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射陽縣射陽港學校 蔡長芹
何為智慧課堂?就是通過先進的智慧教育模式開展課堂教學行為。在新課標理念下,要能實現這一點,就要突出學生主體性,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其互動、交流、合作、探究,以此促進思維能力發展,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習慣。下面,我將從不同方面具體闡述智慧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方法。
在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很有距離感,只限于課堂上的問答交流,而關于問題、知識點的溝通上缺乏交流,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教師獲得真實的教學反饋,還會阻礙學生深度學習,最終妨礙學生思維發展,難以獲得突破性發展。
有效的互動交流要避免出現形式重于實質的問題,確保真正融入學生中,展開集體性的交流、溝通。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對將要探究的問題充滿期待。例如,在教學“概率”內容時,考慮到這一知識點與生活聯系很密切,就可先創設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現在有這樣一個游戲,一方先拋三個硬幣,如果三枚硬幣同時朝上或者同時朝下,那么拋的那一方就可獲得10 元錢,反之,就要交給另一方5 元錢。了解這個游戲規則后,你覺得這個游戲公平嗎?對于這個問題,學生有不同的想法,這時,作為學生“伙伴”的我建議他們實驗操作一下。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很難成功達到“同時正面朝上”或者“同時正面朝下”,大多數情況都拿不到“10 元錢”。這時,就可進一步引導,啟發學生運用概率的知識揭穿這個游戲騙局,從而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數學知識。
此外,教師還可借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在拉近與學生距離的同時發揮其主體性,讓其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這樣就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讓數學課堂充滿思維活力。
不同于小學,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如果只是單一地講解,學生很難深入理解,還會影響其下一階段的學習。針對這一問題,就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直觀呈現給學生,以此激發學生思考。
在教學時,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增加學生與知識的接觸面,讓其在認知過程中有獨特的感觸,并在不斷深入中提升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時,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相似圖形,在這一基礎上,播放金字塔的圖片與視頻,隨后提問學生: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對于這個問題,學生紛紛搖頭,于是我播放另一個視頻:泰勒斯用一根木柱立在金字塔的旁邊,當木柱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長度相同時,就可直接測量地面上影子的長度,借此便可得知金字塔的高度。借助這一過程,學生對相似的數學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其中的原理,并且添加自己的想法,幫助其對這一知識點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無形中加深認知印象。在這一環節之后,教師可提出一系列的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結合例題引導理解,促進學生記憶,并嘗試在實際問題中運用,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有很多,其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還能突出學科自主性、開放性等特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此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促使教學不斷深入,達到預期效果。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逐漸趨向抽象、復雜,但與生活仍然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利用這一點,在設計教學時,就可聯系現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并且嘗試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運用中深刻意識到學科的必要性、實用性。
生活與課堂的銜接不僅能發揮學科價值,解決現實問題,服務生活,還能培養學生運用能力,讓其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建立模型、運用公式并解決問題,以此發展學科思維,為長遠的數學研究奠定基礎,讓其在數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