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
摘 要:現如今,我國社會正處在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給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急需普通本科院校結合時代發展實際,優化配置教育資源,進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加速技能人才培養。為此,本文對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式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到相關的教師,促進技能人才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人才培養;創新;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TN0-4;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3-0-02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與加速技能人才培養是我國現階段普通本科院校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現實需求,需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全面考慮到本科院校學生個體化差異和性格特點,結合現有的人才培養資源,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培養內容與方式,加速技能人才培養,從不同角度入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效果,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一、技能人才培養核心概念及理論基礎
普通本科院校的技能人才培養核心就是專業素質教育,同時也是我國全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部分。高等教育的存在就是為了向學生以及社會工作者提供勞動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豐富其知識素養,增長專業知識,主要的培養內容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本科院校是專門培養技能人才的教育機構,需要將綜合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并且給予其終身教育,促進學生不斷進步與發展[1]。技能人才指的是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優秀人才,在我國的第一、二、三產業中廣泛分布,是我國工業化生產和現代化建設的中流砥柱。在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與加速技能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謹記人力資本理論、協同治理理論等,將學生作為人才培養核心,充分發揮教育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教育方式,從而提高人才培養整體實效性。
二、技能人才培養方式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專業課設置滯后,無法滿足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現如今,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依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課程內容相對老舊、滯后,與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不符,存在嚴重的時代脫軌,無法滿足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雖然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入與發展,但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專業課設置變化并不大,很多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訓內容都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教學所用的,與當今時代發展特征差異較大[2]。另外,部分教師在進行專業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會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方式進行,教學的內容是老版本教材的知識點,與新教材不符,都會導致專業課教學失去人才培養作用,制約普通本科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
(二)課程體系不科學,理論與實踐教學活動脫離嚴重
普通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通常分為三個獨立的模塊,分別為基礎理論知識模塊、專業知識模塊以及實踐活動模塊,不同的模塊教學由不同的教師進行講授,時間也不同,容易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另外,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通常安排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進行,需要在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全部完成后進行,理論與實踐脫離嚴重,沒有同時進行,會影響到各個模塊的教學效果。再加上部分院校的實踐教學就是外出實習,需要學生自行尋找實習單位,可能專業不對口,或者找不到實習單位,對實踐教學造成巨大影響,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也沒有了“用武之地”,學生的技能提升受阻,不利于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式創新。
(三)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技能水平十分有限
新時期,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本科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張,但是相應的教師數量卻增長緩慢,出現了師生數量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同時,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不到位,發展緩慢,教師常常超負荷工作,外聘兼職教師、行政兼職教師數量都比較多,教師隊伍的技能水平十分有限[3]。另外,本科院校的教師普遍沒有社會工作經驗,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認識和理解不夠深入,缺少企業人才培養意識,進而造成了教師的知識體系不完善,技能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符等,都會影響到技能人才的培養發展。
(四)實訓條件不足,難以支撐實踐教學全面開展
大多數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善,實訓條件不足,缺少實訓的配套設備和軟件支持,制約了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創新發展。院校的建設資金有限,并且日常運行的開銷較大,在實訓方面的投入不足,現有的實訓實驗室、基地等條件都比較差,設備不足或者老舊不好用,實訓軟件老舊,與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不相符,難以支撐起適應學生技能提升的實訓教學體系。同時,院校與企業的聯系不到位,學生的學習內容與企業工作實際情況不符,專業知識和技能難以直接應用在企業的生產環境中,從而導致本科院校的實訓教育不科學,難以高效開展。
三、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與加速技能人才培養的策略
(一)積極引入人才培養理念,做好校園外部銜接
在素質教育深化改革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下,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創新需要立足于時代發展現狀,對現代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進行理性認識和主觀分析,以便積極引入人才培養理念,做好校園外部銜接,加速技能人才培養。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的時候,要積極落實國家方針政策,在國家教育部門的指導和引領下進行有效的教育改革,順應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面的轉型,明確國家教育部門對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辦學目標以及專業特色建設等方面的新要求,進而與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方針和教育政策緊密銜接,推動人才培養方式的創新與發
展[4]。另一方面,技能人才培養要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要以企業人才培養視角去看待本科院校的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將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事業發展與學校所在地的區域經濟建設緊密聯系起來,互惠互利,促進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加速技能人才培養,為社會生產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本科院校的社會效益。
(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明確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本科院校的技能人才培養核心依然是教書育人,需要有一個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作為依托,從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方式、教學成果評價等方面入手,全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優化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效率與質量。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的時候,需要立足于專業特色建設實際,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知道要培養哪種技能人才,采取哪種科學、有效的培養方式,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課程設計。與此同時,普通院校的專業課程與重點院校的課程又存在一定差異,不能照搬或者模仿重點院校成熟的人才培養方式,而是要結合自身教育實際,總結專業課程建設特點,將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有機融合起來,貫穿于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系,實現理論和技能的同步提升,防止課程教育脫離生產實際,影響人才培養方式創新,降低技能人才培養效率[5]。
(三)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技能水平
普通本科院校要想有效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加速技能人才培養,必須要加大師資力量建設力度,通過內培外引等手段加快專業技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個理論知識豐富、節能水平高的“雙師”團隊,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推動本科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健康發展[6]。首先,需要拓展教師選聘渠道,提高專業教師的薪酬待遇水平,為其制定良好的規劃,以此吸引更多的社會人才投身到專業教育事業中,補充師資隊伍,解決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其次,需要加強在職教師的素質教育,培養期技能水平,有條件的學校還應該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指派專業教師進行企業基層實習,通過頂崗實踐和科研等方式參與企業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能實踐水平。
(四)加大人才培養投入,打造專業化、現代化的教學平臺
普通本科院校的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同時把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創新發展,以此構建一個均衡的教育體系,優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方式。在此情形下,本科院校需要加大人才培養投入,打造專業化、現代化的教學平臺,進而提升人才培養有效性與科學性。例如,本科院校需要結合專業發展現狀,根據社會人才需求變化投入建設全新的專業實訓基地,包括專業實驗室、教學項目仿真實驗室等,將課堂教學搬到實訓基地,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工作實際中,在實訓課程中獲得相應的知識,獲得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時,本科院校還需要優化整合教育資源,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立足于技能培訓,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建設實訓基地,共同管理,由企業提供設備、學校提供場地,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提高人才培養效果。
(五)深化發展產教融合,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
本科院校的技能人才培養必須深化發展產教融合,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發揮學校教育優勢和企業人才培養優勢,實現優勢互補,邀請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制度、目標確定以及人才培養活動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對人才技能的要求,以此找到學習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實訓活動或者企業實習活動等認清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技能水平,找到符合企業人才招聘和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及時納新,補充企業人才力量[7]。另外,普通本科院校還應該與企業一起開發專業技能培養教材,豐富技能人才培養內容,通過企業的方式去加強人才培養,創新考核方式,進而將學生培養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在畢業后可以立即投入生產,為企業發展和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學校立足于人才培養實際,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優化教育資源,創新人才培養內容與方式,深入挖掘影響人才培養發展的各種因素,制定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創新策略,進而有效提升人才培養效果,加速技能人才培養,促進本科院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注入新鮮的人才血液,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丹.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及策略分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
[2]劉瑛.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現狀與路徑探析[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9(3).
[3]王婷,王秋梅,馬娜靜,田志新,楊龍.成人教育技能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3).
[4]蘇新民,朱芳琳,陳春曉,高愛霞.新時代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管理觀察,2019(1).
[5]劉曉清.企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
[6]洪俊杰.職業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碩士論文,2017.
[7]宋莉莉.青年技能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