解到紡織產品的信息,實現在線購買,拓寬消費者范圍,進而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紡織企業踐行校企合作戰略,可以解決內部人力資源缺失的問題。從企業角度分析,利用互聯網和高校合作,為高校提供紡織生產模擬的軟件。從高校角度分析,高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的生產與制造工藝,加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校企合作戰略可以獲得企業中的資源,在學校內創建真實的模擬操作基地,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雙方共贏。
目前,紡織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在“雙創”“電商換市”兩項戰略的作用下,逐漸實現了線上交易,以電商平臺為載體轉變傳統的生產與交易模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各大電商平臺紡織企業的交易額,還可以推動紡織企業的深入發展。因此互聯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積極推動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創新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互聯網和制造、服務兩個行業相互融合,也衍生出了全新的產業形態,為紡織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面臨行業環境的變化,紡織企業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戰略,在實現升級轉型的基礎上,提高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