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花
摘? 要: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高中數學學習中如果能夠科學運用閱讀學習法,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會大大提升。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閱讀訓練,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該文就以高中數學學習為例,對其中閱讀學習法的應用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關鍵詞:閱讀學習法? 高中數學? 應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c)-0236-03
Absrtact: Reading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 but also an important learning method. If we can scientifically use the reading learning method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tudents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guide students to read correctly, infiltrate reading training in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this paper, tak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reading learning method is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Reading learning method;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Strategy
大學生就業風險本身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就業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只能夠盡最大努力對其進行規避,這也引起了風險管理的價值與對大學生就業風險進行分析的必要性。在“十三五”的具體規劃中,我國政府部門明確提出,應不斷對就業政策進行落實,合理實施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進而對現有的就業矛盾進行解決,拓展就業范圍。由此可見,在如今的情況下,對就業風險進行控制已經成為大學生及高校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據此,該文分析了相關問題,具備一定程度上的現實意義。
1? 風險管理及大學生就業風險的內涵
1.1 風險管理的內涵
要想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風險管理的內涵。風險管理的具體形式較為豐富,雖然并非起源于我國,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下仍然具備適用性。風險管理的基本定義是通過對風險進行識別,應用具備可行性的經濟手段及技術手段對風險進行處理,之后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安全保證。作為一種管理行為,其能夠對風險進行識別與衡量,所以高校大學生也應該在就業時識別潛在的風險,從而為風險的處理打下堅實的基礎,獲得最大程度上的安全保證。以風險管理為基礎分析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風險,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規避就業風險,這也需要引起高校相關管理人員的重視。
1.2 大學生就業風險的內涵
對大學生就業風險的內涵進行明確同樣十分重要。結合風險的具體定義,可以將大學生就業風險定義為,由于就業環境較為復雜且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再加上高校大學生個人預期存在著不完善性,所以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一定程度上的損失,無論是時間損失還是財物損失,亦或是心理壓力等都需要包括在其中。各個因素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例如一旦學生出現損失,其心理素質較低,就可能會喪失就業信心,從而影響到其未來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盡最大努力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避免發生風險,雖然風險的發生具備必然性,不同學生在經濟生活中也面臨著不同的不確定因素,但只要能夠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管控,就可以較好地規避就業風險,達成預期就業目標。
2? 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風險識別、規避與防范
2.1 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風險識別
大學生就業風險主要分成多種不同的類型,之所以會出現多類型風險,主要是因為我國產業結構比較于之前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同時很多因素都導致就業結構落后于產業結構,未能跟上時代節奏,這也間接降低了人力資本,從而影響到了高校大學生就業。除此之外,我國高校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很多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成功考入大學并畢業,但不具備真正的能力,學生人數的增加導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所以只有合理識別風險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就業政策才能夠推動高校就業的穩定增長。
2.1.1 權益因素類就業風險是不能不提地
對于權益因素類就業風險來說,其主要涉及到大學生就業權益的問題,因為很多學生的就業權益都無法得到保證,這也導致大學生的就業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日常生活中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甚至會對社會與政府產生不滿。導致就業風險的因素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風險為勞動合同風險。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勞動合同的主體應該是用人單位和具體的勞動者,需要明確雙方各自的義務,無論是對勞動合同進行訂立還是對勞動合同進行變更,都需要以平等的原則為基礎,不能夠違反法律的具體規定,但是由于高校大學生缺乏專業知識,所以沒有真正意識到勞動合同的重要性,導致簽訂的具體合同無法維護自身權益。
2.1.2 需要提到期望類的就業風險
