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雨卉 江陰市華姿中等專業學校
在中職美術課程教學中,素描作為基礎教學內容,其學習效果對學生美術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同時,為了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中職美術素描基礎教學時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以滿足現代化社會對美術專業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中職教學目標與普通中學的教學目標存在本質區別,且中職院校畢業生面臨就業,而并非高考。所以,中職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描基礎教學時,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及該行業的崗位要求設置課程內容,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素描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這對學生日后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素描基礎知識時,往往需要反復練習、描摹才能逐步提升繪畫技巧。但一般情況下,學生需要依據真實事物的具體形象來進行描摹與素描練習,若只憑想象或記憶力來繪畫,可能會導致素描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中職教師可立足學生喜好,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作品,按自己的方式來繪畫,為學生造型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人物素描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完成自畫像,或讓其與同學互相畫像,以此調動學生對素描練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教師也能在繪畫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完整繪畫面部細節,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描水平。
美術作為一門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生的審美觀有重要的培養作用。若要保障素描基礎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應為學生營造全面及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與不同體驗中真正了解素描基礎教學。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素描繪畫時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教師可創設良好的繪畫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素描練習的積極性。此外,在活動中,教師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學生生活經驗會直接影響他們在活動時的自信、興趣。因此,在主題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在體驗活動中積累的感性經驗。
在進行美術素描基礎教學時,教師可結合其他科目知識對學生成績模塊進行綜合評價,實現實踐教育與教學反思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長期以來,中職美術教學素描基礎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課程時間不平衡、與其他學科缺乏聯系等問題。而整合相關學科和美術教學素描基礎課程,加強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將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專業知識結構的統一發揮決定性作用。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轉變素描基礎教學活動的場所,并讓學生通過接觸大自然來培養自身想象力,從而將想象力展示在美術作品中,極大地挖掘學生潛能。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其能夠利用自身情感來發現大自然美好的素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美術教學素描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可組織學生到藝術機構或相關設計公司進行參觀學習,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將相關藝術活動引入教學,并根據繪畫基礎內容來設定主題,為學生預留充分的時間與提供更多機會進行思考與分析,增強學生素描作品的創造性。同時,這能使學生不斷思考如何進行創新,使學生有新的有價值的輸出,實現學生對素描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還可以夯實學生的美術功底,為其日后就業提供重要保障。
美術素描基礎教學中的“教學合一”教學思想,主要是將教、學、做進行統一,使其能夠立足于活動開展的基礎,融入教學。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明確指出,無論教還是學都需要立足于生活實踐來完成,而教與學必須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同時,“教學合一”教學思想還要求教師與學生一面做,一面學,所以在整個素描基礎內容教學活動中要促使學生快速利用實踐操作來掌握美術知識及繪畫技巧。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教學素描基礎教育系統要與時俱進,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校資源進行分析。在實踐教學中,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思想,實現中職美術教學素描基礎課程體系的持續改革,這與現代化社會對專業美術人才的要求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