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 要:生本理念是當前教育發展中貼近學生實際的一種教學思想。音樂是小學教育階段美育培養的一門基礎學科,加強小學生的音樂能力,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主體素養,還使學生的審美判斷和美學意識得到發展。然而,在部分地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大多沿用傳統教法,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導致學生在樂理知識和音樂技法上培養不足。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生本理念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本理念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在音樂課堂活動中,保持學生主體的學習性和發展性,不僅能增強學生個體對音樂知識、演唱手法、樂理基礎等方面的主體能力,還使課堂活動得以有序、有效的實施與推進。生本理念注重對學生主體的引導和培養,時刻關注學生的主體狀態,并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學習需求。那么,如何將生本理念與音樂課堂相結合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生本理念的內涵和實施意義、生本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實施的方法兩個方面出發對此展開研究。
一、生本理念的內涵和實施意義
生本理念,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思想,其發展實質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理念與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點不同,更加注重學生主體的培養與發展,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效果。將生本理念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之中,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樂理知識的掌握效果。音樂是一門藝術,其抽象的樂理知識往往難以使小學生產生主觀上的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提升。而生本理念的運用,根據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設置計劃、制定策略,更易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同時,將生本理念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之中,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課堂主體,生本理念注重主體引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課堂活動得到有機結合。
二、生本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實施方法
(一)從情境出發
對于正處在形象認知階段的小學生,構建相應的音樂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活動的參與興趣,還符合學生對學習環境和學習活動的的心理需求,進而更為高效地學習樂理知識,掌握音樂技能。因此,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從情境出發,結合歌曲特點和學情基礎,創設生動、形象的音樂情境,引發學生對課堂活動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直觀畫面中體會更為深刻的情感內容和曲風特點。如在《海上風暴(片段)》的教學中,這是關于人們在海上被暴風襲擊時的歌曲。為了能夠真切感受到暴風的洶涌和海浪翻滾的威力,我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積極構建相應的音樂情境,并向學生展示烏云密布、風暴來襲的海上場景。進而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知和聆聽樂曲,了解音樂所賦予的情感價值,加強學生的主體理解。學生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元素的情境體驗,紛紛體會到暴雨雷鳴的緊張感和風暴遠去的平靜,有助于學生體會歌曲當中的音樂魅力。
(二)從游戲出發
游戲是學生喜愛且樂意參與的一項娛樂活動,將游戲活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也是生本教學創新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其游戲活動的有效實施,不僅能把握學生的參與方向和學習狀態,還使課堂活動的組織效果得到保證,進而有效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因此,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從游戲出發,組織學生參與到游戲當中,以趣味化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學生得到良好的課堂體驗。如在“發聲練習”的教學中,本節主要是指導學生發聲的練習內容。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學唱技巧,對此,我組織學生以“我的聲音最好聽”為主題的發聲游戲,讓學生根據不同曲目進行聲音練習。如《快快跑》,幫助學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延長,把握休止符的運用;《池塘里的小鴨》,以形象生動的鴨叫聲為練習,幫助學生展開對大、小三和旋的和聲練習。通過不同曲目的游戲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游戲體驗,還使學生在音樂技巧方面得到加強。
(三)從樂器出發
生本理念下的教學活動注重其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多元化,避免單一枯燥的教學活動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注意力。同時,適當加入一些與音樂相關的道具,豐富學生的認知內容,將對學生的主體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從樂器出發,將樂器導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還使學生在器樂的伴奏和引導下,更易于掌握歌曲當中的表達細節和學唱技巧。如在《嗩吶配喇叭》的教學中,這是一首湖南民歌,為了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歌曲歡快、活潑的內在情緒,初步了解嗩吶的構造、音色特點及表現力,我將嗩吶和喇叭這兩種樂器引入到課堂之中。讓學生通過對樂器的觸摸、吹奏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歌曲的拍號、旋律、節奏等知識,加深學生的歌曲理解,提高自身的學唱技巧。
(四)從心理出發
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育階段,在音樂歌唱方面存在膽怯、不敢發聲等現象,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體驗,影響學生的音樂技巧。對此,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心理出發,積極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心理活動,保持耐心、溫和的引導心態,鼓勵學生發聲演唱。只有多唱多聽多練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幫互學的方式,讓學生與同桌展開對唱、對學活動。這不僅能消除學生不敢表達的心理問題,還能使學生在相互學唱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協作意識,使學生整體得到更為全面的主體發展。此外,教師在日常言語指導中,還應注意語言內容,多使用“你真棒”“真好聽”“你真勇敢”“你可以當小歌手了”等語言,激勵學生的表達心理,使學生更易于投入到音樂學唱之中。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秉承生本理念,從情境、游戲、樂器、心理等方面出發,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唱興趣,還使學生在學科知識和學唱能力方面得到加強,進而夯實學生的發展基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采取多元化的培養策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緊密聯系,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活動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戴一凡.淺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版),2017(11):214.
[2]陳青.生本教學理念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淺析[J].名師在線,2017(8):10-11.
[3]殷劍鋼.生本教育改革背景下音樂課程教學的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8(20):32.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第二實驗小學青山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