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貴州省黔西南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 興義 562400
我國的傳統灌輸式教學受到了當今時代移動教學或者網絡教學的沖擊,對于教學模式迫切需要很大改革。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由于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結合的特點,不能以傳統的考核方式來判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優劣程度,應當建立科學的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嘗試從考核目標、考核內容以及考核評價這三個角度出發,對多元化考核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傳統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目標上不夠明確,考核內容和考核形式也比較傳統單一,考核的評判標準往往也不夠科學。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這門課程由于本身較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要求,為了滿足當下法學人才的需求,對該課程的考核體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課程考核目標改革的必要性。當前大學課程考試的考核成績一般設置為平時成績和期末理論考試成績相結合,但對于考核目標并沒有明確提出。就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而言,往往是為了培養專業的法律從業者和培養學術型碩士博士研究生。從考核目標中并沒有很好的突出這一教學目標。平時成績也往往是根據平時作業和課堂積極性等來打分,對于學生的學術能力有一定強化,但是對于真正想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同學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平時成績往往是根據課堂表現和作業情況,因此對于平時成績計算依據也表現出考核目標不明確,不能夠真正考核到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實踐性。教師在制定考核目標時,一定要明確學校的教學目標,另外也可以根據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變化情況,對學生課外政法知識進行適當擴展。考核目標是根據教學目標所制定的,教師在制定時也一定要做到足夠明確。
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往往十分單一,比如采取“一考定優劣”的考核方式,雖然采取了平時成績占比,但由于平時成績的評定標準不明確,對于學生往往不公平。因此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綜合考核學生的法律實際應用能力以及法律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避免傳統的期末考核造成學生只是記記背背相關法律條文,僅僅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而忽略了其實用性。應當適當降低筆試所占的成績,提高學生的口試成績以及實踐課成績,綜合性考核學生對于行政法以及行政訴訟法課程的學習情況。
對課程的考核評價標準的規范化。在課堂教學的規范化進程中,考核的評價標準規范化是核心部分,我國高校為了保證學生之間競爭的公平性應當建立科學嚴格的考核體系,避免課程評價標準的混亂。就目前大多數學校的平時成績的評定標準而言,評價標準往往混亂,甚至完全按照老師的主觀打分,這對于學生之間競爭的公平性有很大的沖擊,也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必要對考核的評價標準以及體系進行規范化處理。
多元化考核體系的構建要求在傳統的考核體系基礎下,即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三七分的考核方式,應當在平時加強學生的行政法和訴訟法的專業學術訓練,提升專業理論知識,加強課堂討論的頻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就行政法和行政訴訟課程而言,要建設模擬課堂,例如模擬法庭、聽證會等作為實踐教學,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應當區別于傳統的考核體系中期末筆試成績占比較大的考核方式,應當降低筆試成績的比重,同時筆試內容也應當增加主觀題的比重,擴散學生的思維。在考核時本文認為考核應當分為四大塊,分別是平時作業、課堂討論、課堂模擬以及期末測試,關于成績占比,為了保證多元化的考核體系構建,本文認為應當分別占比15%、10%、25%以及50%。
大學生在進行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想要在大學畢業之后直接從事相關工作還是想繼續進行學術研究,掌握過硬的學術能力是有必要的。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課程由于綜合性更強,如果只是簡單的課后作業,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鞏固作用,在考核過程中,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學術理論能力,就應當強調學生的小論文寫作,將平時作業的成績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一部分是布置的小論文的完成情況。關于成績占比,認為小論文的分數占比在總分中應當占到10%,而平時用于鞏固知識點的課堂作業降低到總分值的5%,強調小論文在行政法和訴訟法中重要性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法學生的學術能力培養。關于課程小論文的撰寫,為了達到培養學生學術能力的目的,老師在布置小論文的時候,首先應當要求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對于論文的基本格式還有內容上要符合基本的學術規范,培養學生的學術意識。在進行課堂作業布置時,因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一門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作業可以選取經典案例或者近期發生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為作業,引導學生通過案例事實分析對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課堂作業布置的頻次要適當增加,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知識點出現淡忘的現象,而且,在后面的學習中也應當布置相關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點,起到回顧的作用。在平時作業中將作業和論文的作為考核設置的內容時,作業量不能太多,防止學生出現學習壓力大的現象。尤其是課程論文,針對其寫作的周期長,對質量要求也較高的特點,筆者建議在課程學習期間設置一到兩次小論文的寫作即可。
