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蘭


摘要:目的:分析應用康復護理對慢性肺氣腫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產生的影響。方法:抽選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60例慢性肺氣腫患者,以隨機抽樣法為分組方法,將患者分別納入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研究組加行康復護理。組間對比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與肺功能指標。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同時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二者比值均比對照組高,統計學對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為慢性肺氣腫患者采取康復護理不僅可以改善其生活質量,還能提高其肺通氣功能。
關鍵詞:慢性肺氣腫;康復護理;實施效果;生活質量;改善作用
【中圖分類號】R5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164-02
慢性肺氣腫在呼吸內科中十分常見,以氣道彈性降低、氣道過度膨脹、肺容積增大、氣道壁破壞等病理狀態為主要特征,患者在發病后必須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否則有可能發展至呼吸衰竭甚至是肺心病,導致患者死亡[1]。不過,即使是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患者也有可能因為肺功能異常而出現身體不適、生活質量降低等問題,因此臨床需要輔以積極的護理干預來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病情,提升其生活質量。本文抽選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60例慢性肺氣腫患者,試分析應用康復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產生的影響。
1 方法及資料
1.1 患者資料
抽選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60例慢性肺氣腫患者,以隨機抽樣法為分組方法,將患者分別納入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研究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9歲~83歲,平均(66.79±12.39)歲;病程4年~16年,平均(10.88±2.26)年。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8歲~84歲,平均(66.73±12.47)歲;病程3年~17年,平均(10.89±2.23)年。將平均年齡、性別分布、病程時間等納入組間比較,P>0.05,兩組可采取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如吸氧、補液、止咳、解痙、抗感染,等等;同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患者合理飲食安排與用藥指導,為患者開展健康宣教與心理護理,以緩解患者負性心理,提高患者配合度。研究組加行康復護理:(1)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胸悶氣短等癥狀會使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影響患者的依從性,臨床應給予患者關于慢性肺氣腫的健康教育,使其對該病的病因、治療護理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從而更加積極面對疾病、配合治療與護理;同時,還應與患者多加交流,了解其負性情緒出現原因,給予患者鼓勵安慰,聯合家屬給予患者精神支持,以緩解其負性情緒。(2)呼吸功能訓練:①吹口哨聯系:指導患者經鼻吸氣、經口呼氣,在患者呼氣時告知其縮小唇形,以增加呼氣阻力,提高氣道壓力,以預防氣道塌陷[2]。②腹式呼吸訓練:為患者取站立位,雙手置于腹部、前胸,患者先經鼻慢慢吸氣,在保持胸部不動的情況下凸出腹部,直至不能抬高后再緩緩呼氣,呼氣時腹肌盡力收縮,如此反復進行腹式呼吸[3]。(3)飲食運動護理:發病期間機體對營養消耗較大,患者呼吸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臨床應確保患者飲食均衡、營養充足,以改善患者呼吸機功能,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若患者病情穩定,可為其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安排其進行室外運動訓練,以提高其身體素質,改善其病情。
1.3 觀察指標
組間對比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與肺功能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二者比值)。其中生活質量評分的評估工具為GQLI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該問卷包括物質生活條件、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軀體健康共四個維度,各維度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4]。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以SPSS22.0軟件處理,例數、百分比n(%)表示為計數資料,行x2卡方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對比數據的差異性。
2 結果
2.1 肺功能指標
研究組護理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二者比值均比對照組高,統計學對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下表。
2.2 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護理后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統計學對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見下表。
3 討論
慢性肺氣腫發病率較高,患者通常病程漫長,多有咳嗽、咳痰、氣促、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此病的治療難度較大,單純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若想改善患者的預后結果,還需要給予優質的護理干預來促進患者的康復。本文中對照組采取的一般護理在內容上過于簡單,護理服務不夠優質;而研究組加行的康復護理先是從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角度緩解了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了患者的積極性和配合度;又為患者進行了呼吸訓練指導,通過腹式呼吸訓練和吹口哨訓練提高患者的肺通氣功能,預防氣道塌陷;此外其還從飲食和運動方面滿足了患者康復期間對營養的需求,通過適量的運動改善了患者的不良身體狀態,這些措施可以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預后結果。見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同時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二者比值均比對照組高(P<0.05),可見實施康復護理確實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肺通氣功能均有顯著影響。再與田秀玲[5]研究中護理后高于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江震[6]研究中高于對照組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以及二者比值(P<0.05)進行對比,均較為相近,可見本研究結果結論真實可靠。
結語:
康復護理對慢性肺氣腫患者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其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能改善其肺通氣功能,臨床應為患者積極應用,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預后結果。
參考文獻
[1]張傳敏.康復護理在慢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2):23-24.
[2]姜瑞娟.探討綜合性肺康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9,27(10):181-183.
[3]張皎.慢性肺氣腫患者的康復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9):158-159.
[4]付莉.慢性肺氣腫患者的康復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9):167-168.
[5]田秀玲.慢性肺氣腫患者施行康復護理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36):28+31.
[6]江震.綜合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6):164-168.
作者單位:
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