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樓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教育對象的差異,如智力因素的差異、非智力因素的差異等,這些差異造成了學生“先進”與“后進”的區別。我認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程度的深淺是造成“先進”與“后進”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創設良好的參與氛圍,增強后進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敢于參與、善于參與、做學習的主人是轉變后進生的重要環節。
一、在良好的參與氛圍中,擺正自我位置
后進生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造成后進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但存在著心理障礙則是他們的共同特點。轉化后進生,首先要對癥下藥,根據后進生不同的心理障礙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為他們創造條件,幫助他們重建信心。
如在一次數學教學中,我組織同學們進行測量身高的小組實踐活動,同學們學習興趣高漲,但班里一位最頑皮、學習最懶惰的同學自覺不是小組主力軍,慢慢悠悠地落在后面。我發現后馬上邀請他做我的助手當檢驗員。頓時使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消除了自卑心理,擺正了自我位置,在心理上參與認同,在良好的參與氛圍中與我積極配合,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活動。從此,他顯露出了對數學的喜愛,連拖欠作業的現象也得到了改觀。
二、在自覺的參與過程中,認識自我價值
對后進生來講,良好的參與氛圍只是外部環境,能不能積極參與主要還取決于有沒有自覺的參與意識,而參與意識來源于對自我價值的真正認識,來源于自我意識的真正激發,來源于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強的人格。
1.學會自尊
要使后進生認識到所有的同學都是平等的,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讓后進生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如班隊主題活動、社會公益活動、興趣組活動等,使他們擁有和別人同樣的機會,徹底消除自認不如別人的不健康心理,從而使他們逐步學會自尊,敢于和其他同學一起參加各種活動。
2.建立自信
要使后進生切實感受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信別人能做的,自己同樣也能做。要鼓勵后進生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承擔集體的任傷,多獲得在集體中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有意無意地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取得成績,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價值,充滿信心地參加各種活動。
3.敢于自強
在后進生初步學會自尊,建立自信的基礎上,還要鼓勵后進生建立趕上別人、超過別人的觀念,“我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好,還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徹底變自卑為自強,敢于和別人比,敢于自信比別人做得好。當敢于自強的意識建立時,自覺參與意識也就徹底建立了,后進生的轉化亦為期不遠。
三、在合適的參與途徑中,激勵自我表現
當后進生在環境上有了良好的參與氛圍,心理上有了自覺的參與意識,主客觀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時,就要不失時機地激勵后進生在良好的參與氛圍中將參與意識轉化為自我表現的欲望,尋求適當的途徑來實施參與的實踐。根據后進生的心理特點,適于后進生的自我表現的參與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盡其所能
后進生參與的活動必須是他們力所能及,經過一些努力完全能夠勝任、能夠完成的。在這樣的參與過程中,后進生才能較好的自我表現,且能獲得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滿足,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
2.用其所長
盡有所長,寸有所短。后進生也有他們的長處。選擇后進生擅長的活動讓他們參與,這樣,才能讓后進生有較好的自我表現,易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步培養起后進生自覺參與的積極性。
3.投其所好
愛好,是天然的積極性。讓后進生參與他們所感興趣、愛好的活動,使后進生在整個參與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自我表現熱情,獲得最佳的自我表現的效果,愿意參與,樂此不疲,體驗參與的樂趣。
轉化后進生是個長期的復雜過程,其中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后進生個體內在因素的制約。讓后進生在參與中轉化,無疑是轉化后進生的復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