傳統的課堂內容中有些是有課堂討論環節的,但是往往由于積極性和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導致這部分的考核過于形式化,討論的效果也不好。所以在大學教學中課堂討論的形式也就逐漸減少。本文認為教師應當先做好這一部分,并且納入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之一。要想提高課堂的討論效率,就應當進行分組討論,而且應當在課程的一開始就讓學生自行分組,在后面的分組討論環節中要一直保持這種分組結果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老師應當提前告知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準備。關于討論結果可由組內代表人進行回答,也可按照分工要求每個人依次對自己負責的部分進行回答。課堂討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團隊協作能力,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期末總成績中的占比本文認為應當達到10%,因為這種考核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和知識的運用能力,要讓學生充分重視。為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對目前所學習的行政法與訴訟法課程的部分章節進行講授,作為課堂討論的成績打分。讓學生能夠更加了解老師的課堂教學經驗,換位思考的去體驗老師在進行教學時的工作流程,例如講稿的撰寫、課件的制作、教學環節的制定等。學生自主進行上課講授的過程,一方面能夠對自己所講授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更高;另一方面能夠全面的訓練學生或小組的能力,比如PPT的制作、語言組織能力或者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關于組織形式,老師為了方便可以直接根據前面所組建好的隊伍,以小組為一個單位,一個小組進行一個章節內容的講解,其組內成員分別分工完成所要講解的內容中的一系列工作。最后老師根據學生講解內容的好壞以及課件制作語言表達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打分。
在傳統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課程中,大多數高校在課程的考核內容中并沒有將模擬課堂的內容納入其中。原因在于老師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在開展這項工作時往往也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綜合考慮就沒有開設這項活動。而且模擬法庭以及模擬聽證會等在學校中很多的法學類社團往往都會有開展,因此選擇利用課堂時間創建模擬法庭是不太合理的,應當要求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或比賽中的模擬課堂,也能夠在鍛煉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本文提到的模擬課堂正是指這種學生利用自主參加的模擬法庭、模擬聽證會等,或者根據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最終以法律文書的形式進行提交,并不是指在實際教學中模擬法庭中的法官、原告以及被告等進行角色扮演,也不是作為旁聽對法律事項進行總結,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法律文書的撰寫。法律文書的撰寫對于法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行政法與行政訴訟課程中的法律知識以及案例是在生活中用的十分廣泛的,行政法也是與居民聯系最為緊密的法律體系之一。課堂模擬的具體考核內容有:在分析案例時,涉及到原告、被告以及第三方人等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于整個案件的法律訴訟程序十分的熟悉,就要讓每個學生通過撰寫法律文書進行練習。本文強調法律文書撰寫的重要性是因為其是法學生將來從事本專業的課程時應當必備的技能之一。在學習行政法以及行政訴訟法課程中學生對于法律文書的撰寫,一方面能夠充分鍛煉學生對于訴訟法律條文的撰寫能力,對于訴訟法律條文的印象也會加深;另一方面能夠訓練學生的思辨邏輯能力,學生需要從有關案例的大量材料中進行篩選,從而梳理出自己想要的材料,并且要對這些材料中有關原被告的重要證據,最后分析得到結論。考核時可根據具體文書來確定分值。
在行政法以及行政訴訟法課程中,關于實踐內容的要求本文通過撰寫法律文書、課堂討論以及課堂作業論文三個方面共占50%的比例進行的考核說明。總成績的另外50%仍是來自期末考試中的筆試部分,筆試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很大程度上檢驗學生法律條文的掌握熟練程度。雖然說法律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的,但靈活應用的基礎是對于法律條文的熟練度,因此在學習相關的法律課程時十分有必要對于法律條文的熟練記憶。因此有必要在總成績中加入筆試考核的部分,但是本文關于筆試考核占比相比于傳統的筆試考核占比有所下降,僅占到50%。在考核內容上本文認為也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改變,應當在傳統的考試題型上加上一些題型,傳統的期末筆試試題客觀題往往是一些選擇和判斷,主觀題往往是案例分析以及名詞解釋,為了改變以往考生通過考前搶背式的作答方式,在題型設置上應當充分讓學生采用思考式的作答方式進行筆試。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這門課程而言,可以適當設置糾錯題以及一些開放式的題目,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法律條文的含義以及應用場景,這樣得到的考試成績也更具有代表性。
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改革中,多元化考核體系的構建是改革進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關于多元化考核體系主要從考核目標、考核內容以及考核評價體系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同時強調行政法與行政訴訟課程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強的特點,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行政法在實際應用中使用的更加熟練。建議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要調整考核各個部分的成績占比,將期末筆試成績的總分占比降低到50%,同時也要對于筆試中的考核內容進行創新性調整。其他50%的總分占比分別通過對學生的平時作業、課堂討論情況以及模擬課堂中的法律文書撰寫能力進行考核,其中考慮到法學生的對于法律文書的要求較高,考核時占到25%,平時作業主要參考小論文和課后作業,總共占到10%。為了強調實踐性和學生的積極性,課堂討論的表現情況在考核時占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