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博 (甘肅省歌劇院)
美聲屬于音樂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美聲的演唱形式有多種,其中氣息的運用尤為關鍵。靈活的運用氣息,可以提高演唱水平,提高歌曲的情感表達效果,能夠帶給聽眾更好的音樂享受。氣息影響著聲音的飽和度,歌唱者唯有掌握氣息運用技巧,才能靈活的控制發聲,進而更好的演繹歌曲,達到既定的演唱效果。因此,歌者對于氣息調節訓練尤為重視,不斷提高自身氣息運用技巧,進而提高歌唱水平。
美聲演唱發生尤為重要,通過氣息的運用調節音色與發聲,使得聲音寬闊宏亮,才能將歌曲的情感與意境進行表達。對于氣息的運用,需要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最基本的是口與鼻的配合,協調好口、鼻搭配,能夠確保氣息順暢,為美聲演唱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歌唱者通過口、鼻吸入氣息,在此過程中要使得氣息流入肺部與胸腔,并且在氣息調節時保持身體平穩,不要出現大口呼吸、吐氣等現象,不然會影響美聲整體發音[1]。吸氣與吐氣要保持舒適度,若是氣息運用不當,會導致缺氧、氣息不夠用,使得演唱者渾身僵硬,聲音沒有平穩的發出。美聲演唱過程中,演唱者要對氣息進行平穩的掌控,吸氣時要適度、吐氣時要均勻,避免在呼吸過程出現漏氣現象。換氣對于氣息的技巧掌握要求較高,換氣屬于氣息更替的中間點,若是換氣不平穩會影響美聲發音,在日常訓練中,要注重換氣的練習,并且搭配音樂曲調鍛煉換氣,進而加強對氣息調節的整體掌控。氣息的運用需要依靠一定的技巧,演唱者需要長期訓練,才能熟練掌握氣息調節的節奏,從而提高美聲演唱水平。
氣息在美聲演唱中對于音色與發聲的影響較大,氣息與聲帶之間產生摩擦,會導致聲帶的震動頻率發生變化,進而改變了發聲。氣息與聲帶的摩擦產生了聲音,氣息的持久性對于發聲的強弱、高低都有重要影響。美聲演唱過程,為了保持聲音的悅耳,需要調節氣息,使其與聲帶協調配合,促使發聲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此外,氣息對于演唱者的音色具有一定的影響,氣息變化會改變聲音力度,進而改變了音色[2]。對于同一歌曲,采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會表達出不同的演唱效果,氣息運用水平較高的演唱,聲音聽起來較為渾厚沒有雜音。若是演唱過程氣息不穩,音色會變得沉悶,歌聲聽起來會有瑕疵,影響了整體演唱效果。美聲演唱有諸多難度較大的高音部分,演唱者僅是依靠喉嚨發生容易出現破音,需要利用氣息調節配合發聲,進而提高對高音發聲的掌控,提高氣息的運用技巧。合理的控制演唱氣息,可以調節音色,使得聲音悅耳動聽,提高了美聲演唱的質量。
呼吸對于發聲具有一定的影響,通過氣息調節可以改變發聲,技巧性的開展呼吸訓練,能夠有效的調節氣息,不僅能夠促使呼吸順暢,而且能夠提高對氣息的運用水平。在美聲演唱過程中,呼吸是否平穩取決于氣息的掌控,氣息的變化可以調節呼吸頻率,進而滿足美聲演唱的需求。從音樂藝術的角度考慮,對氣息的運用與掌控,能夠改變歌聲傳遞的情感,通過氣息調節可以改變聲音的節奏,進而表達了歌曲的情感起伏[3]。美聲演唱中對于情感的表達,一是演唱者的表情,二是通過氣息運用表達情緒,進而將歌曲的情感進行傳遞。若是演唱者可以熟練的掌握氣息運用技巧,其對于美聲歌曲的表演會游刃有余,在適當的位置調節氣息,可以充分的帶動情感,使得聽眾的情緒產生變化,引發與歌曲的共鳴。美聲演唱氣息與情感存在較大關聯性,通過調節氣息可以傳達情感,反之,利用情感改變也能夠調節氣息,二者的相輔相成,提高了美聲歌曲的演繹效果。
氣息影響著聲音的飽和度,歌唱者唯有掌握氣息運用技巧,才能靈活的控制發聲,進而更好的演繹歌曲,達到既定的演唱效果。人主要是依靠聲帶發音,除此之外,人體器官對于氣息控制具有一定的影響。美聲演唱會運用到口、鼻、肺等器官,經常開展氣息訓練,能夠鍛煉發聲器官的搭配使用,提高了人體對于氣息的控制效率。為了提高美聲演唱水平,歌唱者要強化氣息訓練,利用鼻子進行吸氣,通過腹部流轉氣體,再通過嘴呼出氣體[4]。對于演唱者而言,針對氣息調節訓練,要使其空氣在肺尖上停留,促使空氣進入到丹田。在演唱過程,演唱者都是通過丹田與腹部對氣息進行運用,引發胸腔與大腦的共鳴,進而對聲音與音色進行控制,提高了演唱效果。合理的運用氣息,可以提高聲音的高度,延長聲音的擴散,提升了演唱聲音技巧,有助于美聲歌曲的更好演繹。協調搭配人體器官,可以提高氣息的運用效果,提升了美聲歌曲演唱的音質與音量。
綜上所述,本文從人體器官對氣息的調節技巧,美聲演唱氣息在情感表達中的運用技巧,氣息運用對音色與發聲的調節,美聲演唱過程中氣息調節技巧的運用四方面,論述了對美聲演唱中氣息的運用技巧的分析,進而為美聲音樂研究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