所謂期望類就業風險主要就是指大學生對就業的期望與現實不符,無法滿足其具體期望,典型的案例就是高校大學生過于樂觀的估計了自身的能力與價值,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這也直接降低了其就業效率。毫無疑問,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就業本身就是個體的一種風險決策行為,如果不能深入地分析現實情況與環境,那么所做出的具體決定就可能會影響自身未來的發展。如果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不合理,就會降低個體就業的效率,然而在現實中大多數學生都對就業存在著較高的期望,從而引發了很多的就業難問題。
2.1.3 需要提到市場就業風險
就業風險的產生不僅僅與大學生存在關系,更多體現在就業市場的不完善方面。正如前文所說,我國產業結構比較于之前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同時很多因素都導致就業結構落后于產業結構,未能跟上時代節奏,這也間接降低了人力資本,從而影響到了高校大學生就業。在就業市場中,主體用人方往往會戴著“有色眼鏡”對大學生進行招聘與選拔,還有一些用人方會向大學生提供虛假信息,導致其上當受騙,很多培訓陷阱、中介陷阱的出現都造成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遭受嚴重經濟損失,即便進行投訴,自身所遭受的損失也很難追回,因此必須要慎重地對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
2.2 大學生就業風險的規避與防范策略
要想規避、防范就業風險,無論是學校、政府部門、用人主體還是學生本人都必須要發揮自身作用,共同優化現有的就業市場。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本人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樹立就業思維,結合風險管理的具體觀點,在風險社會當中,很多行為都是具有風險的行為,這自然也包括就業風險,所以大學生必須要明確自身的能力情況以及就業的現有環境,為達成就業目的,需要對就業目標及程序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結合自身就業實力不斷地調整心態,不能設定過高的就業預期,避免阻礙就業效率的提升。
政府部門應在大學生就業風險的規避與防范方面發揮作用,不能夠僅僅是空喊口號,搞形式主義,而是應該不斷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一旦出現就業市場中的失信行為,必須要嚴厲的對其進行處罰。除此之外,不僅要處罰失信的主體,還要盡最大程度地為就業者追回損失,各個部門需要通力配合,不能互相推諉,否則就會引起大學生群體的不滿,不利于維護國家團結,也會降低社會的穩定性。此外,需要對就業的具體信用體系進行創建,降低大學生的就業風險。
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對大學生就業的風險隱患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及時對就業隱患進行排查,明確潛在的風險因素,這樣就可以較大程度地避免發生就業風險事件。相關管理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對風險管理的具體思維進行樹立,針對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情況科學防控,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市場中的各個用人主體也需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在招聘大學生的過程中需要實事求是,清晰地闡明工作崗位對就業者的要求以及現有工作條件及工作待遇,這樣有利于維護雙方各自的權利。
最后,高校作為對大學生進行培養的主要機構,應在教育整體內容中融入就業風險教育的具體部分,因為大學生是承擔就業風險的主體,而一旦出現風險,與高校就業風險教育的缺失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為了能夠提升就業主體的風險承擔能力,高校必須要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加強就業指導并開設具體的課程,讓大學生在畢業前就能夠了解就業風險并掌握具體的法律知識,提升對就業風險的應變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十三五”的具體規劃中,我國政府部門明確提出,應不斷對就業政策進行落實,合理實施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進而對現有的就業矛盾進行解決,拓展就業范圍。我國高校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很多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成功考入大學并畢業,但不具備真正的能力,學生人數的增加導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所以只有合理識別風險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就業政策才能夠推動高校就業的穩定增長。想要規避和防范就業風險,無論是學校、政府部門、用人主體還是學生本人都必須要發揮自身作用,共同優化現有的就業市場。
參考文獻
[1] 楊明,樊旭,徐浩然.用戶興趣模型和Apriori算法在大學生就業推薦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20,43(13):119-122.
[2] 王穎.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科技創新活動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8):242-243.
[3] 王松濤.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20(18):155,165.
[4] 林凱雯.大學生創業政策、創業機會原型對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O].浙江理工大學,2016.
[5] 廖程靜.基于風險管理視角的大學生就業風險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7):214-215.
[6] 于利.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2016,(16):160-161.
[7] 羅菲,謝恒峰.淺析農村籍大學生就業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5(7):201-202.
[8] 許可,岳微瓊,張琬瑩.社會資本視角下的農村籍大學生就業風險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5):125,148.
[9] 鄧金珠.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女大學生就業公平研究[J].學理論,2016(2):97-98.
[10] 張小紅.風險社會視野中的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淺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32(3):65-67.
[11] 謝丹,胡若曦.基于風險管理視角下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因素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 5(21):2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