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 劉蘭兒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也呈現蓬勃發展趨勢。高中班主任在全新的形勢下要改變班級管理方式。在班級管理中可結合學生學情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班級是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之一,正因其作用凸顯出做好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在班級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受傳統思想管理影響,管理模式過于死板,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須改變管理觀念,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民主管理,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開展:首先開展公正選舉;現代教育強調人文精神,注重培養學生民主意識,但該如何實行民主管理是每位班主任都要思考的問題。如果班主任都是居高臨下的姿態給學生發指令,這種情況無疑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此,班主任應轉變管理模式,對班級使用民主管理的模式,班級民主管理可從組建班委著手,因為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公平公正選拔班干部能使有能力的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先調查班級中每個學生性格特征與愛好,之后制定班干部選拔程序、步驟、建設班干部隊伍具體方案,同時告知學生班干部肩負的責任與具備的權利。前期活動準備完畢后可采取學生推薦或自薦形式確定班干部候選人。隨即全班學生以不記名形式對候選人投票,再找出兩名學生公開唱票與計票,整個選拔活動在公開、有序、公平環境下進行。雖然整個選拔過程較為復雜,但選出的班干部卻十分優秀,更是學生期許的人選,一定程度也能鍛煉學生綜合能力,有利于推動班級管理。
其次,健全完善輪值制度。班級管理屬于動態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思想觀念自然存在差異,需要班主任制定日常管理制度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學習知識,并為班級管理提供良好保障。所謂輪值制度即輪流任職制度,該制度能幫助每位學生找準定位,發現自身存在的閃光點與不足,實現人生價值。高中班主任可結合班級管理設置相關職位,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增強民主意識。例如班主任發現有學生與班干部發生爭執,學生慣性認為班干部針對自己。對此,班主任可根據班級座位前后順序讓學生輪流擔當“一日班長”職位。該職位需要檢查和管理班級值日衛生、班級紀律、作業上交情況、課間操集合情況等。與此同時還要和各科教師溝通交流,大部分學生在“一日班長”中體會到班干部的不易和辛勞,及時糾正錯誤思想和行為,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激勵在當前社會各個領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能調動個體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內在潛力,增強創新意識。相關研究指出,目前大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越來越傾向應試教育,很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因而,高中班主任應巧用激勵策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習動機,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首先情感激勵。情感激勵即通過良好的情感關系調動個體潛在積極因子,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情感激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朝著預期目標不斷前進。例如:關愛激勵。關愛是情感激勵不可缺少的因素,每個人都有感情,而人人都需要情感。“給予”是愛的本質,由體貼、溫暖、關心等組成,班主任要給予學生溫暖,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發自內心體貼和關心學生,增強學生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應熟悉高中生面臨學習和心理壓力,針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增強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和親切感。與此同時還需運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值得贊賞的地方,對班級管理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每個班級中沒有絕對意義的優等生或后進生,班主任對于落后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多發現后進生的優點,積極和后進生溝通交流,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其次,挫折激勵。學生可能會受客觀和非客觀因素影響產生挫折感,出現失落、自責、甚至放棄理想追求,如果班主任無法正確處理學生存在的相關問題,那么學生會因此接連產生怨恨和不滿等情緒,甚至會產生過激行為。因而需要對中學生開展抗挫折教育。班主任要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雖然會讓人產生心理痛苦,但也會磨煉心智,促進人的成長,為此,我們應以積極正確的心態面對挫折。
第三,榜樣激勵。榜樣激勵即借助勵志的案例或學生周圍具有良好行為表現和思想品質等人作為榜樣,由此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并激發學生對榜樣的崇拜、敬佩之情,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相關研究指出,教師的一言一行均會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尤其班主任特有的魅力能使學生難以忘懷,因為這種魅力來自班主任淵博的才識、卓越的見識和非凡的領導能力,所以班主任要發揮自身榜樣作用,從多方面影響和感染學生,并促使學生將其內化為自身行為。
家庭是學生除學校外接受教育的另一主陣地,父母更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的個人素養和家庭教育有著緊密聯系。如果想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就需要構建家校共育機制,一方面有利于解決高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也有利于教師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在此過程中構建以家庭教育為主,學校和社會教育為輔的互動平臺,打破傳統單一的教育方式,提高家校互動效果。該平臺基于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平臺,分為學校、我的家庭、家校共育三大模塊,并運用圖片展示、流媒體、直播、任務下達等一系列互聯網形式,讓家校共育更直觀生動。
家庭對一個學生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家校共育過程中需要家長全力配合。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家長沒有及時監督學生學習情況,或者因工作和生活壓力等多種因素對學生學習缺少必要的管理,這成為阻礙學生成長的因素之一。對此,學校和教師可對家長開展適當培訓,例如:借助互聯網和家長進行實時溝通,并讓家長借助網絡學習如何教育子女,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空間。此外還需和家長達成共識:由于高中生面臨高考,學習和心理壓力較大,教師和家長在此背景下需堅持相統一的教育理念,借助現代互聯網讓家長持續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教師可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進而便于教師調整教育方案,推動學生實現健康成長。
總之,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核心,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領者。高中班主任應不斷創新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多舉措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