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輝
摘? 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秉持“詩無達詁”的教學理念,即尊重學生的主觀學習體驗,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認知學生表達方向的基礎上,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讓他們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自主探究、生活教學以及合作教學三個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文本情感的感知能力、意境的賞析能力以及詩詞的品味能力,真正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上,并不注重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也不注重為學生搭建相應的閱讀平臺,導致學生缺乏閱讀的自主性,而提升學生的高中語文閱讀能力,便成為空談了。針對這種狀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轉變運用的教學觀念,又要真正構建生本理念課堂,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多樣性的語文教學模式,真正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真正促進他們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高中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
一、運用自主探究法,提升學生意境品味力
在古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在讓學生掌握基本閱讀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間,真正讓學生從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理解作者的思想,從而更為深入地構建古文意境與作者思想的連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品味古文,感受古文意境中的深刻情感,真正提升學生的意境賞析能力。
例如,在講授《赤壁賦》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獨立思考,運用個人的認知,構建與作者情感的連接,從而更為立體地欣賞文章中的意境,真正提升他們的意境品味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第一點,整體感知文章。教師和學生一塊閱讀文章,并針對其中的難點字詞,進行重點講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介紹本文的創作背景,以及詩人的人生境遇,從而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更為立體地感受古文。第二點,開展自主探究。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挑選個人喜歡的句子,并從意境的角度分析,感悟作者在創設此種意境背后的情感。”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邀請他們分享成果。陳曉說:“我最喜歡‘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的詩句。這句詩用‘桂‘蘭彰顯詩人的高尚節操;運用‘空明‘流光,創設出靜謐,明快的氛圍。營造這種氛圍的背后彰顯的是作者內心的無比惆悵,即當時作者處在被貶、無處施展自己才華的人生境地中。”
二、使用生活教學法,提升學生文本感知力
“語文是文字化的生活,生活是情景化的語文”,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運用個人的生活感悟,品味文本的內容,并在此過程中,感受文本的獨有魅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難易程度,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讓學生的生活化閱讀更具有方向性,促進學生文本感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蘭亭集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構建文本內容與學生認知的連接,真正讓學生更為深入地解讀文本,提升文本認知的廣度、深度和高度,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出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向之所欣俯仰之間……豈不痛哉?”與此同時,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運用個人的生活體驗,品味文本中的內容。”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可以從文中提煉出“珍惜時間”“努力奮斗”的關鍵性主題思想。
三、采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詩詞賞析力
在高中語文詩詞賞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通過交流的方式,從更為多元的角度賞析古詩詞,真正提升學生的詩詞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雨霖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從詩詞中,提煉出關于離別的詞語,并進行具體的分析。與此同時,教師走入學生中,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啟發性引導。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現:有的小組從“殘月”“舟”“柳”“長亭”等角度,分析出在本詩中營造的離別場景。
總而言之,在構建高中語文高效閱讀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真正為學生搭建獨立的思考空間,并結合他們的實際語文學習水平,進行針對性引導,真正讓學生在理解相應閱讀方法的基礎上,多角度運用閱讀方法,真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治中.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語文知識.2017(03).
[2]陳彬.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再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2).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