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徐麗靜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專科美術教學在改革創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部分專科美術教學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仍然沿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在以美術理論為重的單調的美術教學中失去了學習興趣,美術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與發展。因此,專科美術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與技能的提高,提高專科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專科美術教學所運用的還是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灌輸,進行純理論性知識的傳遞,學生缺乏實踐訓練的機會。而專科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離不開教學模式的改革。只有更新教學理念,才能使美術教學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成為美術實踐活動的主體。如果繼續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很難得到激發。
在許多美術專科院校中,對學生實踐活動采取集中訓練的模式,即學生實踐活動被安排到最后一個學期,而平日教學很難與實踐聯系起來。平日教學幾乎是純理論灌輸,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效結合,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即使學生的理論水平比較高,但是畢竟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的訓練,理論得不到內化,不能深刻領悟,美術技能也得不到提高。
3.學生對美術實踐活動不感興趣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忽視美術實踐活動的作用,不愿意參與美術實踐活動,自愿參與社團實踐活動的學生少之又少。這樣一來,在學生臨近畢業踏入社會時,才發現自己僅僅掌握了一些美術理論知識,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而社會企事業等相關單位對于學生的實踐經驗及實際操作技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對學生就業及個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傳統的專科美術教學模式單調乏味,教師單調的講解往往使學生感到美術學習缺乏趣味性,因而產生厭學情緒。專科美術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活美術課堂,激發學生參與美術實踐的主動性。如教師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感官,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體驗,從而產生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如在油畫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呈現一些著名的油畫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柯羅的《珍珠女郎》等,學生往往被這些作品所吸引,教師可以乘機對這些作品創作的背景及相應技法進行剖析,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油畫的創作實踐,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學習到的繪畫技巧運用于繪畫實踐中,提高學生美術實踐能力。
美術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欲望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術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美術創作的靈感通常來自于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美術作品也大多以生活為題材。專科美術教師要注重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在教學中密切聯系生活,運用生活中的案例提煉美術教學的價值,培養生活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在美術實踐活動中發現生活的美,創造生活的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將來的就業與從事美術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繪畫作品,包括廣告牌、海報等,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動的實踐方式,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意性思維,在規定時間內設計完成相應的具有創意的作品。這樣學生在實踐中既內化了美術理論知識,也提高了美術實踐能力,為將來的美術創作或就業做好準備。
教學評價是專科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檢驗教學效果是否有效的方式方法。傳統的專科美術教學評價,采取的是單一性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評價者,學生是被評價者,這種單向的評價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不利于教師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因此,專科美術教學應該采取多元化評價模式,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的多元化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方式方法及思維方法進行反思,不斷優化學習過程,促進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在不斷的思考與愉快的氛圍中參加美術實踐活動,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美術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專科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提高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美術實踐能力,才能為將來踏上社會獨立創作及適應崗位要求做好準備。美術教師要創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興趣。教學要與生活密切結合,要改革傳統單一的教學評價形式,采取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美術實踐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