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晨珣 (哈爾濱師范大學)
趙季平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祖籍甘肅涼平。師從長安樂派李世斌先生,特殊的地理生長環境及耳濡目染的音樂氛圍,這讓趙季平音樂充滿了濃厚的西北風格,聽起來豪爽大氣,自然淳樸。趙季平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和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接受了嚴格的音樂訓練,結合自身音樂價值抉擇,趙季平創作了大量的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作品。有人將趙季平稱之為中國西部音樂家、中國電影音樂里程碑式人物。其作品成就斐然,具有鮮明的音樂特征和演唱情感特點,影響了許多后輩,在音樂研究當中具有典范性作用。
《楓葉飄落的聲音》與其他音樂作品有一些差別,不似《大宅門》那么戲劇化,那么充滿戲味兒。也不似《黃土地》那么高亢嘹亮,《楓葉飄落的聲音》更加細膩柔美多情,這在趙季平創作的作品當中是少見的。但是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楓葉飄落的聲音》所承載的深厚情感和演唱技巧仍然值得重視,仍然脫離不了趙季平內心的民族歷史情懷。
字正腔圓是趙季平音樂作品的最大特點。他的每一首作品都講究字音醇正優美,腔調圓潤如玉,《楓葉飄落的聲音》這首作品最大化地體現了這一演唱技巧,這首作品本身具有悲情性,經過金婷婷等女聲演唱后,更加體現這種風格。緩慢的曲調加上字正腔圓的處理,讓這首民歌優美動聽,深沉感人?!稐魅~飄落的聲音》是降D 調,四四拍,節奏緩慢,由女中音和女高音兩種音色構成,完美地體現了字正腔圓的演唱技巧。
舉例來看,第四小節和第五小節,“當一縷溫柔的秋風”,這是第一句歌詞,女中音唱出來后,每一個字都咬的特別清楚,尤其是“秋風”二字,吐字清晰,輕盈,不費力,但是聽得清清楚楚,有一種纏綿的味道,給人悲傷浪漫的感覺。二十一小節和二十二小節都是同樣一句“楓葉飄落”,這里咬字有一些變化,前者更硬一些,后者更空靈一些。但是聽起來都字正腔圓,非常有力量。趙季平在創作《楓葉飄落的聲音》時候,有意在咬字上做了一些特殊處理,他要求演唱者將重復的歌詞進行多樣化處理,這兩個小節就是典型的例子。聽起來都字正腔圓,但是又有區別。前者唱腔利用胸腔共鳴,后者則更多的頭腔共鳴,這樣的好處是氣流發生變化,音質呈現差異,更加烘托情感的豐富性。
民歌演唱非常強調音色的處理,演唱者必須要靈活應用音色才能增強情感的表現力。音色與情感緊密聯系,尤其這首《楓葉飄落的聲音》,充滿了對擬人化的情感滲透,通過楓葉飄落的描寫,來表達人的無奈悲涼的情緒。因此在許多音色應用上,演唱者要將音色與情感結合起來才能表達這首作品的內涵。
舉例來看,歌曲第一個字是“當”,高音do,演唱者在演唱這個字的時候,要唱出一種空靈飄渺的感覺,不能咬的太死,如果太死的話就顯得僵硬,缺乏敘事感。趙季平特別關注這種微妙的演唱心理,他認為從歌曲一開始抓住音色特別重要,可以說奠定整首作品的風格。再比如,演唱“飄落”二字的時候,“飄”字要用嘴唇發力,嗓音要放松,不能過度用力,盡量用嘴唇將氣流送出,可以產生一種纏綿的感覺?!奥洹弊忠蒙囝^處理的輕巧,增加休止符的效果,這樣兩個字聽起來就十分輕盈優美,金玲玲的演唱可以說完美地符合了趙季平的要求,將這首作品的意境表達的十分到位。
腦后音是演唱的特殊技巧?!稐魅~飄落的聲音》運用了這種技巧,讓演唱更加富有情感和魅力。
舉例來看,腦后音一般應用到高音do 的韻母上面,比如“當”、“青”、“我”、“楓”字都是如此,都應用了腦后音技巧。這種技巧可以讓假聲高位置咬字、吐字更加清晰自然,同時腔體在細長的通道出字更加方便,演唱時共鳴以鼻腔共鳴為主,咬字輕巧細膩。
人是感情動物,旋律是人類情感的表達形式之一。所以趙季平的音樂作品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用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情緒的,它既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載體?!稐魅~飄落的聲音》當中包涵了許多情感,這是符合傳統音樂的情感價值的。另外,我們國家自古以來的傳統樂論歷來對一音樂的評價標準表現為音律美則音響感人,有意境則神色俱佳。重音律不重意境者,樂工之技重音律重意境者,唱家之本領也。《楓葉飄落的聲音》旋律簡單清晰,充滿細膩之處,給人一種深情之感。沒有過于復雜的旋律變化,通過大量技巧運用將這首作品處理地優美動聽。
《楓葉飄落的聲音》節奏舒緩,從頭至尾始終保持中速,女中音的片段中,演唱者保持自然地演唱,按照字正腔圓的技巧將歌詞內涵完整地表達了出來。女高音片段中,演唱者演唱中加入了更多的抒情性,讓演唱更有敘事感,從而增強情感表現力和感染力,成為一首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
舉例來看,結尾處的高音re、高音mi 聽起來十分抒情,就像是土地在呼喚楓葉的聲音傳入耳中,趙季平想象中的聲音不止楓葉落下的聲音,還包括擬人化的聲音,這是作品的特殊之處。
《楓葉飄落的聲音》是趙季平最為得意的作品之一。它與其他作品相比有特殊之處,通常認為這首作品不符合趙季平一貫創作的思路,但是分析后可知,這首作品仍然延續了趙季平的民族精神觀念,同時更加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