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跟強
學前教育作為學生入門教育的開端,在基礎教育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能力及生活習慣。現階段學前教育重要性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部分幼兒園根據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效果明顯提升,但是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在學前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教師應積極探討學前教育常見問題及相關解決對策,為完善與發展學前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途徑。
基于當前學前教育實際現狀,做好學前教學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更新教育思路,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求。因此,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配備合適的教學策略是提高幼兒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基于這一要求,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探究建立在教與學效果基礎上的教學思路應用,以利于學前教育高效開展。
當前學前教育常見問題
(一)灌輸教學模式慣性作用
幼兒時期是幼兒身心發育、個人性格及學習思維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做好幼兒學前教育工作,是一件關系著學生終身發展的大事。但是現階段幼兒園教育仍然受傳統教育模式慣性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幼兒學習興趣得不到提高,教學效果不佳。另外,在素質教育形勢下,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但是大部分幼兒園教師仍沿襲舊的教學觀念,只一味地強行灌輸幼兒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將導致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二)掌控教育模式慣性作用
現階段許多幼兒園教學采取的是僵化的掌控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從幼兒的學習、生活到社會活動等各方面,教師占絕對主導地位,幼兒只能一味地遵從教師的思路。另外,部分幼兒教師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忽略了學生個性需求,束縛了學生思維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發揮。這種掌控式教育模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嚴重影響了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
當前學前教育常見問題解決對策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有效引導幼兒學習
幼兒學前期是對自身及外界有效認知的開始,因此,幼兒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法途徑認識字詞、計算及背誦等,提升各項學習能力及智力水平,在此基礎上,分層次有計劃地培養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增強幼教教學效果,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例如,幼兒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本畫面上人物感興趣,一邊想著,一邊問,“這是誰呢?”“這個故事是他寫的嗎?”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根據幼兒的學習能力,引導其正確認知新知識,如,“課本上還有故事是他寫的,你們找找看,找到了告訴老師。”以此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文化知識,提升教學效果。
(二)更新教育理念,體現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是知識領域的傳播者與絕對權威,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擁有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法,加之幼兒的接受能力有限,使得教學效率無法有效提升。為此,幼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并與幼兒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協作的關系,以此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體現幼兒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幼師可以在引導的基礎上,充分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讓其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并就某一類問題展開師生討論、生生討論。
例如,在美術課上,幼師不可限制幼兒描摹對象及其常用的調色工具,讓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選擇描摹內容,以此發現他們的想象創造力。畫畫完成后,教師還應該根據其不足之處展開師生交流及班級討論,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應用家校合作模式,開展有效交流
家庭教育深深影響著幼兒身心成長。應用家校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家校教育資源,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全面提升幼兒教育效果。為了及時發現幼兒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問題,教師和家長應該加強溝通交流。教師可以組織家長會,共同探討素質教育優勢及意義,為家長改進幼兒教育方式提供幫助。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更新教育模式對轉變幼師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幼兒心靈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立足于當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有效解決對策,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幼兒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朝陽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