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芬

摘要:目的 總結、探討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中的品管圈管理方法進行,觀察作用效果。方法 將106例術后臥床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采取對照研究法分設護理研究組與護理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53例。對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措施,對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品管圈管理下的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結果 與護理對照組患者相比較,護理研究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中,通過品管圈管理的實施,能夠大大降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值得加強實踐與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深靜脈血栓;預防
【中圖分類號】R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68-01
手術是治療多種疾病的直接、確切方式,但術后患者多需要長期的臥床,這就使得深靜脈血栓成為了一種多發的術后并發癥。如果患者術后真正的發生了該并發癥,就會直接影響到其手術康復情況,甚至可能對患者帶來新的健康、安全問題。因此,在手術之后,需要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加以有效預防,防止血栓形成,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手術療效,促進患者術后健康、安全康復[1]。本研究通過對53例術后臥床患者的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有效減少了其并發癥的發生,以下為具體的研究情況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臨床研究對象共計106例,其均為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胸外科手術患者,所有患者術后體征正常,既往無深靜脈血栓史。采取對照研究法,分設護理研究組與護理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53例。分組后護理研究組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齡最小者34歲,年齡最大者78歲,平均(51.24±2.16)歲。護理對照組患者男27例,女26例,年齡最小者35歲,年齡最大者77歲,平均(51.18±2.07)歲。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對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措施,對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品管圈管理下的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措施,品管圈管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 建立品管圈小組
從科室優選6名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其中護士3名,另外包括護師2名以及主管護師1名,共同組成品管圈小組,對相關工作進行管理。
1.2.2 深靜脈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由品管圈小組組織所有科室臨床工作人員,根據醫學研究、臨床經驗,歸納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如患者個人因素、環境因素、護理干預因素等,以便針對不同的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改進措施。
1.2.3 目標值確定
圈內成員首先分別確定本期改善重點值、現況值、圈成員能力,目標值的計算方法為圈員能力乘以改善重點再乘以現況值,最后加上現況值。由此確定目標值。
1.2.4 原因分析
基于既往的臨床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經驗,分析實施品管圈管理的原因,簡而言之就是分析既往臨床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中存在哪些問題、不足以及需要重視和預防的內容。
1.2.5 制訂對策并實施
根據深靜脈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原因分析等,對所有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系統性深靜脈血栓預防培訓,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要求所有人員都能夠通過考核。制定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標準,統一使用靜脈血栓Wells臨床風險評估表等作為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工具,并將該評估表列為病歷核查項目進行質量監控。根據實際的臨床護理工作需求,完善科室護理儀器設備配置,如增加間歇充氣加壓泵等,定期進行例行檢查與維護保養。根據需求對護理記錄方式進行優化,在傳統護理記錄表格內容的基礎上,專門增加針對深靜脈血栓的監測內容,如肢體的周徑以及皮膚的顏色、溫度,和動脈搏動等,都需要精準的進行測量后,再做好清楚的記錄[2]。做好對患者的個人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身的認知及配合度,積極配合預防護理的開展。
1.3 觀察指標
分別對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進行觀察,統計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1.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數資料使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對兩組患者的分組護理與觀察發現,與護理對照組患者相比較,護理研究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表1)。
3 討論
所謂的品管圈管理模式,指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的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通過集思廣益以及協調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這種方法在如今的臨床護理中被應用得日漸廣泛,可有效提高護理的成效[3]。如本文的研究結果所證明,在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中,通過品管圈管理的實施,能夠大大降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值得加強實踐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植艷茹,李海燕,王金萍,等.品管圈在提高靜脈血栓高危患者物理預防措施落實率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0,27(08):719-722.
[2]耿華.品管圈活動降低護士對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的差異率分析[J].醫學信息,2019,32(07):177-179.
[3]鄭淑彬,陸秀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預防護理進展[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31(02):15-18.
作者單位: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人民醫院胸外科 ?6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