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塔縣職教中心 趙 虎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過程中,生源問題一直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問題,由于招生的困難越來越大,很多學校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招生策略,這些招生策略總結起來大概有這樣一些形式: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導向,大力宣傳國家、省、市優惠政策,從正面引導家長、學生認識職業教育;二是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優勢,通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實習實訓設備、解決學生良好就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發展軟實力來增加自身競爭力;三是不斷擴大招生范圍,通過大范圍的宣傳來擴大社會影響;四是深入基層,走鄉串戶,點對點宣傳;五是通過一些政策行為進行分流。然而,多樣的招生形式也促生了多樣化的學生構成,學生群體中有高中生、初中畢業生和初中未畢業轉入接收技能教育的學生,導致學生構成越來越復雜,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也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困難重重。
近些年,由于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中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學校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等各方面都向著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大步邁進,然而職業教育的體系建設和普通教育相比,還存在很多不足。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體系、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際和專業實際的教材配套建設更做不到與時俱進,課程難度過大、層次過高、理論體系龐大,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教學資源缺乏等系列問題也使得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教學阻力重重。另外,從國家層面來講,現在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開設給予一定的自主權,為確保學生就業和職業教育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需要,學校可以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開設專業,這樣帶來的問題是學校專業設置類型多、科目雜,教學缺乏相適應的教材配套,尤其是針對中職學生而言,這方面的短板更突出。
中等職業學校班級編排普遍根據專業類型來進行劃分,比如:汽修班、信息技術班、電子商務班、學前教育班等,在進行班級編排的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生的構成,因此在一個班級里同時出現不同年齡、不同知識水平、甚至不同智力狀態學生的狀況,也屢見不鮮。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只是單純強調不斷充實實驗實訓設備;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道德修養;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等方面,而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年齡特征、知識層次、智力水平、精神狀態等綜合因素的話,再完美的教學也無法達到最完美的教學效果,也不會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實施“因材施教”原則下的分層教學管理,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教學而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實施分層教學管理對中職生來講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樣的分層教學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呢?我想在實施分層教學的組織過程中要做好“三個分層”:
一是做好班級編排上的分層。即不能忽視學生實際,而全部混編在同一個班級當中。雖然屬于同一專業,在進行班級編排的時候,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別是年齡特點和知識層次進行合理的編排。就大的方面來說比如:高中生編一個班、初中應屆畢業生編一個班、分流生編一個班;再細分一點的話,初三分流生一個班、初二分流生一個班。這樣可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水平的相對統一,可以最大程度地落實好課程計劃。
二是做好教學計劃上的分層。由于學生知識層次的不同,在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千萬避免采用同一個教學計劃,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采用差異化課程計劃,比如:二年級分流生,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可以在計劃中增加初中階段的課程內容,有效實施初中和中職課程內容的銜接,在考慮學生現實情況的基礎上,甚至要對以前學習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鞏固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當學生層次能夠適應中職課程體系要求時,再實施轉段學習。
三是做好學制設置的分層。可以嘗試實施彈性學制,比如部分地區招生初中學業沒有完成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知識斷層,如果直接對接中職課程,其難度很大,即使強行開課往往也是適得其反,學生反感,教師費力,三年的學制顯然很不適應學生知識能力提高的客觀需要,為此,對于這部分學生可以適當延長其在校時間至四年甚至更長一些,直到完成本該完成的學業;而對于高中生其學制可短于兩年,這個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中職學校在中國新時代教育體系中不僅承擔“教”的功能,更重要的承擔“育”的責任,這是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學制要求,這也是“因材施教”的實踐中的一種體現。
一是實施分層教學應與分層測試、分層評價同步推進。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關注不同學習能力和知識層次水平學生的分層,而且要關注同一知識層次不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從課堂提問、檢測訓練、課后作業布置等環節都要給予足夠的關注,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二是實施分層管理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和專業發展需要。在選擇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當中,有很多都具有很鮮明的性格特征和特點,要么好動貪玩、要么特立獨行、要么目空一切,也有部分同學為了自己的專業夢想,愿意通過努力學到扎實的專業技能,為以后的升學、就業奠定堅實基礎,對待不同的需要,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為他“量體裁衣”,既要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又要能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就需要在課程的設置上通過不同的策略進行實施。
三是課程設置要做到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的有機結合。在中職生的群體中有很多孩子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但不足就在于對于枯燥的理論課及文化課學習往往一籌莫展,為了能讓學生以最大的積極性投入到學習中,必須要將理論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實踐當中,乏味的文化課教學內容則要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課堂上呈現,并以較強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能做的絕對不說、能動的絕對不看、能表演的絕對不坐著,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
四是教學內容設計難度適度,教學中盡可能做到復雜問題簡單化。由于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絕對不要將超過學生能力范圍的知識強加在學生頭上,這樣勢必造成學生反感和逆反心理的加劇,也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極大打擊,甚至會造成學生厭學、棄學。即使在教學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有些難度的知識,也要在學生充分復習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切不可急于求成。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管理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對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和層次差異的前提下實施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