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旭 黑河學院文化旅游學院
若想更好地開展小學美術教學,美術教師則需要不斷更新美術教育方法,創新與變革教學形式,深入探究傳統美術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積極找尋能順應當代小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部分嘗試性解決策略,希望能對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質量有所幫助。
多樣化的社會發展環境,對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產生影響。當前,創新觀念在社會中持續蔓延,如若想提升當代美術教育的運用價值和探究意義,對美術教學方法創新與嘗試進行探討和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實行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均采用課堂親身演示的方式,過于重視自身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而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學生自主性與創新性的發展。美術教師過于重視演示,不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中,未能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極易束縛小學生的思想,使其在日后社會實踐中依舊按照教師的風格進行繪畫。這樣未能拓展他們自身的思維,亦不能提升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小學生日后的發展和進步。
小學美術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側重于對美術理論知識的講解,并且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學生僅憑想象難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美術教師所講解的美術知識。學生若不能掌握好美術基礎理論知識,就難以進行實踐操作。故此,美術教師需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只會讓美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同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進行高效的實踐創作,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難以在課堂上認真聽講。
如若想真正提升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與學生之間則需加強溝通和互動。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真正了解學生在學習美術時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才可以“對癥下藥”。如果師生間缺少溝通和交流,美術教師就難以了解學生學習繪畫的真正目的,這也必定會影響到自身對學生美術作品的評判,極易產生曲解與錯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適當應用計算機技術,可根據美術教學內容,播放與之相關的視頻及動畫,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抑或是向學生展現一些著名畫家的優秀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運用動畫的形式介紹一些繪畫大師童年所發生的趣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美術課堂教學更為生動、形象,從而調動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例如,在鑒賞中國山水畫這部作品時,美術教師可以根據鑒賞作品的特點搭配古典音樂進行教學。教師運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認識畫作,在音樂的襯托下進入美術鑒賞課堂,從而豐富學生的鑒賞體會,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
雖然課堂是美術教育中主要的教育平臺,但是單一地開展課堂教學,仍然難以滿足美術教師的教學需要。故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依靠展覽館、美術館等類似設施開展教學,擴展美術教育教學的平臺,在教育過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全面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讓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得到更加高效的拓展,在成長中獲得創新運用的真諦。教師應組織學生共同參觀具有濃厚美術意義的場所,并在參觀時為學生進行解說,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讓學生在諸多的美術展覽館中認識并了解到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增強師生在參觀過程中的互動,使雙方均能獲得更好的認知。
教師和學生二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實現教育持續發展與進步的關鍵保障,而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對學習美術的熱情皆是實現美術教育持續進步的重要保障。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合理化的評價機制,來實現這一目標。唯有讓學生對自身充滿信心,才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才可以更為高效地實現小學美術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立評價機制能夠協助學生給自己正確定位,讓學生在美術教師的激勵、引導下找到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
美術是藝術的表現,在實行美術創新性教育的進程中,教師應注重創新方法的運用和變換,提高學生的整體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可以全面理解并掌握美術創作的技能與基本美術知識,這亦是現代美術教育教學中嘗試創新性教學方式的關鍵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