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香
(廣東省中山市南頭三鑫學校,廣東中山 528427)
系統的培訓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目標,成功的例子給了我們堅定的信念,教授的指導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方式方法[1]。實驗組的教師,互相攙扶著,大踏步地向前走。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深知如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方式方法都是空談。漢文化啟蒙能夠讓學生在擴大識字量、充分發揮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背誦和積累更多的經典。
每次接手新的班級,特別是一年級,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的時候,筆者都會將“聰”字分解,告訴學生聰明的小朋友耳朵會聽、眼睛會看、嘴巴會說、心里會想。學生都不愿意讓自己成為笨的那一個,都想成為最聰明的學生。就這樣,他們開始進入筆者早早設下的“圈套”里,開始用心聽,睜大眼睛看,大膽地說,仔細地想。同樣的話,堅持兩周左右,每天重復,不斷地引導學生如何聽、如何看、如何說、如何想,這是好習慣養成的第一步。所以,筆者班級的學生一般不會有插嘴的現象,特別是在筆者的課堂上。
學生愛聽故事,每天拿一定的時間來給學生講故事。甜美的聲音配上夸張的動作,可以讓學生瞬間愛上你。當學生喜歡上我們,愛上他們的老師,接下來的所有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敝v課的時候,我們會設計教學情境,貫穿整節課。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情境,從教他們的那天開始用,一直到他們離開我們,開始新的學習歷程。開學第一天,筆者給學生講的第一個繪本故事是《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講完,筆者會告訴學生:我,我們老師有多愛他們。同樣,會問學生:“你們愛老師嗎?”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愛!”此時,相信每位學生都會用一雙眼睛深情地望著你,小手規規矩矩地放在桌子上,豎起耳朵來聽你說的每一句話,并會把你放在心上。每次學生表現出色時,筆者都會告訴他們:“因為有你們,我感到特別的驕傲和自豪?!辈⒏嬖V學生哪個教師是如何在筆者面前稱贊他們的、筆者聽后的感受;也會向他們示弱,說今天自己很不舒服,或是身體上的,或是他們的某個行為讓筆者感到很難過等。讓自己住進學生的心里,讓他們每做一件事之前都會考慮一下你的感受,同時收獲情感教育、好習慣。
前期所做的一切都是鋪墊、伏筆。真正的好習慣,需要班上教師的統一要求、統一口令。在每節課上,長期堅持常規管理,抓細節,如生活細節、學習細節,時刻關注學生能否做到誰在講話就注視著誰,能否做到聽清楚口令再去行動,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姿勢、讀書姿勢,學習用品擺放整齊,下課先做課前準備、喝水、上廁所,最后才去玩等小細節。背誦《弟子規》,踐行《弟子規》,用《弟子規》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弟子規》將為養成好習慣添磚加瓦!
