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灝
在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網絡成為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一部分中職學校女生身心發育不夠成熟、自律性較差,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對此,學校方面必須轉變觀念,重視對中職女生責任意識、公共意識、道德信念等思想觀念的教學。
關注中職女生情感問題的重要性
筆者從某中職院校的四個年級中隨機抽取600名女生,利用匿名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對網絡的迷戀程度、上網的主要目的等信息。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區別于當前男生上網主要是為了玩網絡游戲,大部分中職女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瀏覽網頁信息等,部分中職女生自控能力比較差,極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腐蝕;同時,由于中職女生防范意識不足,他們的聊天對象可以依據其對話內容、微博網頁、朋友圈等內容,對女生的具體身份進行認證,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容易令女生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并且這些學生中僅有14.17%的女生每天上網的時間處于3小時以下,在嚴重降低了中職女生的學習時間、學習效率,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學生與父母的交流時間,進而出現親情淡薄的現象。因此,在網絡時代加強對女生的情感問題的關注程度,已經成為中職院校在教學工作過程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解決中職女生情感問題的方法
相較于男生,中職學校的女生心理更為細膩脆弱,情緒變化較為復雜,在信息時代極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使得自身的情緒不夠穩定,進而對其正常的學習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為解決這一問題,中職學校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等方式,增強中職學校女生的情緒自控能力。
(一)加強對中職女生的情感教育
相較于男生,女生在受到打擊后所需的調整時間更長,并且大部分女生的認知風格傾向于場依存性,在情感方面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由于大部分的女生是受學習成績的限制來到了中職學校,因此,在剛入學的一段時間內,部分女生的學習自信心較弱,若此時中職學校的教師以及其他同學沒有給予其足夠的關心,那么其極易將情感寄托于虛擬的社交網絡當中。為解決這一問題,中職學校方面可以通過構建親情班級、加強對女生心理輔導、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信念教育等方式,提升其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
具體來說,一部分中職女學生是首次離開父母,在陌生的環境中缺乏安全感,此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通過幫助學生發現自身閃光點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同時,由于部分中職女生的情感過于細膩,在信息化時代下,這部分女生更習慣于以網絡影視形象來尋找寄托,進而造成中職女生與現實脫節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組織主題班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等方式,增加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
(二)提升中職女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現階段,由于部分中職女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足,在進行網絡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極為隨性,極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誘利用,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還會增加中職女生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隔膜感。為減輕上述問題對中職女生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令學生明確現實與網絡之間的差別;同時,學校方面可以通過設置與當代社會主義榮辱觀相關課程的方式,堅定女生的理想信念,增強其對社會道德理念的情感認同。
(三)開設以女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據統計,我國青少年進入16歲以后,性成熟的男性占群體總數的93%,而女性占群體總數的96.6%。大部分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的時間段與其性成熟開始的時間相重合,并且女生因性成熟而引發的青春期躁動相較于男生更為強烈。在此背景下,網絡上的一些負面信息的傳播可能會對中職女生的身心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害。對此,學校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青春期女生心理衛生、心理健康知識和早戀危害性等知識,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遇到的各種問題,令女生明白自尊自愛的重要性,進而達到提升中職女生自我保護意識的目的。
在中職學校進行學習的女生心理狀態正處于由青年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期,相較于中職學校的男生,女生的情緒發展有著較強的差異性以及特殊性。為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學校應當時刻關注女生的心理情緒,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