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翠媚
寫作是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和內容進行有效表達的一個重要途徑,對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書面表達的形式,將學習的相關語言知識進行重組、加工、并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進而提升寫作的能力。英語寫作也是展現學生的核心素養最直觀的一部分。
初中英語基本素養的培養主要有:學生的語言技能、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所特有的思維品質以及學生在當前階段對新知識、新內容的接收能力等。在第一個層次里,教師要協助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采集,然后對這些采集到的資料和內容進行重新整理、歸納和總結。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進行寫作內容以及寫作要求的深入掌握和理解,最后進行主題的重構。這部分內容是寫作教學中的基礎環節,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在未來階段的寫作質量。第二個層次,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思維都是通過中文寫作的基礎思維轉變過來的,因此,這一層次中為學生提供英語寫作依據的通常是思維技能。
不管是在英語寫作,還是在英語學科的其他領域上,基礎知識都是基礎和關鍵。由于英語是一種非母語的,全新的語言體系,所以學生在掌握這種語言知識的時候會產生輕微的排斥心理。并且受母語的影響,會將母語當中的某些語法應用在英語當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對于英語的一種語感,這對于學生英語寫作核心素質的培養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在英語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單詞以單元為單位展現,那么教師就可以將單詞放進閱讀當中,將學生帶入到一種情境當中,這樣一來,學生對于這些單詞的記憶就更加深刻而生動了。例如在Unit 1中,課文主題是Good morning!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資源上放映相關的圖片,由圖片引入單詞,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比較生動的情景,對于單詞的記憶就更加容易了。
當學生有了相應的基礎知識之后,就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核心素質的培養。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開放的課堂,讓學生有機會能夠發動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進行學習,讓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寫作教學當中充分體現出來。要想將核心素養充分滲透進寫作教學中,就要從教與學兩個維度出發,有效創設學生的思考空間,保障學生在寫作當中有充分的主動權。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英語教科書第一單元中,關于打招呼這一部分,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個小隨筆。教師要改變原有的傳統僵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立足于自己原有的實踐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寫作。而教師在學生寫作的這一過程中,需要扮演一個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開拓寫作思路,培養學生一種自主思考的寫作思路。
對于教材上以及輔導材料上的一些寫作范文,其質量和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在寫作形式上也比較專業。因此,教師應有效利用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做到更快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句子“He is dressed in black.”從詞組be dressed in的角度上進行分析,不單是深入分析其中的含義,也就是“創作”,其所代表的是主語的狀態,還應當將其和put on進行對比,使學生認識到put on的含義是穿戴,其所代表的是主語的行為。
學生還可以給自己的發明配圖。然后教師收集學生所寫內容,并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紙盒中,請一位學生從中任意抽取一張,用“He is...in black”句型說出并應用在句子當中。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也不應忽視核心素養的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和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導致學生很難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對此,我們可以采用夯實基礎知識,創設開放式課堂和搭建問題式教學模式等方式改善這一現狀。