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吳 寒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追求,自然也是班級管理必須要直面的課題,如何形成兼顧,將班級管理與“立德樹人”有機結合到一起,應該引起班主任的深入思考。將“立德樹人”作為班級管理的指導思維、核心目標、行動指南、自覺追求,都是踐行這一教育原則的實踐行動。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自然需要對此作出明確的回答。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教育思想責無旁貸,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生活環(huán)境,從思想上展開教育滲透,以有效提升學生個人素養(yǎng)。
讓“立德樹人”成為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促進“立德樹人”在班級管理中的順利滲透,這是現(xiàn)代學校教育的自然追求,也是班級管理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話題。班級管理工作非常繁雜,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關涉教育問題,這是班主任最不能忽視的問題。在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要時時將“立德樹人”作為基本目標追求,便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讓班級管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夠成為“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在班級管理措施制定、班級管理制度選擇、班級管理活動發(fā)動等環(huán)節(jié),都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管理理念,班主任要從幾個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其一,班主任要身體力行,“樹人”先“樹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都要先做好,用身教帶動學生。其二,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人格,給學生更多自我教育的機會。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關鍵期,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班主任在具體工作時,需要尊重學生人格和隱私,不可當眾批評,更不能有侮辱其人格的行為發(fā)生。其三,班主任要有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不能對學生進行等級劃分,要對學生一視同仁,自然傳輸正確的理念,讓學生展開自我反思活動。
班主任從不同方向展開教育工作,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思想幫助,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立德樹人”是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班主任要圍繞“立德樹人”展開班級工作,讓更多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并能夠融入到班級管理之中,自覺建立思想認知基礎,形成強大班級管理凝聚力。
班級管理離不開制度建設,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制度是確保班級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班主任在設計和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時,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將“立德樹人”作為班級制度管理的重要追求目標,不是喊喊口號表表決心的事情,要將每一項工作都落在實處,讓學生在進入班級管理的每時每刻,都在接受道德思想教育。“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yè)宗旨,學科教學體現(xiàn)的是“教書育人”,班級管理體現(xiàn)的是“管理育人”,與“立德樹人”有高度契合性。
班級管理制度設計時,班主任需要有觀照意識,對班級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對班級管理現(xiàn)實有準確判斷,以便為班級管理設計適合度更高的制度和規(guī)定。在具體落實和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要將“立德樹人”管理理念融入到管理制度之中。首先,班主任要將科學管理和人文管理結合到一起。制度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要求和標準,班主任在具體落實制度時,還需要有人文性考量,對學生執(zhí)行制度不能一成不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天性和心理,以便為學生帶來認知更新。其次,要鼓勵學生展開自我管 理,有了規(guī)范的制度和規(guī)定,學生便有了自律的要求。班主任讓學生執(zhí)行制度,需要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自然接受制度規(guī)定,并能夠積極規(guī)范個人行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認知。
班主任利用制度展開管理和約束,其目的是讓學生自然養(yǎng)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立德樹人”包含諸多含義,自然也包括個人行為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等內(nèi)容。班主任在執(zhí)行制度中兼顧“立德樹人”目標落實,體現(xiàn)鮮明的管理責任和教育責任。
班級管理需要更多活動來支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追求班級管理的有序化,還要顧及學生思想的成長,實現(xiàn)其道德認知的內(nèi)化。首先,班主任要認識到班級管理的核心追求是“立德樹人”,將班級管理活動作為基本載體,向學生灌輸和傳授德育思想,促使學生思想的健康脫變。其次,班主任要在活動中有明白的教育責任,將德育滲透到整個活動之中,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心理觸動。
班級管理活動形式眾多,班主任要從更多方向給出考量,為學生準備豐富實踐活動,無疑能給班級管理帶來更多內(nèi)驅動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班級管理也是這樣,管是為了不管。唯有讓學生自己建立行為約束意識,才能形成強大管理動力。在管理活動中滲透“立德樹人”思想,班主任需要對班級實踐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如班級衛(wèi)生大掃除活動,這是最為常見的班級管理活動形式。在具體設計時,班主任將這項工作進行細化分解,讓每一個學生都承擔一定的衛(wèi)生工作。班主任先對工作進行詳細要求,然后讓學生展開良性互動,可以結成一些團隊,在合作互動中建立團隊意識。活動開始后,學生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并組建了許多小團隊。班主任深入到班級之中,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并及時給出一些指導,讓學生自然建立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
班主任利用班級活動展開教育和啟迪,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班主任將班級責任化整為零,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操作機會,班主任鼓勵學生展開合作互動,讓學生認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形成團隊意識,這也是德行成長的重要體現(xiàn)。
班級管理有豐富的內(nèi)涵,也有寬廣的外延,班主任對班級管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之內(nèi),適時衍射管理域度,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影響。班級是學生集體,具有固定性,學生對班級有高度的認同感,提升班級凝聚力、向心力,無疑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圍繞“立德樹人”推開班級管理程序,延展管理域度,都可以形成重要管理促進動力。
班主任對學生展開教育和管理時,需要有衍射意識,打破時空界限,利用更廣泛的時空條件,對學生展開多層次的教育和影響。“立德樹人”是一種思想理論,更是一種行動指南,讓學生自覺規(guī)范自身行為,積極投身到班集體之中,可以形成強大管理動力。如班級組織生活調查任務: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一項生活調查,對不同家庭的教育方法進行調查,然后做出調查報告,準備提交給班主任。調查任務下達后,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展開多種形式的詢問走訪,對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進行調查。班主任在活動啟動后,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邀請學生家長積極配合,給學生提供更多調查便利條件。經(jīng)過一番努力,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調查任務,并在實踐操作中形成豐富感知和體驗。
一個社會調查任務,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班主任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形成心理觸動,能夠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自然建立感恩意識。班主任從思想深處展開孝德滲透,成功激活學生參與熱情,給學生提供豐富感知體驗。
“立德樹人”是一種教育理論,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核心目標追求,作為班級管理靈魂的班主任,需要對“立德樹人”教育觀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將其納入班級管理的具體內(nèi)容之中,以便建立適宜的班級管理新秩序。小學生是班級管理主體,也是“立德樹人”教育的主體,圍繞學生展開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自然能夠提升班級管理效度,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