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各初中學校不斷開展基于項目式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科學學科教學活動。該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相關科學學科教師在物理、化學等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并真正將初中學生放在科學學科課堂中的主體位置。初中學生在當前的科學課堂中,利用情景模擬等方式構建問題、尋找所求問題,并嘗試自己獨立解決這些問題。這一具有探索性精神的學習過程,能夠幫助初中學生獲取正確的科學學科學習方法,其團隊合作、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充分鍛煉。為使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學效果愈加理想,相關教師應該對其項目式學習方式加以優化、完善。文章以項目式學習背景下的初中科學學科教學為中心進行探討,對其教學優化措施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初中科學學科;教學方法;優化措施
一、 引言
現如今,以項目式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已經走進各初中科學學科的課堂當中。初中學生采用這一學習方法學習物理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往往較為輕松。具體表現為:該學習方法能夠將初中學生以往所掌握的科學學科知識與實際情況有效聯合。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初中學生能夠在理解問題的基礎上,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在這一探索的過程中,主動進行思考、研究,充分發揮自身在科學學科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可見,以項目式為基礎展開的科學學科學習,對初中學生學好相關課程內容具有積極影響。初中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不斷親身實踐自己所了解的科學學科知識,并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筆者認為,這種基于項目式的、高效率的學習方式,有助于科學學科早日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二、 項目式學習給初中科學學科教學帶來的影響
近幾年,各校教師開始對自身科學學科的授課手段進行優化、改進,同時不斷研究、編寫有關項目式學習的優秀論文。當前論文的總體數量呈逐年上漲的趨勢(如圖1所示)。該課程的有效開展,有助于初中學生快速掌握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方面的課程內容,使其能夠在理解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為幫助初中學生學好科學學科的課程內容,相關教師應該采取較為高效的授課手段進行教學,進而使其真正掌握項目式學習的學習技巧。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重視初中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與訓練。當初中學生思維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并能夠通過假設問題,找出真實的、所求的問題時,初中學生才能真正利用該學習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 教學優化措施
(一)相關教師應該提升自身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水平
各初中教師在當前的科學學科課堂中,主要發揮引導作用。為使科學學科的教學效果得以保證,相關教師首先應該掌握相關的教學課程。然而,我國科學學科是由多門學科組合而成的。其涉及知識面較廣,大部分教師對該學科內的課程內容理解地并不透徹。這一現象,嚴重影響當前各科學學科課堂的授課效率,對初中學生全面掌握相關課程內容極為不利。另外,各初中課堂應用項目式學習方法展開授課的時間較短,其授課體系尚未形成。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時,缺少與其相關的教學經驗,其教學效率普遍偏低。對此,相關教師應該對自身的科學學科教學水平加以優化,并不斷研究、創新更高效率的授課手段。同時,真正將其靈活地應用在以項目式學習方法為基礎的、科學學科的授課過程當中。
(二)引導初中學生正確看待項目式學習
當代初中科學學科課堂,較為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初中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相關學習活動,直接影響其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效果。對此,相關初中教師在授課階段,應該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并引導初中學生正確看待以項目式學習為基礎的科學學科教學活動。通過調查以往的初中授課案例可知,多數學生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科學學科課程內容的。科學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廣泛。初中學生應用這種學習方法去學習科學學科的課程內容,其學習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初中學生對該學習活動的學習興趣這一方式,來引導其主動參與到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當中。目前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為主。初中學生在這一學習階段中,通過自主探索找出問題,并采取多種措施去解決問題。這種通過親身實踐達到學習效果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等課程的知識點,對其科學學科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
(三)科學安排項目式學習時間
