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涵
摘 要:信息化與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為圖書出版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方向,使傳統的出版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為提升國民的閱讀體驗構建出全新的媒介。在此背景下,電子出版逐漸成為傳統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浪潮,成為影響其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素。本文基于出版新技術與電腦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出版新技術與電腦;編輯出版工作;應用
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推廣,帶領各個行業進入到發展的關鍵時期,出版業也進入到融合發展階段,從科技、市場、渠道三個方面呈現出融合特征。目前我國出版產業正式轉型為網絡產業,并且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促進了編輯工作改革,從傳統的人員主導內容出版轉變為用戶需求驅動內容服務。實施編輯工作改革期間,出版內容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在讀者需求的引導下,結合出版行業市場發展趨勢,為廣大讀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但是在出版融合發展背景下,數字技術與數字出版的推廣,使得原有出版內容、編輯加工等工作面臨創新,使得編輯工作轉型被正式提上日程。
1 出版融合發展背景下編輯工作改革必要性
我國從2015年開始正式進入到出版融合發展階段,在《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與《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過程中,無論是國家發展戰略還是全國傳統媒體,均對傳統出版行業提出了新要求,即傳統出版業與信息技術、出版關聯產業充分融合,這對出版行業而言挑戰與機遇并存。傳統出版行業編輯工作受到極大的影響,尤其是編輯內容、途徑、平臺與方式等,為了加快實現向出版融合階段的過渡,各個出版企業開始建立出版融合實驗室。明確融合發展方向,加快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新時期的市場環境中擴大影響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結合出版融合發展背景下編輯工作實施現狀,不難發現采用傳統模式的現象依然存在,必須要深入推進編輯工作改革,滿足行業融合發展需求。
2 加強現代化出版理念
編輯出版技術現代化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進步而產生,需摒棄傳統出版思想觀念及工作模式,解放編輯出版思想,倡導先進的編輯出版理念。編輯出版現代化是一個動態化的發展過程,要及時更新編輯出版理念與技術,在與時俱進中適應科技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編輯出版人員需提高業務技能以適應編輯出版技術的迅速發展,增強主體意識,遵循客觀規律,加強與作者的交流,掌握讀者的需求,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編輯出版技術現代化的要求。
3 加快推進5G背景下的融合出版建設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其特點是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5G時代更高效的傳輸網絡、更低廉的流量費用、更龐大的數據承載量,可為融合出版的進一步深化提供更為成熟的技術支撐,必將進一步促進出版業的融合發展,催生出版產品新形態,構建出版發展新模式。5G環境下出版產品將進一步向視聽融合型數字出版物轉型,圖文、視頻、音頻一體化將成為融合出版物的標配,更多的AR/VR出版物、網絡交互出版物、在線知識服務產品等能提供更多交互性、沉浸式、體驗型的融合出版產品將不斷涌現。5G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優勢的聯合,還有可能促生智慧型出版物。[8]未來閱讀終端的全面升級換代,將為讀者提供更為真實立體的閱讀感官體驗。5G技術的發展還將推動出版產業進入跨界融合發展新模式。原創數字內容將成為內容產業的核心資產,在線教育領域迎來更多的業外競爭者,出版業“IP運營”與數字文娛產業互相滲透走向融合,垂直社群成為重要的營銷渠道,出版業與其他行業如制造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都將迎來進一步的融合。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其他行業跨界進入出版領域,而出版行業也會更加頻繁地跨界進入周邊的行業。“帶貨”能力如何暫且不論,這些出版企業跨界經營的嘗試,昭示著未來的新風向。圍繞原創數字內容的多方跨界將成為出版業面臨的常態,這也是出版業借助跨界融合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只有強化對5G及其衍生的相關新技術的應用,加大融合出版力度,開創跨界融合新模式,出版才能在這一輪內容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潮中站穩潮頭,切實有效地推進高質量發展。
4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關鍵是影音、文字的有機融合。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多媒體出版物主要以網絡電視、DVD光盤的形式存在,編輯出版人員需要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將圖書文字與相應的影音資源結合起來,使文字內容躍然紙上,形象生動。然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出版行業應轉變傳統的編審思路,積極地與軟件開發商合作,使多媒體出版物更適合移動設備的應用特征。例如,在影像小說《西游記》中,編輯人員可在特定頁面添加動態圖像或在圖書資源中添加富有古典風格的音樂旋律,使多媒體圖書更加生動。而在應用范疇上,應將多媒體出版技術應用在文學類、工具書類及社科類出版物中。例如,在多媒體出版物《辭海》中,讀者可通過計算機獲取大量動畫、文字、圖片及影音資源,能夠及時有效地理解特定文字的字面含義,能夠掌握豐富的文字知識。在出版載體上,多媒體出版最早以光盤的形式發行,而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則衍生出手機軟件、圖書視頻等新媒介。
5 推動傳統編輯工作與新媒介融合,建立大編輯部運作機制
出版融合發展背景下,為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各大出版企業基本都開通了微博、微信賬號,建立了官方網站。但這些舉措與建立真正的融合媒體生產機制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出版企業必須推動傳統編輯工作與新媒介融合,探索出版融合大編輯運作機制。媒介是出版工作的載體,對于出版融合來說,為了發揮媒介的整體性功能,就要使各種媒介更好地融合。其一,應鼓勵優勢內容領域從單一圖書產品向多元化產品拓展,以前端編輯部門組織重構為基礎,實現一次創意形成多種產品,比如圖文課程、音視頻課程等優勢內容領域就可以采取這種模式。需要注意的是,編輯人員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應將生產流程“選題—圖書—圖書衍生品”調整為“選題—圖書—多形態產品”,培養大選題觀,改變產品的生產流程,在選題一開始就做好產品線的整體設計,而不是僅僅將其視為圖書的衍生品。其二,出版企業應通過新媒體平臺整合出版資源,以推動傳統編輯工作與新興出版媒介的融合發展,打造新型編輯出版格局,使編輯工作融入新媒體中,讓知識和信息在不同載體之間自由傳播,進而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務功能,推動知識共享進程。其三,出版業融合的首要任務是新技術、載體與平臺的融合,目前這個任務目標已經初步實現,比如一些出版企業運用AR技術,使出版產品具有較強的沉浸感,還有一些教材出版企業運用二維碼,使得傳統教材中的案例更加鮮活。
6 結束語
出版新技術主要包括網絡編輯、多媒體技術、網絡出版三大出版編輯技術,在我國圖書及期刊出版中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提升編輯出版質量和效率,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使編輯出版工作更具時代性、智能性、現代性。然而在應用層面,應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數據庫管理技術,推動傳統出版產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晶.數字出版技術與編輯出版工作的數字化[J].傳媒論壇,2019,2(22):29-30.
[2]張倩.編輯創新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J].傳播力研究,2019,3(31):153.
[3]韓嘯,李琦.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出版現狀及編輯素養的提升[J].學報編輯論叢,2019(00):249-252.
[4]沈曉晶.淺析科技期刊雙語出版工作中的編輯加工重點[J].傳播與版權,2019(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