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顧杰 冒楷 張鵬飛 徐建勛



摘要:目的 通過實驗探討生物瓣膜置換術是否對老年心臟瓣膜病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近兩年內來醫院治療老年心臟瓣膜病的患者共80人,將其分兩個小組,一組測試組,應用生物瓣膜置換術治療;另一組為參照組,采用機械瓣膜置換術進行治療。并對這兩種治療方法進行安全性和臨床效果的對比。結果 采用生物瓣膜置換術進行治療的測試組病患,手術時間是(82.15±15.20)min,而參照組病患的手術時間是(120.41±7.53)min,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住院治療總時長、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測試組病患具有顯著的優勢且P<0.05。結論 生物瓣膜置換術不僅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安全性也很高,而且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很低,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提高了晚年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老年心臟瓣膜病;生物瓣膜置換術;機械瓣膜置換術;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84-02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象逐漸加重,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其中心臟瓣膜病就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群的心臟病[1],其主要發病原因包括風濕熱引起的心臟瓣膜病變,還有黏液變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壞死或創傷等[2],導致血液流動異常,心臟功能受阻,最終會使得心臟受損甚至心力衰竭,危機生命。老年心臟瓣膜病變的臨床治療方法是通過手術用人造機械瓣膜置換病變的心臟瓣膜以延長病患的生命、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但機械瓣膜會引起較多的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和卒中的長期風險,不僅會對老年病患的術后恢復受阻,還給其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隱患[3]。在歐洲心臟學會最新發布的胸心外科指南中推薦60歲以下的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優先使用機械瓣膜,65歲以上的患者優先使用生物瓣膜[4]。不僅如此,更有研究[5]表明,年齡是行瓣膜置換術患者術后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使用機械瓣膜置換可導致全因死亡率、瓣膜相關死亡率及血栓/出血事件發生率顯著增加[3-5],可如今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采用生物瓣和機械瓣置換何者臨床獲益更佳仍存在爭議,本文就生物瓣膜置換術是否對老年心臟瓣膜病有確切的效果并且安全性高進行了實驗,旨在為生物瓣膜置換術提供臨床數據支持。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治療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近一年內來醫院治療老年心臟瓣膜病的患者共80人,篩選時確保他們符合臨床手術標準,并簽署了實驗知情同意書。將他們分為兩個小組,一組作為測試組有40人,是采用生物瓣膜置換術,其中男女比例是1:1,年齡在62-75歲之間;另一組是參照組有40人,是選擇機械瓣膜置換術,其中男女比例也是3:2,年齡在60-76歲之間。通過對兩組病患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并無差異(P>0.05)說明實驗對象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手術進行之前,對兩組病患都要進行常規術前藥物治療,如強心、利尿及補鉀,并根據病患實際身體狀況給予其他藥物治療。
1.2.1 參照組治療方法 ?采用機械瓣膜置換術,進行手術時需進行全身麻醉,完成手術后,按照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實時監測病患術后身體指標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1.2.2 測試組治療方法 ??采用生物瓣膜置換術,在行參照組基本治療措施的前提下,按照以下方法進行治療:術前給予病患全身麻醉,切口位置位于胸骨正中位置,沿胸骨縱劈,然后進行冷灌和主動脈插管處理。并根據病患實際情況,若為置換主動脈瓣膜,引流要行插腔房管;若為置換其他瓣膜則行上下腔靜脈插管即可。再進行4:1晶/血心臟停搏液灌注,并再根據病患患病情況,保留合適的瓣葉結構再置換生物瓣膜,縫合瓣膜的方法是間斷縫合法,縫合結束后,完成后續手術操作,并給予病患保護心肌藥物,使用抗生素避免術后感染,實時監測病患術后身體各項指標,給予術后各項預防治療措施并詳細記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并詳細記錄臨床數據。主要包括進行手術時間、住院總時長、治療效果(成功、病態和死亡)以及術后是否有并發癥發生(出血、瓣周漏、心內膜炎、血栓栓塞等)。
1.4 統計學方法分析治療結果
將臨床數據采用SPASS軟件進行處理,并以P<0.05作為標準,表示實驗數據差異顯著,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信度高。
2、結果
2.1 對比兩組病患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長
通過對兩組病患的治療時間進行對比,發現采用生物瓣膜置換術的測試組病患所用時間不論是手術時間還是住院時間都具有很大的優勢(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對比兩組病患的手術治療效果
通過臨床觀察和數據記錄,測試組病患的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好于參照組且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3 對比兩組病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通過對臨床數據的分析處理,結果表明測試組病患在術后會發生不良反應的次數和類型明顯低于參照組病患且P<0.05,具體臨床數據見表3。
3、討論
機械瓣膜置換術,是用于治療老年心臟瓣膜病的常規方法,但由于所用材料的限制,術后病患會因與身體組織器官相容性較差且易損耗等原因,需要終生服藥來維持[4],不僅為病患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還易引發其他不良反應[3]。而生物瓣膜置換術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不僅提高了手術安全性,不用終生服用抗凝藥物,而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是降低了很多[4-5],現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瓣膜置換術逐漸得到廣泛應用,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也逐漸得到證實,數據表明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使用生物瓣膜置換術的術后大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發生率小于機械瓣膜置換術[6]。
綜上所述,生物瓣膜置換術對老年心臟瓣膜病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為老年病患有效治療了心臟瓣膜病還改善了晚年日常生活質量,非常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4、參考文獻
[1]周鈞,孟春營,劉海燕,曾碧茹,鄭奇軍,溫定國,李大剛.生物瓣膜置換術治療老年心臟瓣膜病的臨床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4):10-11+14.
[2]林善明.生物瓣膜置換術治療老年心臟瓣膜病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8):125-127.
[3]Huckaby,L.,Sultan,I.,Gleason,T.,Chen,S.,Thoma,F.,Navid,F.,& Kilic,A.(2020).Outcomes of tissue versus mechan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50 to 70 years of age.Journal of cardiac surgery.doi:10.1111/jocs.14844
[4]Baumgartner H,Falk V,Bax JJ,et al.2017 ESC/EACTS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EurHeart J.2017;38:2739-2791.
[5]趙飛,周洋,唐仕海,鄭波,張帆,劉威,彭華利.不同瓣膜類型對老年瓣膜性心臟病患者臨床獲益的影響[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20,27(07):762-765.
[6]Kyt? V,Myllykangas ME,Sipil? J,Niiranen TJ,Rautava P,Gunn J.Long-term Outcomes of Mechanical Vs Biologic Aortic Valve Prosthesis in Patients Older Than 70 Years.Ann Thorac Surg.2019 Nov;108(5):1354- 1360.doi:10.1016/j.athoracsur.2019.04.012.Epub 2019 May 10.PMID:31082357.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胸心外科 ?江蘇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