通過調查當前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學案例可知,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前會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小組。同時,鼓勵初中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等方式找出問題答案或得出實驗結果。初中科學學科涉及物理、化學等課程內容。這部分課程內容屬于理科知識,且實驗類課程較多。為幫助初中學生全面掌握理論基礎知識以及實驗操作方法,相關教師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操作實驗。實驗練習期間,初中學生需要制訂相應的實驗計劃,并嘗試將實驗計劃實施出來。當實驗失敗后,初中學生應該及時總結本次實驗。同時,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并再次嘗試,直至成功。這一實驗過程耗時較長,為保障科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相關教師應該科學安排項目式學習的學習時間。比如,一些生物實驗等待時間較長,如果單純地等待其物質反應完畢,則十分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對此,教師可以將實驗準備工作提前布置給學生,并指導學生在課前將實驗的準備工作完成。相關教師也可以在這一時間段講解其他課程內容,進而達到科學安排教學時間的目的。
(四)家長與校方配合項目式教學工作的展開
初中教師采用以項目式為基礎的科學學科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該學習方法操作時需要依據現實生活展開教學。為使其教學效果愈加理想,相關教師和學生需要付出充足的時間去完成其構建項目環節的教學內容。受國情影響,初中各學科在教學時更側重于提高學生各學科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理念較為落后,且不利于初中學生的長遠發展。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只能掌握科學學科相關的考試技巧,其綜合能力以及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卻沒有明顯改善。同時,受這一現實因素影響,項目式教學也遇見較多阻礙,其開展過程十分困難。對此,初中學生的學生家長以及校方應該重新看待項目式學習,并在其教學開展過程中給予配合。校方的支持,給科學學科教師帶來較大助力。教師在這一支持下,能夠了解更多的、優秀的教學案例,對其實際項目式教學工作的展開極為有利。另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家長一起參與到項目式學習的過程當中,進而獲得更多的、來自學生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五)進行客觀且全面的課后總結
在項目式教學結束后,對其進行客觀且全面的總結、評價工作,有助于師生了解自身在教學期間存在的不足。同時,對其下次開展更為完善的科學學科有效教學也較為有利。科學學科具有涉及面廣等特征。教師在教學期間,將生物、物理等多項理科科目有效融合,并使眾多的理科教學內容真正實現跨學科式的教學效果。該教學效果較為理想,初中學生在項目式教學期間,加強自身實踐操作等方面的訓練,且成效顯著。初中學生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其學科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均有明顯提高。筆者認為,在相關教學結束后,對科學學科課堂內容進行總結、評價工作,對其教學效果的完善與優化極為有利。這種全方面且目標明確的評價總結,對初中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及科學學科知識的掌握有所幫助。
四、 項目式學習在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的發展前景
當代社會,各初中學校積極開展以項目式學習方法為基礎的科學學科的教學已然成為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在其實際授課階段,相關教師應該點明其教學目標。同時,引導初中學生正確看待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本質,使其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參與項目式學習相關的科學學科的學習活動當中。筆者認為,當前科學學科的授課模式,對初中學生的未來整體發展較為重要。初中學生在這一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不佳學習方法,并逐漸提升自身的學科思考能力。為早日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相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真正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另外,教師也應該鼓勵初中學生利用科學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使其能夠在親身實踐中有所收獲。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各初中學校積極展開以項目式學習為基礎的、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好初中理科課程內容以及自身綜合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科學學科的教學期間,師生有效互動明顯增多。初中學生在科學學科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得以充分體現。筆者認為,這種以項目式學習為基礎展開的授課活動,較為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初中學生通過構建項目,尋找所求問題,并嘗試獨立找出科學問題的正確答案。這一探索式學習的過程,實現了在實踐中獲取知識的教學效果,對初中學生理科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為使以項目式學習為基礎的科學學科教學取得更為優異的教學效果,相關教師應該對其教學手段加以優化。同時,在科學學科的實際授課中,擺正自身以及班級學生的課堂位置,使初中學生在科學學科課堂中的參與度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盧小花.項目式學習的特征與實施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8):59-61.
[2]張亞敏.基于核心素養的科學課項目式學習教學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9(29):95-96.
[3]張亞敏.基于核心素養的科學課項目式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10):35-38.
[4]吳晗清,穆銘.科學領域核心素養達成的利劍:融合理化生的項目式學習[J].教育科學研究,2019(1):50-54+60.
作者簡介:
鄭華東,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余杭區光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