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 要:在電工技術、電工技術教學往往要從理論與實踐的兩方面進行教學方法的優化實踐。本文從課程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的比重入手,將課程分為純理論講授的理論課,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一體化課,以及為了彌補一體化課對實踐教學的不足而增加了實驗課和裝配課,實驗中包含設計性、裝配課中包含工藝要求。四種課型最主要的目的是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通過研討、啟發為主方式,讓學員感知理論。通過學練結合的一體化方式讓學員感知課程實踐意義。通過實驗及裝配更有效的強化學員的技能及應用。通過實驗讓學員通過四種課型的優化實踐過程,可以幫助學員的能力素質得到有力的提升。
關鍵詞:課型;一體化;實驗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38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課程一直以來是職業院校中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同時該課程的理論抽象難懂、實踐性非常強且與理論關聯十分緊密,也是學生普遍認為非常難學的課程。
解決教與學長期存在的教師教不懂、學生學不會矛盾,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從而設計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及策略。根據職業院校學生青春富有朝氣、喜歡新事物,雖然抽象邏輯思維薄弱但樂于動手實踐的學情,結合課程的特點,在新一論教學改革中我們重新定位了學生的培養目標,大幅提高了實踐環節的比重。通過弱化原理、強化實踐、突出應用方式,聚焦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當然,在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實踐過程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容忽視,必須進行科學的優化,以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1 問題現狀
前期教學團隊初步制定了電工、電子技術的課程教學實施計劃,主要采用了理論課、一體化課、實驗課、裝配課四種課型并進行了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
教學實施過程中發現了如下問題:
1)理論課:教學理念理解不深,知識灌輸痕跡明顯、演示環節單一。
2)一體化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比較生硬,有生搬硬套教學模式現象,學生易出現理論與實踐環節雙重學習難度累加的現象。
3)實驗課:缺乏設計、探究性訓練,沒有很好的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4)裝配課:重實踐而輕理論的現象比較嚴重,學生對電子產品的原理理解不夠深入。
從2019年電工技術課程考試成績來看,優良率降低、不及格率有所升高。
2 教學優化策略
依據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要求,結合教法的優化創新、學為主,教為導的相關理念思路新要求,教學團隊重點聚焦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基礎弱、教學內容難、教學標準高”矛盾問題,認真梳理以往的教學模式經驗,有效借助外來資源,重點從理論課、一體化課、實踐設計課、綜合裝配課四種類型課的授課方式入手,展開教學方法的優化研究與實踐,積極的達成學生在“學、練、悟、用”即“學懂理論、練會技能、具備創新能力、能夠全面綜合運用”四個層次上的提升,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1)理論課。采用遞進式、啟發式、研討式等教學模式,充分運用虛擬仿真、課堂實物演示(或操作視頻)與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有機融合,以邊操作演示、邊互動講解的方式來弱化深層次電工電子理論的理解難度,從而實現原理通俗簡化及電路功能特征的重點強化。同時,盡可能的拓展理論在生活及工業應用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一體化課。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來科學集成理論與實踐內容,實現1+1大于2的教學效果。通過總結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集體研討選定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內容,采用理論精講(弱化公式、分析)、變驗證為引導探究的方式,指導學生借助親身動手實踐總結來學會電工電子基礎理論,同時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實踐設計課。在學生所學電工電子理論以及所具備實踐技能的基礎上,采用設計性的實踐環節來加深電子理論和應用的深層次理解,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綜合裝配課。利用模塊化方式講授電子產品的電路功能及原理,通過裝配好的電子成品演示,說明其具體功能。重點突出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技巧的方法訓練,研究如何高效促進學生安裝、調試、排故的綜合技能的形成,貴在聚焦產品裝配的質量標準。
3 教學實踐體會
教育教學是讓學生學習人創造的知識、創造知識的人包括教師的高尚的情操、儒雅的舉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樹立德才兼備大目標。讓他們在學習中建立愛探索、愛他人、愛國家,即使是電工電子這樣的理論學科較強的課程也可以有效的涉及此類教學實踐。
1)理論課。研討式教學法,需要結合制作活頁教材來預習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圖書館查閱資料來完成活頁教材的相關活動,這個活動中最重要是發現學習中問題。活頁教材的課下活動可能會占用學生很多精力,需要教師統一協調安排。授課中教師需要梳理教學知識結構的邏輯呈現形式,并使之與學生的認知學習中的問題有機結合。利用數個關聯的問題對教學內容抽絲剝繭、師生及小組互動研討,最后達到統一,深刻領會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拓寬的知識面的同時將身心與知識融合一體,形成系統扎實的知識結構。尤其是電工電子技術的課堂教學,研討式中貫穿應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層層遞進的探討這學習知識。當然,這還需要做到演示實驗器材、實物進課堂,讓學生對知識點重難點做到有效聚焦,同時,在學習研討中,讓情感自然釋放,從而在整個這個過程中得到更真實有效的教育。
2)一體化課。教學做一體化課跟理論課一樣更需要轉變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點得到普遍教師的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這種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更需要教師深研一體化課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科學關聯,以及一次一體化課與下一次課的理論關聯、實踐關聯。不能被學生看似忙忙碌碌的實踐活動、顯而易見的實驗現象,就認為學生已經掌握好知識的假象所蒙蔽,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教學效果還不錯,自己教學就好。真正學會知識是能夠遷移運用,理論和實踐都較強的電工電子課程更是如此,一切需要實踐來檢驗。優化以及弱化的知識與優化以及弱化的實踐拼接或者融合的過程中,實際上看似科學但這里也有生硬的部分。需要教師認真處理,看一下需要有沒有由實踐現象上升到理論真知的能力,有沒有理論真實清楚而能用實踐驗證的能力,有沒有總結理論和實踐的能力。因此我們認為一體化課還應該與理論課再結合,以加強課程的理論性。一體化應該實驗課再結合以增強其技能性。另外,還需要后續的俱樂部、技能比賽熔煉知識與技能。
3)實踐設計及裝配課。實踐設計針對我校學生基礎薄、邏輯性差、動手能力強的特點,需要在教師有效的對所學知識復習鞏固,強化理論基礎,然后設計引導學生自主設計電路。對于開放性的讓學生去查資料、去實踐探究不是非?,F實,對學生來說,不夠現實。因為基礎不牢就認識不清,查詢資料和處理信息自然薄弱,往往苦思不得其解后就等待或求助,設置消極放棄。通過教學實踐,大家普遍認為應該利用先鞏固必須的基礎知識,再有需求(需要選擇合適的典型實例)引發新問題,逐步激發學生在所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去自主探究,對于探究的資源、器件和整個歷程都有教師設計好、埋下伏筆,讓學生去打開一扇又一扇智慧之門。對于裝配課應該從強化錫焊工藝及工具使用規范,而不是僅僅體會裝配成功的喜悅感,更重要是帶著思考、帶著標準去實踐,應該嚴格教學,嚴格考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