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堂優質高效的課堂,就是要有意義,是一堂扎實的課;有效率,是一堂充實的課;有生成性,是一堂豐實的課;有常態性,是一堂平實的課;有待完善,是一堂真實的課?!睋Q言之,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當堂的教學內容當堂進行檢測、達標,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使每個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2]。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相信在自主、合作、快樂、高效的教學模式中,培養每個學生自主學習,讓自主成為最重要的基礎,師友合作、小組合作成為最有效的手段,快樂學習氛圍是最大的亮點,高效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操作中,如何調控課堂,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達到快樂——這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最佳切入點,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走進教室,看見學生神采奕奕地端坐在那等著你,整間教室清清爽爽,心情自然輕松愉快。每個學生在上課時能夠養成好的習慣,加之教師的鼓勵,他們自然也學得開心。當學生自覺完成學習任務時,也會樂在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上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快速地按照教室的口令行動,課堂自然井然有序,也就順理成章地達到了高效課堂的目的??焖俜瓡?、交換組長、記憶、走上講臺做展示……這些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環節,每個環節省下一分鐘,學生就可以多讀幾遍課文、多記幾個生字。所以,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就高效課堂的關鍵。當然,習慣的養成,也需要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有過重的心理負擔,不要把教學任務想象得過于繁重。我們要學會讓位,更多地將教學轉變為學教。積極進行課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減輕教師的負擔,用心教學,變教為學,體驗快樂教學的樂趣。同時,隨著學習主體地位的增強,學生開始進行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自主記憶,更能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3]。
每小組4 個人,選出一名小組長,每個學生編號區分。把原本的39 個個體分為10 個小組進行捆綁制,小組長負責小組的檢測、監督、監管。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討論、展示,課堂參與效果將其化為一體,所有任課教師根據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表現評分,每節課小組積分累加,個人積分累加,周五進行清算、評獎,頒發最優小組長、最優組員、進步之星、學習之星、展示小明星等。同時,將小組成員按照1、2、3、4 編號,再次將班級學生個體劃分為四,優等生進行朗讀示范,輔助過關學習,檢測學習效果,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人人有事做、人人做事有監管、人人做事有檢測、人人檢測有反饋。這免去了教師一一叫名字、一一布置學習內容等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檢測,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效率,當堂內容當堂學會,當堂內容當堂檢測。
一套完整、健全的獎勵機制可以促使每個學生、每個小組在每節課中展示自己最佳的學習狀態[4]。一直以來,筆者都用語言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不需要畫星星、發獎品等,同樣可以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不過,作為班主任,保證每位走進教室的教師能夠開心、有秩序、高效地完成教學,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班級三科教師經常交流溝通是非常必要的,還能調動班上的所有任課教師。在班上教師使用同一套獎勵機制,互相交流哪個學生在哪節課的表現如何,能夠讓有進步的學生堅持,出色的學生繼續帶動身邊同學,上課表現不好的學生警惕起來,知道自己每刻的表現教師都很清楚,不要出現任何一處斷層、無人監管的死角。這樣,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指日可待。
課堂內容當堂檢測,在檢測過程中,小組長交換,如一、二組小組長交換檢測,兩個小組為一個競爭對手,這樣就可以確保檢測效果,保證被檢測的真實性,防止出現小組長為了讓自己的小組最先完成任務而徇私舞弊。同時,為每個學生選定一個競爭對手,相互比拼,較勁學習,互相提高,共同進步,堅持良性競爭。相信學生不僅成績會有更大的突破,在為人處世中也會多一份包容、理解、尊重,面對成功、失敗時更多一份從容、淡定、承受和擔當[5]。
沉浸在這份快樂的同時,課下衛生卻不盡如人意,甚至令人擔憂。上周四,筆者因學習一天未進教室,當晚修再次走進去的時候,整個教室就是垃圾場。垃圾桶里的垃圾都快要溢出來了,地上滿是碎紙、喝過的牛奶瓶,地上躺著的,桌子上歪著的,講臺上站著的,真是不堪入目。筆者沒辦法怪學生,更沒辦法怪當天上課的教師,唯一能怪的就是自己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所以,本周筆者會將課堂上的獎勵機制延續到下課,配備三名衛生班長,每位衛生班長負責監測、監管三個小組的地面衛生、桌面衛生、柜桶衛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檢查、評比,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小組長,按要求整改,進行二次或是多次的檢查,直到合格為止。
設安全班長,下課負責提醒學生做有益、安全的活動,并對危險行為進行提醒。根據各位班長的負責情況、管理效果、學生喜歡程度等在每周五評選出最佳班長。同時,選出下周班長,實行班長輪流制,人人有機會做班長,為班級出力,為集體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心、成就感、自信心等,最終解放班主任、解放教師,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鉆研教材、教學方法,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擁有更加超前的教育教學理念。最后,受益的依舊是學生。
突然想起“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句子,筆者希望在班上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所有學生一起向前走,朝著最燦爛的明天!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輕松愉快地度過接下來的學習時光。金秋時節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我們正準備幫學生收獲屬于他們的果實,幫助他們走得更穩、跑得更快、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