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利
摘要:目前,受到家庭背景、社會因素等影響,在初中時期,一些學生因學習習慣差、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方法不當、缺乏師生互動,造成成績不理想,被貼上“差生”的標簽,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了學困生,這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專家與學者的關注,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希望對我國的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學困生;關注;適應
1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1自身原因
學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與學生自己本身也有一定的關系,學生進入了初中,數學難度提上來了,因為數學是一門逐漸積累的課程,跟不上初中數學學習的進程,不愿意花時間去學習數學,還有一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還是很好的,但是到了初中,因為數學的難度增加,數學的成績一落千丈,這些學生由于受到打擊而厭倦了學習數學,心里發生變化,長此以往,這部分基礎很差的學生就逐漸變成了學困生。還有一些因采用的學習方法不科學合理,學習很努力,但學習成績一直不能上升,加上好多初中生的家里是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缺乏挫折教育,一旦在學習上遇到丁點的阻礙就會選擇放棄。同時,學生的進取意識也較為薄弱、慵懶,很容易使學生心灰意懶,最終變成“學困生”。
1.2外界因素
一方面是學校環境,學生在學校接觸的最多的人就是教師,但是有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不成熟,急于求成,同時,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同時教師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優秀的學生身上,在教育學習優秀的學生時,態度和藹可親,給予鼓勵。然而,對待這些學困生,老師沒有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進行教育,亦或也沒有認真研究學生對待數學不感興趣的原因,更沒有恰當的進行因材施教。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過程中,跟不上思路,趕不上進度,慢慢的越來越沒興趣,越來越懈怠,甚至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回到家之后,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學習成績差,來一陣暴風驟雨般的訓斥、責罵。學生雖然經過努力,但仍然難以達到家長的目標,進而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慢慢地變成了一名學困生。
2關注和適應學困生的方法
2.1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一旦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他們就不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因此,想要獲得教學成果,教師必須對學生熱愛、親切、和藹、一視同仁,沒有偏愛。要多寬容學生,允許他們有失誤、有反復。“學困生”由于基礎差、能力弱等原因,學習好就更不容易。他們就比較容易掌握的知識,學習興趣更濃一點,學習效果也會好一點。相反的話,就會出現畏難心理,導致作業錯誤多,或者停滯不前。這時最需要老師真誠的關心和體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秘密,學困生在這一方面是非常敏感的,對待“學困生”,教師要經常與他們接觸,多參加他們開展的一些活動,找其談心,讓他們把緊緊關閉著自己內心敞開,愿意打開自己心里的那把鎖,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責任。教師加強他們的心理輔導,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這樣他們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2.2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一直以來,我國初中的人數都是非常多的,每個班級幾乎都有四十到五十個學生。面對如此之多的學生,教師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很難進行平均的分配。鑒于此,教師往往將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對學困生的關注和關心則顯得很是欠缺。更有教學進度的要求,教師只好照顧大多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更多的耐心和愛投在學困生身上,讓學困生在教師那里逐漸看到希望,找到學習的自信。首先,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善于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只要是把握好難得的閃光點,再實施小步伐、慢反饋的進行訓練,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充分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就非常有效的幫助學困生邁出了解困之步。同時,不以成績論英雄,平等、公平、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并給予恰當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學困生多一點的激勵和關注都顯得“毫不過分”。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準備一些難度較為簡單的題目供學困生解答,而學困生一旦答對了這些題目,教師就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
2.3引導學困生的家長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學校及時與學困生的家長溝通交流,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不再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育學生,培養家長這種意識,采用多種方法教育孩子,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為學困生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改變現狀。
2.4課堂中給學困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適當把教學內容難度降低,分解難點,照顧“學困生”。介紹新知識時盡可能聯系舊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滾動拓展,以舊引新,以舊帶新,這樣既便于學生復習回憶舊知識,幫助學困生把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又有利于學習新知識。對于關注學困生,教師應該重過程而輕結果。分享他們一點點的進步,理解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肯定他們的努力和付出的勞動。同時需要家長、學校、全社會的支持與參與。社會必須積極配合,關心學困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為學困生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在這種環境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
3偏向學困生的必要性分析
一個班級里只有一小部分學困生,但是其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對班風、紀律和正常的教育工作都會產生影響,若教育不當會給學校、家庭、社會帶來嚴重不良后果。所以偏向學困生是非常有必要的,關注和適應學困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也將對學生一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小結
學困生是需要老師很同學的關心和尊重,想讓他們后來者居上,成為后進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開他們心理的結,讓他們敞開心扉,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愉快。其次,一定要鼓勵他們,盡量不要去批評他們,他們是需要鼓勵的,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多多鼓勵他們,夸贊他們,一定要注意的是,夸贊表揚的話,要切合實際,否則會產生副作用,甚至會對其他的學生造成傷害。在教育中經常注意發現每個學困生的優點和長處,然后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獲得的成績,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文波.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65.
[2]吳扎西吉.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