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教學質量教學管理的中心工作,同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學校立校的根本,高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就是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進與提升,如何評價一個高校教學水平的強弱,教學管理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在現代的質量評價體系中,教學管理質量的評價關鍵是教學管理質量的成熟度水平,從當前教學評估的發展情況看,我國的高校教學管理質量體現了一種績效的質量觀,質量成熟度的評價體現在高校管理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與傳統的評價方式相比,成熟度評價將重心放在高校教學質量管理活動的縱向提升上,整個評價過程更為強調基于校本管理的自我評價,這種考評過程更為適合當代教育的發展,本文旨在評價高校教學管理的總體評價方式與方法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教學管理;高等院校
1 研究背景
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過程,其中對質量的要求是極其重要的,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商業和科學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非天然產品和服務的范圍和種類,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依賴和新的風險,正是這種發展的要求,質量被不斷的提到,尤其是對教育來說質量更是至關重要的命脈,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質量是一直無法擺脫的話題,人才培養質量是第一要務,教學質量也是整個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基石。但是質量的評價又是個比較復雜而難以衡量的關鍵問題,教學質量的保證是一個學校、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社會發展的根基,隨著高校時代的變遷,社會對教育質量發展與評價的呼聲日益增加,以此為契機國家建立了質量評價與評估體系,從而考察高校的教學總體質量與水平,我國的教育發展教育質量評價有著重要的作用。
2 研究意義
我國高等院校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全面的時期,其中對教學質量的評價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大多數是以結果為導向進行的,這就把教學質量的管理的過程忽視了,從而導致評價過程沒有相應的賦值,成熟度模型應用于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和評價在國內外尚未開展。我國可以更好地應用成熟度為模型,應用于我國的國等院校建設中。成熟度評價是建立在質量建設的基礎上的,將評價的過程納入評價體系中,從而更好地提升質量評價的基本內涵,從評價的內容、目標和價值功能等方面表現出新的理論特征,從而提升新的理論依據。從高校的教學管理研究的成熟程度為切入點,從而運用探索性和驗證性因子分析對成熟度評價模型進行檢驗和修正,提出高等院校教學管理成熟度的維度與作用路徑,進一步分析應用于高校管理體系中可行性。
成熟度評價的研究具有對我國高校發展的反思,只有對質量的不斷追求,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高校發展服務,將成熟度評價引入我國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說明我國的高校評級體系已經開始向組織運行層面發展,質量評價的變革提示我們,教學質量的評價重心開始想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上發展,成熟度正是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成熟度評價區別于傳統的質量評價范式,以教學質量管理活動過程為評價對象,體現出諸多新的內涵與特征,本章將以此逐一展開對成熟度評價的理論闡述。
3 成熟度評級內涵
質量評價是高等教育評價的基本工作,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質量評價對教育質量的提升與辦學能力的提升都至關重要,評價是對教育能力的一種重要衡量方式,教育評價圍繞著怎么評、憑什么、為什么評、誰來評等問題展開,對于成熟度的評價也是從這些方面入手。成熟度的評價本身是對過程的評價,評價的是高校的教學質量完善的基本程度,從而制定更為完善的教學教學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評價是建立在高校可以更好地采用合適的教學管理措施為前提的,建立更為完善和適合的教育體系,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教育質量,所謂成熟度就是內部質量管理活動及體系的完善程度,是否與辦學質量目標相符合,是否覆蓋了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是否能夠對關鍵辦學活動起到監督和保障作用,
同時教學的水平是否達到了辦學的基本要求,這種評價評價的就是高校教學管理的成熟狀態,從而可以促使高校更好地建設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通過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管理活動有效性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成熟度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的現狀,高校教學管理的成熟度水平充分說了高校在管理過程中是否存在漏洞,同時通過評價可以發展解決問題的辦法,清晰地認識到現在狀態下的教育模式是否符合當代高校教育的發展,充分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實施更為完備的教學管理模式;成熟度評價可以很容易發現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通過成熟度評價方式的構建,及時對教學過程的錯誤進行修正,為提高教學工作的薄弱環節服務,進而探索完善質量管理行為的可能性路徑選擇;成熟度分析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分析過程旨在強化高校的自身管理水平,把質量管理內化為高校日常的管理行為,通過成熟度分析,可以讓管理者更為深入的分析高校在教學質量方面提升的方向,進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管水平和辦學質量,增強高校及院系的質量競爭力。
成熟度評價首先應該建立在科學體系的基礎上,評價過程和結果可以充分反映出一個學校教學管理的真實水平,那么這種評價的評分首先應該是相對科學的,整個體系應該是可以充分考慮到教學工作的特殊性,同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相應的科學考量標準,成熟度作為一種評價研究,只有遵循基本的科學性原則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同時成熟度的評價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成熟度評價隨著時代的變化要不斷調整內涵,不斷在評價實踐中完善評價機制與體制,將評價深化到日常的工作中,提高評價行為的縱向提升過程,為高校持續改進辦學質量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最后評價是一個系統的工作,由于人才培養過程受到多種要素的共同影響和相互作用,成熟度評價需要充分考察高校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體現各要素之間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教學過程從來就不是一個固定的過程,每個教師、每個學生、每個地點狀態都會不用,那么評價過程中整個過程都需要認真分析,從中發現漏洞,從而避免評價過程的偏差。
4 提升策略
通過不斷地進行成熟度的評價,高校可以發現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基本運行狀態,促進高校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完善內部的教學質量體系建設,通過成熟度評價的研究深化到人才培養的管理中來,從深層次發現可操作的研究內涵。雖然各個高校的狀態不同,但是在教學質量的管理和教學模式的研究上應該都存在相同的軌跡,需要看到教學管理是一個多維的復合型研究框架,必須匹配相關的工作架構、組織治理和運行機制才能獲得結構保障和動力基礎,才能在具體實踐中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成熟度。
建立質量評價體系是第一步,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與方式,明確評價的目標與任務,確定相應的評價管理環節,形成工作方案和文件體系,做到管理工作與相關的管理內容相匹配,制定規劃和計劃的制定包括目標選擇、對環境和條件的分析、資源分配以及明確達成目標的途徑和方法這四個環節,從中發現適合本單位的評價機制,保證規章制度可以順暢執行;實現教學質量管理的文件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其作用在于提供辦學行為可資參照的依據;高校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是一個辦學質量的關鍵,要想更好的實施成熟度評價,就要系統的思考整體框架,用它來觀察的是相互作用的關聯,而不是各個分立的東西;用它來觀察的是變化的方式,而不是靜態的‘快照圖片。
5 小結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一個既繁雜有系統的工作,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十分重要,為此引入成熟度評價對我國高校的總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成熟度評價體制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的高校總體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程鳳春.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