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一 翟祥雨 禹 潤 韓 婷 李玉文
太原科技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
經統計,2017、2018、2019年山西省內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數量分別為2924、2728、3015件,為每年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類型。從審級程序的分布來看,在8864份案由為“財產保險合同糾紛”的裁判文書中,一審審結生效文書、二審審結生效文書、再審審結生效文書占比分別為56.97%、42.74%、0.29%。從起訴及上訴主體情況來看,在一審案件中,由投保人起訴的案件數量高達95%以上,而由保險公司提起上訴的案件數量高達91%。就一審中各方當事人訴訟請求被支持情況來看,由投保人起訴的案件中,訴訟請求未被支持的案件在同年所有由投保人起訴的案件中所占比例未超過4%。保險公司在一審中起訴的案件數量雖少,但其訴訟請求被支持情況較為樂觀。就二審中各方當事人訴訟請求被支持情況來看,2017-2019年內,在由投保人提起上訴的案件中,其上訴請求被支持達50%左右,相對來講是可觀的;在由保險公司提起上訴的案件中,上訴請求未被支持率高達87%。
山西省內2017、2018、2019年的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數量分別為520、481、538件,與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數量相比非常之少。就一審投保人訴訟請求被支持情況而言,一審中投保人訴訟請求未被支持情況僅占6%,其絕大部分訴訟請求得到了全部或部分支持。而一審的絕對多數案件由投保人擔任起訴主體,可見一審中投保人勝訴的幾率之大。就二審中各方當事人訴訟請求被支持情況而言,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和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致,在二審中由保險公司提起上訴的案件占絕對多數,上訴數量遠遠多于投保人。但即使在二審中保險公司勝訴幾率也并不大。相比而言,二審中在投保人主動上訴時,其勝訴率較可觀。
“保險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當事人行使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解除權而單方將保險合同解除的情形”①。保險人的法定解除權之種種行使條件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情況: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謊稱發生保險事故騙保、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未能在兩年內附效、投保人未履行安全責任、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司法實踐中,對于上述情形,保險公司怠于行使合同解除權的行為,直接造成了大量糾紛的出現。
根據《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雙方當事人對“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常常存在著主觀認識偏差,雙方容易產生糾紛?!皩嵺`當中關于說明條款的舉證受限于多種因素,比如網絡簽單、電話自主開通服務、保險代理人業務素質、投保人素質以及客觀工作條件等因素,導致保險人在履行說明義務的困難增大?!雹诜ㄔ和ǔUJ定保險公司所提供證據不能證明其對保險條款進行了明確說明。
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單證上的親筆簽名確認是保證保險合同有效性的條件之一。在實踐中,代簽名行為非常的普遍,無疑為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留下了隱患。這些代他人簽名的行為,形式五花八門且出現于保險合同訂立的各個環節之中。司法實踐中,代簽名行為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代理人代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簽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間的相互代簽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以外的第三人代他們簽名。
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保險公司應當在知道合同解除事由之日起三十日內及時行使合同解除權,以避免糾紛的產生。若保險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解除合同,則喪失保險合同解除權。因此在發生本文所列舉的保險人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況時,應盡早在法定期間內行使合同解除權。一旦超過法定期限,保險人將喪失此項權利,利用免責條款進行抗辯也不會勝訴。
根據《保險法解釋(二)》,一般“對于保險人免于支付保險金的條件,保險人須嚴格履行提示與說明義務。”④實踐中,保險公司可以對免責條款采用較大字號、特殊字體、黑體加粗、加框印制、特殊顏色等辦法,以達到足以使投保人注意的程度,以此來履行提示投保人注意的義務。對于履行明確說明義務,保險公司可以采用錄音、錄像方式將工作人員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說明的過程記錄下來。保險公司也可以在訂立保險合同之前,向投保人發送添加有對免責條款明確說明的視頻附件,要求投保人完整觀看其中對免責條款的說明。在保險公司終端登記投保人視頻觀看情況,只有在投保人完整觀看視頻后方進行保險合同的簽訂。
保險公司應對合同中涉及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進行年齡、身份的查明認證,確定是本人后予以簽名。如若確實需要委托他人代理簽名,必須要以委托授權書的形式,把代簽名事項、投保險種、保險金額等事項明確載明。對涉及到如實告知等極易引起爭議的事項,則需要慎重考慮是否要代簽名。對于已經存在的代簽名行為,且投保人、被保險人已經認可的保險合同,要及時辦理補簽名手續,作為對簽名行為的事后追認,并且保留書面證據。另外,在實踐中,若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沒有親自簽字或者蓋章,但投保人交納保險費的一般視為對代簽字或蓋章行為的追認。
注釋:
①李新天,湯薇.試論我國保險合同的解除制度[J].法學評論,2005(4):145.
②賀輝,張鵬.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及保險人說明義務問題研究[J].法學適用,2018(8):67-68.
③例如:(2018)晉02民終2090號、(2018)晉11民終1250號.④馬濤.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司法認定研究[J].財經法學,2015(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