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覺得寫作很難,其實不然。小學生之所以覺得難,主要是因為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對人和事的認識也不深刻。這些問題可以在學習中解決,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并不難,從而提高寫作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對寫作教學進行整合和拆分,將寫作滲透到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從細節抓起,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獲得提升。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寫作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素材積累:閱讀+生活
對于寫作而言,素材積累是基礎。素材積累可以解決學生寫作時無話可說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積累寫作素材。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將讀到的精美詞句摘抄下來,并在寫作中活學活用。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例如,教學《觀潮》時,我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具體來說,文中作者運用了很多比喻句,將錢塘江大潮刻畫得生動形象,所以,我帶領學生分析了佳句。比如,文中作者用“悶雷滾動”比喻潮來時的響聲,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我提問學生:“除了悶雷滾動,還可以用什么表現響聲?”有學生提到了震耳欲聾,還有學生提到了窸窸窣窣。我提醒學生將這些詞匯積累下來,并在合適的時候運用在作文中。課程進行到這里,有學生問起了寫作積累的妙招,我借機建議他們廣泛閱讀,并注意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細心研究。通過這樣的教學滲透,學生的寫作積累會越來越豐富。
二、寫作訓練:片段+多面
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寫作訓練必不可少。然而對小學生來說,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需要一定的時間,而語文課程安排中并沒有很多這樣的時間用來訓練。所以,教師可以將寫作訓練片段化,并將寫作訓練融合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設計片段式的寫作任務,比如讓學生寫導游詞、廣告語,等等。這樣既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例如,教學《普羅米修斯》時,不少學生對普羅米修斯的遭遇感到不公,也有學生覺得普羅米修斯自身也有錯。鑒于此,我給學生設計了續編神話的寫作任務,即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對這個神話故事進行續編,控制在200字以內。有了字數限制,既不會占用太多的課堂時間,又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樣的寫作任務迎合了學生的喜好,所以他們寫作時格外積極,寫作效果很好。可見,教師應當從多方面設計片段式的寫作任務。
三、作文修改:細節+結構
對于小學寫作教學而言,素材積累與寫作訓練固然重要,修改也不可忽視。寫作是精益求精的過程,修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寫作中的不足,避免下次再犯。為了讓修改有效果,教師可以在自主修改基礎上,增加合作修改的環節,避免學生對自己的問題認識不足,同時能讓學生在修改中學到更多寫作技巧。
例如,寫完“生活萬花筒”的主題作文后,我讓學生交換修改,三個學生一組,互相交換修改。修改中,我要求學生具體到細節,不能泛泛而談,還要注意文章的整體結構。有了這樣的要求,學生的修改效果很好。比如,有學生發現作文中只提到了生活中讓人快樂的事,而沒有提到讓人不快樂的事,他認為生活萬花筒不止有快樂,因此在修改時提到了這一點,建議作者加入一些不愉快的小事,如和朋友鬧矛盾等。通過這樣的修改,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會更加全面,寫作質量會有所提升。所以,教師要重視修改,給學生提供修改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學習的開端,對之后的寫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白寫作并不難,并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同時,教師還應對寫作教學進行優化,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寫出讓自己滿意的高質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