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林
摘 要 文章針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建筑施工測量》課程線上教學的開展,著重從線上教學資源系統的構建、線上授課的開展、線上授課學生的管理、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闡述線上教學的實踐過程。
關鍵詞 建筑測量;線上教學;資源系統;學生管理;效果評價
引言
一場突發的疫情,牽動人心,疫情不僅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重大影響,教育領域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受疫情影響,全國高校均不能正常開學,為貫徹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思想,我校也決定按照原學期計劃,全面開展線上教學。雖然采取線上教學這一舉措是在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但通過幾個月的探索與實踐,證明線上教學這一舉措不僅僅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契機,一個讓我們探索在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的當今,教師當如何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應用各類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的契機。本文正是通過我校19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建筑施工測量》課程線上教學的實踐,來探索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各類資源和現代化技術手段開展教學。
1線上教學的準備
1.1 教學平臺的選擇
教學平臺的選擇是線上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線上教學依托于互聯網,教學的流暢和連貫性受網絡影響大,學生與教師也只能通過互聯網交流,網絡那邊學生的狀態、對知識的學習程度教師不能實時掌握,教學的開展難度大大增加。合適的線上教學平臺,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也可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當今,在線教學的平臺選擇很多,像QQ、超星、釘釘、云班課等,還有很多直播平臺都可以實現在線直播教學。通過對比,本課程的教學最終選擇了“云班課+QQ”這種模式進行線上教學。QQ主要進行屏幕分享直播上課和課程中的交流互動,而云班課則進行整個課程的教學管理和監控[1]。
1.2 課程資源系統的構建
《建筑施工測量》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一直采用的都是邊講邊練的理實一體模式,學生通過實操來掌握和鞏固儀器操作、觀測方法、數據記錄計算等重難點知識。顯然,儀器操作和實際觀測線上教學不可能實現,那么這部分知識教學的開展就非常有難度。加上本次疫情來得突然,教材沒有及時發放,學生在教學前期處于無書聽課的狀態,教學難度又增加一層。為了讓學生即便無書聽課也能達到預期效果,構建合理的課程資源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本課程的教學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資源的收集和整理也分兩大類進行。理論部分主要的教學資源包括云教材、教學PPT、圖片、文本、在線慕課、教學習題庫等;實踐部分主要是視頻、音頻、慕課等。將這些分類整理好的課程輔助教學資源分章節、分類傳到使用平臺,以便教學過程中隨時使用。
1.3 教學活動的設計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消化這些重難點知識,針對這些重難點知識的練習、知識檢測必不可少。因此,在課程準備期間必須做好教學活動的設計。開展知識檢測活動,云班課平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先將每個章節的重難點知識設計成多樣的檢測題型,在云班課建立對應題庫,在活動庫中生成相應的測試、頭腦風暴、作業/小組任務、投票/問卷、輕直播/討論等活動,方便課前、課中、課后開展[2]。
2線上教學的有效實施
2.1 線上授課的開展
本課程線上授課采用QQ群屏幕分享功能,語音配合PPT講義、視頻、圖片等在線授課,授課過程中可隨時與學生在QQ群通過文字或者語音交流答疑,同時利用云板的“輕直播/討論”功能,每次課中的重難點知識,課后加以總結并發到云班課該章節的討論區,也可以通過討論區來答疑。為了保證同學們對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效果,在課前、課中、課后開展提前設計準備好的活動。活動進行中時,及時查看學生的參與情況,并及時提醒未參與的同學;活動結束后,及時查看結果和批改作業,并針對普遍存在問題及時講解。
2.2 線上授課學生的管理
線上授課,學生的管理是很有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要嚴格考勤,通過云班課、QQ簽到,保證每位學生按時上課。課堂中使用云班課的“課堂表現”功能,用舉手、選人、搶答等活動,與學生互動,給參與的學生加班課經驗值,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通過云班課的“導出/報告”功能模塊,查看每個學生的簽到、資源查看、活動參與等情況,實時掌握學生在線學習的狀況,對于經驗值排名靠后的同學,分析原因,及時與學生溝通,督促他們積極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3]。
2.3 教學效果評價
本課程采用過程評價與考核評價相結合來評價最終教學效果。過程評價利用的是云班課自帶的評價分析系統,通過學生在線出勤、資源的學習、測試和作業的完成、課堂表現等活動的參與獲得的經驗值來體現,將學生獲得的經驗值按照一定的權重比換算成平時成績。考核評價主要是通過線上考試完成,考試題目以主觀題為主,主要考核知識點是測量原理和方法、觀測數據的記錄和處理、測量項目實施中的具體步驟。從最終考核的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通過考核,雖然實踐教學方面有待改進,但理論教學方面由于各種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學生的參與度還是比較高,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一定的效果[4]。
3結束語
在防疫的特殊時期,線上教學的開展是一次嘗試,也是教學方式變更的契機,相信即便疫情過去,線上教學也不會停止發展,它恰巧可以作為我們線下教學的絕佳輔助手段,如果我們把握好這個機會,充分利用好互聯網資源,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科學合理的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和效果評價,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將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許貫虹,胡琴,魏芳弟,等.分析化學課程線上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9):267-269.
[2] 羅有文,袁華根,李艷艷,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技術創新,2020(7):55-56.
[3] 王冬冬,王懷波,張偉,等“停課不停學”時期的在線教學研究—基于全國范圍內的33240份網絡問卷調研[J].現代教育技術,2020(3):12-18.
[4] 黃勇,楊清德.“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思考與實施[J].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重慶市巫溪縣職業教育中心,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